导航菜单
首页 » 问答 » 正文

《西游记》研究综述.doc

西游记》研究综述

关于《西游记》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在80年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发表论文约300篇,除形象、版本、主题与作者研究之外,其他方面的研究也占了一定的比例。研究者们的研究思路更加开阔,对某些问题的探讨更为深入。

一、形象研究

形象研究一直是《西游记》研究的重要内容。90年代,有关《西游记》人物形象的研究成果虽然数量上较前有所减少,但依然占据重要地位。这一研究具体可分为原型研究和综合分析两类。

。20世纪80年代人们大多就孙悟空与印度神猴哈奴曼之间的联系展开争论,但未成定论。90年代原型研究不再是热门话题,只有少数文章论及此事,且注意力转向了对沙僧、猪八戒和牛魔王等形象的研究。姚立江从印度佛经故事与中国神话入手分析,论证了印度佛经中的"金色猪"是杂剧《西游记》中猪八戒之原型,而小说《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原型则是中国神话中的"河伯","金色猪"只是"河伯"影子转化的促成因素。(《金猪与河伯---也谈猪八戒形象的原型》,《文史知识》,1990(2))张锦池则认为猪八戒是"国产猪",他大量考证了中国古代传统猪文化及其与"西游故事"的联系,指出猪八戒原型是来自我国民间传说中的"黑猪精"。(《论猪八戒的血统问题》,《明清小说研究》1997(2))此外,张锦池还在《论沙和尚形象的演化》一文中,提出宋元以来取经故事中的沙和尚"出身是由沙漠恶煞演化为弱水水怪","其前身是无名天将",且本是唐僧的二弟子;而世本中的沙和尚则"属品位不高的循吏的典型",是作者"通书未下一谑辞"的"敬"、"爱"形象。(《文学遗产》1996(3))陈洪对牛魔王形象进行了探讨,认为《西游记》中不少形象是沿以前西游故事演化而来,而牛魔王则是吴承恩的"独立创造物","吴把佛理中'大白牛'之说与'牧牛'之说糅合在一起,运以己意",产生了"不同凡妖"的牛魔王。(《牛魔王佛门渊源考论》,《南开学报》1992(5))

。有关孙悟空形象的分析研究依然占主导,但分析角度、深度都较前有较大差异。肖锦龙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将孙悟空、猪八戒与堂·吉诃德、桑丘进行多方面比较,从中审视中西民族文化的心态差异。(《从孙悟空、猪八戒与堂·吉诃德、桑丘看中西民族文化的心态》,《西北师大学报》1990(6))邹少雄提出孙悟空的形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经历了"由萌芽到自觉,再到成熟"的"人类超我意识"的形象体现,他身上的种种超凡本领正是人类"超我的精神幻想",而宗教本身所具有的超我性使得这一形象在《西游记》中体现得更为成功。(《人类超我意识的集中体现: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学术交流》1993(6))田同旭认为孙悟空是反理学的斗士;猪八戒是理学压迫下的凡夫俗子,唐僧是明代"三教合一"的形象写照。(《〈西游记〉是部情理小说:〈西游记〉主题新论》,《山西大学学报》1994(2))。

除以上形象分析之外,还有关于观音、如来佛、土地神、二郎神及佛祖等形象的论述,均各持所见,各有心得。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西游记》形象研究,人们不再局限于对书中主要人物的思考,一些原来被忽视的形象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这对于重新解读这部名著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版本研究

与以前相比,90年代《西游记》版本研究逐渐"升温",几成"热点"。参与这项研究的学者数量明显增多,且考证更为细致,争论也颇为激烈。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