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由于网络过度使用的发生机制较复杂,干预效果的评价工具也各异。总体而言,国内外网络过度使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必要时可根据情况选择两种手段合用的方法。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中心率先提出网络过度使用治疗单元这一全新治疗模式的理念(陶然,2004)。网络过度使用治疗单元由内科医生、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药剂师、护理人员、素质教育者组成,为网络过度使用患者提供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人格行为矫正、习惯养成、社会工作、心理护理和康复及健康教育等服务。网络过度使用治疗单元有利于制订网络过度使用综合治疗计划,有效利用医疗资源,体现了现代生理-理-会医学模式多学科合作和整合的医疗模式。该治疗模式治疗网络过度使用效果尚需在进一步的大范围的临床实践中验证。
心理治疗
对网络过度使用采用心理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比较通用和富有成果的方法。国外最早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这方面的研究,我国则是从近几年才开始的。目前国内外应用的比较多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焦点解决短期疗法(SFBT)、家庭治疗、精神分析疗法、厌恶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团体心理辅导法、强化干预法(包括奖励和惩罚) 、转移注意力法、替代延迟满足法等。
(1)认知行为疗法(CBT)
认知行为疗法是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它包括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两部分,常使患者暴露于刺激之中,挑战上瘾者对网络的不适应性认知,并训练大脑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接受心理医生教给他的观念和行为,并反复加以练习以使大脑得到新的学习,久而久之这种练习就变成患者自发性或习惯性的行为。CBT包括给患者布置家庭作业,并要严格执行治疗方案。近年来,CBT已被学者和临床医生用于网络过度使用障碍的治疗中,成为治疗网络过度使用的主要方法。对于这种疗法的研究,美国学者金伯利·扬和加拿大学者戴维斯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认知行为疗法,也是最为系统性和理论化的疗法。扬认为,由于互联网的社会性功能,因而很难对网络过度使用采取传统的节制式干预模式。在借鉴相关成瘾症的研究和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扬提出了自己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主要分为8个步骤,分别是反向实践、外部阻止物、制定目标、节制、提醒卡、个人目标、支持小组和家庭治疗。他主要是从时间控制、认知重组和集体帮助的角度提出的一种方法,强调治疗应该帮助患者建立有效的应对策略,通过适当的帮助体系改变患者上网成瘾的行为。而戴维斯则根据他自己提出的“病态互联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治疗网络过度使用的认知行为疗法,他把治疗过程分为7个阶段,依次是定向、规则、等级、认知重组、离线社会化、整合和通告。戴维斯的整个治疗过程需要11周完成,从第5周开始给患者布置家庭作业。这种疗法强调弄清楚患者上网的认知因素,让患者暴露在他们最敏感的刺激面前,挑战他们的不适应认知,逐步训练他们上网的正确思考方式和行为。国内杜亚松报道以学校为基础的小组认知行为治疗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网络过度使用有效,尤其在改善成瘾者的情绪状态和行为的自我管理方面。
(2)团体心理辅导法
团体心理辅导法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由心理咨询者指导,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个体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就团体成员面对的心理问题与他们共同商讨,提供行为训练的机会,为团体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使每一位团体成员学会自助,以此解决团体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最终实现改善行为和发展人格的目的。这种方法于20世纪90年代被介绍到我国,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陷入网络中而不能自拔,一些学者如樊富珉、杨彦平、乐国林等将这种方法推广到防治青少年的网络过度使用上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网络过度使用的团体心理辅导有一套系统的咨询程序,它包括:团体咨询目标、求询者网络心理障碍的预处理、确定团体的规模与结构、确认团体心理咨询的咨询间隔时间和咨询方式、制定计划和确定团体活动内容、团体心理咨询过程或会面等。对网络过度使用者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在于协助网络过度使用者从失序的上网行为与失序的生活中回归次序与平衡。辅导的目标不是戒除上网,而是合理的上网,可以有控制地上网,以安排上网与非上网的时间,可以将网络世界与真实世界加以统合并达到协调与平衡。
(3)其他心理治疗方法
杨放如等(2005)对52例IAD青少年以焦点解决短期疗法为主并与家庭治疗结合的心理社会综合干预进行治疗,疗程为3月,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1.54%(32例)和86.54%(45例),其治疗后的IAD诊断问卷(IAD-DQ)评分、上网时间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
情绪和心理功能明显改善。梁宁建等(2004)研究证明,运用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EC)训练,促使者形成新的互联网信息—评价连接,这种新的连接具有较强的可接近性和易变性,使他们更容易从新的角度来提取互联网的相关信息,从而有可能改变成瘾性的网络心理和网络行为。
药物治疗
就目前医学界关于药物防治网络过度使用的实践情况看,用于治疗网络过度使用的药物主要为抗药() 和情绪稳定药(mood )这两大类(杨昕,2006)。药物疗法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戒除网瘾的目的,根据目前医学界的研究认为:人体内存在一个“奖赏系统”,这个系统的物质基础主要是多巴胺、乙酰胆碱等多种神经递质,它可以起到调控人情绪的作用,使人在短时间内高度兴奋。毒品,如海洛因,通过外源性的物质提高体内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含量,使人产生快感;而网络、赌博等行为依赖者是通过内源性物质导致机体内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含量增加。采用抗抑郁类药和稳定心情类药则是通过抑制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产生,减少人的兴奋度,从而起到戒除网瘾的目的。
就临床效果看,如果使用得当,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如在精神医师的研究中,14名使用抗抑郁药单一疗法的上网成瘾患者中有5人(35.7%)报告明显或非常明显地减少了上网行为;而在24 名使用单一或多种心境稳定剂的成瘾者中,有14人(58.3%)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国内,比较成功的实践如宁波戒毒研究中心和北京军区总医院治疗中心根据各自制定的药物治疗方案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宁波戒毒研究中心主要是根据40年莨菪药应用的丰富经验,通过仔细分析网瘾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提出了药物干预加心理辅导的治疗理念。其总的原则是:先破后立。所谓“破”,就是先使用药物干预,用一定量的东莨菪碱,每天注射1次,或隔日注射1次,总共用3~5次。目的是抑制大脑皮层的过度兴奋,使其在睡眠、休息过程中恢复机体平衡系统,打断患者的强迫上网行为;之后就是“立”,主要应用心理疏导、中医耳针、中药理疗、外出参观旅游等手段。根据各位患者自身的具体情况,总疗程为10~15天。在首批接受治疗的6例患者中,根据出院时的检测情况和出院后2周的随访情况分析,他们中大部分基本戒除了网瘾,极个别虽然一时无法完全断除上网的嗜好,但能够遵守医嘱控制上网时间,效果较理想。而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依赖治疗中心则采取了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的方法。该中心主任陶然对网瘾的主张有两点:一是网络过度使用是一种病,二是网络过度使用必须用药物治疗。他们把网瘾患者分为网迷、中度的网络过度使用症和重度的网络过度使用综合征三类。对于重度的网络过度使用患者,单靠心理治疗是不够的,必须采取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的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是中西医结合,中药为枸杞子、酸枣等配方,而西药则主要为调节大脑分泌的精神类药。进入中心后,医生会根据对患者的测评和主观评价,决定治疗手段和日治疗次数,然后辅之以物理治疗(多功能心理平衡仪)和心理治疗。从目前已治愈的20个病例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网络过度使用的住院治疗
对与已出现心理障碍、精神症状及等网络过度使用患者必要时需要住院治疗。住院治疗是以个体化、综合性为特点的多学科合作的治疗模式,是个体化、分阶段、全方位的治疗。个体化治疗主要是根据每个患者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受教育程度、成长背景、家庭环境,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分阶段主要是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分别处于适应期、恢复期、巩固期的不同阶段逐步进行心理及药物的治疗。全方位治疗是指包括心理、药物及物理治疗在内,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使患者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治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