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问答 » 正文

23年前的血债,中国人不敢忘!北约轰炸中国使馆,战地伉俪许杏虎朱颖不幸遇难……

出品:婚姻与家庭杂志

id:

婚姻与家庭杂志61

☝☝☝点击上方观看精彩视频

23年前,当地时间5月7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凌晨。

一声巨响,火光冲天。

一个噩耗将每一个中国人震得肝胆俱碎……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未经联合国授权,悍然使用精确制导的重磅炸弹,疯狂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使馆。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20多名使馆人员遭遇不同程度炸伤。

尤为痛心的是,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他的妻子朱颖,倒在血泊中,不幸遇难。

曾经鲜活的身影从此不在,他们的同事吕岩松哭得泣不成声,

“爆炸前15分钟我们还和朱颖在一起谈笑,她一直说无论仗打到什么程度,只要记者站需要她,她一定不会离开的,她会一直陪着许杏虎。”

许杏虎和朱颖,这对形影不离的战地伉俪,本来还幸福地打算着过段时间回国休假时生个可爱的孩子。

只可恨,那罪恶的一瞬让一切化为泡影。

他们的房间被重磅炸弹贯穿而过,一边墙不复存在,另半边墙溅满鲜血,贴在上面的大红喜字被炸得七零八落,在风中无助地颤抖着。

惊闻噩耗匆匆赶来的朱颖父亲,捧着被女儿女婿鲜血染红的被子,放声哀嚎:“孩子,你们死得太惨了,太惨了!”

抑制不住悲愤的许杏虎父亲,字字悲声声泪地写下控诉书:

“我要向你们要个说法,美国和北约到底为什么要炸中国大使馆?为什么要杀死我的儿子儿媳?!”

鲜血洒异国,热泪沾满襟。

消逝在弥漫着硝烟的春天里的那一年,许杏虎31岁,朱颖只有28岁。

01

“我是家里的男子汉,我行!”

1968年3月,杏花漫天飞舞的江苏省丹阳市河阳县高甸村,欢欢喜喜迎来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

中年得子的许家父母,高兴地为孩子取名杏虎,乳名“虎子”。

在那个“稀饭拌咸菜,媳妇不愿来”的地方,许家穷得揭不开锅,一家5口挤在一间黄砖小平房里。

但很有远见的许家父亲没有向贫寒生活低头,哪怕砸锅卖铁,他也要把孩子们送进学堂。

父亲对知识的强烈渴望,深深触动着许杏虎。

每天,他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放学后,他先帮父母干完农活,再躲进小屋苦读至深夜。

1983年夏,临近中考,又遇到乡间夏收。

许杏虎中午放学顾不上吃饭,就急匆匆从五里外的中学赶回家,帮父母挑上几担麦子后,又奔回学校接着读书。

父母心疼得直落泪,他却总是笑呵呵,“没事,我是家里的男子汉,我行!”

生活上的困苦,从来阻挡不了一颗上进的心。

成绩优异的许杏虎,一边做农活一边考上了江苏省重点中学。

为减轻家庭负担,让弟弟安心读书,已经在重点中学读书的姐姐许琳华,悄悄退了学。

懂事的许杏虎得知后,在学业上对自己下足了狠手,整天泡在图书馆和教室埋头苦读。

思想上,他也要求自己时刻保持进步。

他积极参加党校的学习,提交入党申请书,经常通过阅读《中国青年报》关心国家大事。

1986年,许杏虎不负家人和乡亲们的期望,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东欧语系。

他不仅学好了本专业的塞尔维亚语,还辅修了其他外语。

大学4年,许杏虎的出色表现,让教过他的老师时隔多年后仍忍不住感叹:我们都为有这样一名好学生而感到无比自豪。

02

“他的肩膀,真的很可靠!”

1991年大学毕业后,许杏虎来到光明日报社,做起了夜班编辑。

他掌握着两门外语,本有挑选工作的本钱,却从未轻视这项昼夜颠倒的苦差事。

他的踏实苦干,让同事们竖起大拇指,“虎子处理过的稿子,一百个放心,交给他办的事,一百个放心。”

许杏虎还善于动脑筋,博采众长,将国外办报理念引用过来创新自己的版面。

仅仅工作了4年,27岁的他就被任命为光明日报国际新闻版副主编。

事业已然扬帆而起,爱神也悄悄降临。

由于经常在各个楼层的部门间跑动,许杏虎对广告部新来的美术编辑朱颖渐渐动了心。

可不少人却并不看好他们,毕竟两人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朱颖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在外交部工作,而她本人活泼开朗有才华,是父母捧在掌心里的宝,更是很多小伙子的爱慕对象。

相比之下,家境不好且相貌普通的许杏虎,似乎没什么优势可言。

那时,单位里有一位叫展舒的老领导慧眼识英雄。

他觉得虎子这位年轻人,虽瘦弱却刚毅十足,虽腼腆但透着睿智才气,不比任何人差。

于是,他真挚地建议朱颖,

“你如想要有一个尊重你、爱护你、体贴你的丈夫,那么,许杏虎是最佳人选。虽然他家在农村,长相一般,但我相信,你同他结合,是会得到幸福的。”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朱颖对许杏虎有了更深的了解。

许杏虎特别体贴人,他做夜班编辑那会儿,需要和别人交接班,他总是很早就来,以便让刚歇完产假的同事能早点儿回家照料孩子。

他还自告奋勇当班车司机,义务接送记者编辑们上下班。

经常天不亮,他就一个一个接同事们上班,到了晚上挨个儿送回家。然后,又回单位接着上夜班。

同事们过意不去,他却总是笑着说,“没关系,这点儿事不算什么。”

他对同事尚且捧出一颗真心,更何况是对心上人呢。

用朱颖妈妈的话说,“虎子简直是不知道怎么疼我的颖颖了,处处都让着她。”

下了夜班,许杏虎尽管疲惫不堪,还是会去厨房给朱颖做好吃的。

朱颖在工作上有新的想法,他总是积极鼓励,及时给她信心。

尤其是1996年两人成婚后,淳朴的虎子更让丈母娘越看越喜欢。

他勤快能干,每天赶在朱颖妈妈下班前就把菜买来洗好,还帮着炒几个菜,红烧鸡块是他最拿手的。

许杏虎的好,让全家人看在眼里,甜在心头。

朱颖带着感恩对妈妈说,“我庆幸找了个好老公,他的肩膀真的很可靠。”

而朱颖妈妈更是郑重地嘱咐女儿:“别太娇惯自己,要尽到做妻子的责任!”

只是,她哪曾想到,平日里见到小虫子就吓得哇哇大叫,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娇女儿,竟在未来某一天,成了在战场上和丈夫并肩而立的女战士。

或许就像那句话说的,“水会流失,火会熄灭,而爱情却能和命运抗衡。”

波云诡谲的命运面前,是爱情,让他们互为靠山,一腔孤勇地一往无前。

03

你我一生,刎颈之交

1998年,许杏虎接到调任贝尔格莱德工作的通知。

朱颖不肯留在国内,坚定地选择跟丈夫同赴危难之地。

到了那里,娇弱的朱颖简直像换了一个人。

她洗手作羹汤,为让许杏虎吃好,挖空了心思。

在冬天特别漫长的当地,白菜非常贵。但看到虎子特别想吃,朱颖还是花大价钱买来白菜给他解馋。

朱颖还买来各种果汁,给许杏虎补充维生素,用超市里各种速冻食品烤出香喷喷的点心。

甚至,朱颖还学会了蒸馒头、花卷,做月饼,时常给思乡的丈夫改善伙食。

工作上,她更是成了许杏虎背后最值得信赖的战友。

她主动学开车,载着丈夫穿梭火线,去几百里外的地方采访。

采访时,为了让丈夫专心致志,朱颖就担负起拍摄的职责。

当时报纸上刊登的大部分战地照片都是由朱颖拍摄、冲洗,向国内传递的。

看到许杏虎太忙碌,一天只能睡一两个小时,朱颖格外心疼,她开始学着写草稿,再由许杏虎润笔发文,这样多少能让虎子多睡会儿。

就这样,在这对战地伉俪的通力合作下,近百篇准确鲜明的新闻报道,43篇战地日记,带着对暴行的抨击,对和平正义的呼唤,从战火飞扬的战场发回国内,传向世界。

随着北约频繁轰炸南联盟,许杏虎不忍爱妻置身危地,力劝她回国避难。

而此时,一向听话的朱颖却异常执拗,

“你不走我也不走,我走了你咋办?”

突然想起一句感人肺腑的话,

“什么叫情义呢?它不是简单的表面的爱情,我对你有好感,你对我有好感,情义里面有很浓烈的时间铸就的记忆,有互相之间的责任和义气。”

是啊,战火的洗炼,早已让许杏虎与朱颖本就深厚的夫妻情义里,更增添了同生共死、肝胆相照的江湖义气。

妻子既然不肯离去,那就好好守护她。

爱妻心切的许杏虎带着朱颖,搬进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居住。

他本以为,那里是最安全的地方。

谁能想到,有朝一日,大使馆竟遭到了5枚导弹的野蛮轰炸。

其中一枚,正落在许杏虎与朱颖卧室的床上。

剧烈的冲击波让墙面瞬间倒塌,墙体里的混凝土、钢筋四散开来,重重砸到床上。

许杏虎被砸倒在废墟中,他的手还半握着,似乎之前正在撰写战地日记。

而可怜的朱颖,竟被炸弹从二楼直接炸到了地下室。

染血的衾被,破碎的残垣,滚滚的浓烟,熊熊的火光,两个年轻的生命从此定格。

事后,美国和北约轻描淡写地称这是一场误炸,态度之敷衍引发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朱颖父亲眼含热泪,攥紧拳头气愤地控诉道,“为什么要杀死我的女儿和女婿呢?他们是活蹦乱跳来到贝尔格莱德的,可现在我却要带着他们俩的骨灰回去。”

声声泣血,泣涕涟涟,人间至痛,莫过于此。

04

苍天为墓埋英骨,长歌当哭祭英雄

为纪念逝去的英雄们,北京天安门广场降下半旗致哀。

许杏虎出生的小村庄,特意改名为“杏虎村”,并修建纪念他和朱颖的烈士事迹陈列馆。

而英雄的家人们,在难以磨灭的伤痛面前,表现得格外坚韧。

中年得子老年又丧子的许家老人,在人前,坚强地不落一滴泪。

直到夜里没人时,两位白发老人才相拥着痛哭一场。

朱颖的妹妹,把自己关在姐姐居住的小屋里写入党申请书,她含泪说,也要像姐姐一样做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朱颖的父母亲尽管悲不能抑,仍冷静地表态,

“孩子们是前线的战士,是为和平与正义、为祖国的利益牺牲的,他们死得值得。”

2018年,已经88岁高龄的许杏虎母亲,仍坚持为每年来给许杏虎夫妇扫墓的市民和学生,送上感谢。

老人感恩地说,“虎子不在我身边的这些年,很多好心人总来看我们,送吃送喝送穿。”

但老人,对物质没有任何的要求。

她只剩满腔期望,“只要人们别淡忘了许杏虎夫妇的名字,我闭上眼都心满意足了。”

23年前,许杏虎朱颖夫妇在战斗岗位上,奉献生命,英勇捐躯。

今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仍然在追忆他们的故事。

只为悲剧不再重演,只为珍惜英雄们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岁月静好。

因为有他们为和平燃尽青春,我们才得以山河无恙;

因为有他们为信念血染他乡,我们才换来盛世安康。

他们的离去,重若泰山。

山山川川知道,长江黄河记得,祖国和人民永远都不会遗忘!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