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晚20:15,上海徐汇一小区地下车库的特斯拉自燃的视频在微博上疯传,画面显示,一台地库停放的老款特斯拉Model S突然冒起白烟,随后在短短几秒内发生了猛烈燃爆,大火迅速吞噬整个车辆,而旁边的两台轿车也未能幸免。
4月22日早,特斯拉官微正式对此事件做出回应:在得知这起发生在上海的事故后,昨晚我们第一时间派出团队赶往现场。我们正在积极联络相关部门并配合核实情况。根据目前的信息显示,没有人员伤亡。 "
传统燃油车比电动车着火多,电动车事故为何关注度那么高
2003年的非典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死亡人数只有不到200人,2003年全世界每年因感冒而死亡的人数以万计,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谁得了感冒很害怕,那我们为何对非典那么恐慌?
因为非典无药可治!而得感冒有药可治疗,而得感冒死亡的原因都是由于感冒引起的并发症。燃油车自燃就是如此,90%以上的燃油车自燃事件,我们都能清楚的查到自燃起因,并且消防员也知道如何合理灭火。
而电动车自燃就好比非典,我们还不能够掌握动力电池着火的规律,现在全世界都没有人能确切地说明白电动车着火事故的真正原因。同时,目前消防队针对电动车起火的灭火方法,仍处于有待商榷的状态。
因此在我们在没有掌握锂电池着火规律之前,对锂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长寿命三个维度的平衡,也是目前车企最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以特斯拉使用的圆柱NCA电池为例,分析一下他们的起火原因。
锂电池里面有什么?
首先我们要知道锂电池是什么东西?
有正极材料、负极材料、SEI隔膜、电解液、滤波。
每次电池起火,是什么东西被点燃呢?
电解液,以特斯拉NCA电池为例,它使用的是六氟磷酸锂的电解液,这种有机溶液不仅具有强腐蚀性,而且暴露在空气中会很快分解放热,闪点(液体气化闪燃温度)只有160℃,属于易燃有毒化学品。
锂电池为何会短路?
锂电池在正常情况下,正负极通过一层SEI固体电解质界面膜隔开,一旦这层膜被"戳破",电池就会发生短路,接下来就是放热、自燃。而现阶段,这层膜的厚度,只有10-20微米。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锂电池正负极就像是一个火药和打火机,而他们只是通过一个保鲜膜隔开的。
而在充电的过程中,当负极嵌入的锂含量超过它所承受的范围,多余的锂离子就会和负极穿梭来的电子结合,在负极表面上开始沉积,形成锂枝晶。充电电流越大,锂枝晶的成长速度就越快,单一锂枝晶的长度就越长。当锂枝晶的长度达到一定的长度后,很容易就会把这个"保鲜膜"刺穿。
起火或是内部短路引起?
在充电的时候锂枝晶会快速生长,而现阶段的直流快充就是逼着枝晶快点长,用电流推着锂离子强行进入负极,可能在负极的孔洞中上一个锂离子还没找到位置"坐下",下一个锂离子就已经过来了,没地方坐的锂离子就这样形成锂枝晶。
现阶段的直流快充充电安全性也成为锂电池面临的最大压力,而充电电流越大,锂离子移动速度就越快,锂枝晶生长就越快,特斯拉的超充就是使用的这种原理。本次的特斯拉自燃事件中,Model S的车主表示在停车之前使用过超充进行充电。很有可能就是在超充过程中,锂枝晶已经生长到压迫SEI膜,但是并没有立即刺穿,在经过了几个小时的压迫后,最终在停车一段时间后发生了锂枝晶刺穿,短路后导致电池发生连锁反应短路起火。
早期的铝丝超声焊技术不成熟?
除了内部短路的可能,我们还发现近期Model S发生了多起未充电下的自燃事件,且都为最早的老款Model S。很有可能还与早期的铝丝超声焊不成熟有关。
早在2006年,TESLA开创了率先使用wire 技术作为将电芯连接成一个大电池包的技术模式,将7000节18650电池焊在了一起,适当粗细的铝丝还可以在大电流短路时熔断电路以保护电池包,阻止或延缓热失控而造成的起火。
目前还有一个猜想是,早期的Model S经过较长时间地充放电使用,早期的部分铝丝出现了问题,虽然依旧能保持电流的畅通,但是单一的电芯在发生大电流短路的情况下没有及时熔断电路保护电池包,导致热失控无法阻止。
以特斯拉为例,警惕高镍电池
特斯拉Model S使用的18650电池,正极材料为Ni、Co、Al,三者比例为8:1.5:0.5,Ni的含量远高于目前主流的的三元锂电池,而随着Ni 增加,电池的循环性能变差,热稳定性变差,充放电过程中表面反应不均匀。目前我们已知的特斯拉起火事件,自2013年以来事故已经接近百起。相信从近期的多起电动车自燃的事件开始,电池安全性的研究以及高镍三元锂电池的推进速度,也将会被重新评估。我们也希望特斯拉能够迅速给出一个合理解释,要知道,在过去的多起Model S自燃事件里,特斯拉到现在也没有说清楚一起自燃事件的原因。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