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攻略 » 正文

《虎啸南疆 》—— 一 斩七军 称誉猛虎团

我当时所在的部队是54军162师486团。入朝参战前,五十四军由原四十五军和四十四军整编合建而成。为纪念该两个军的历史,周恩来总理亲自取两军的尾号五和四,组成五十四军。

建国以来的历次对外作战,54军除珍宝岛战斗外无役不与,战绩显赫。

五十四军的主力为原四十五军,其前身是红军时期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工农政府警卫团,即著名的“瑞金团”。长征前夕扩编为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九军团,军团长就是著名的“奴隶将军”罗炳辉(后曾任新四军副军长,1946年病逝),政委是“独臂将军”蔡树藩(长征时任红九军团政委,解放后被评为上将,1957年访苏途中因飞机失事而遇难)。年轻的红九军团在长征中出色完成了任务,尤其是在著名的“四渡赤水”中单独活动于黔北川南,迷惑调动敌军,掩护主力顺利突破重围。1936年奉中央军委命令,红九军团改编为红32军,与红二、六军团一起组成红二方面军,北上与中央红军(第一、三军团)会师陕北。抗日战争中,红32军编为八路军第120师359旅718团。

整个抗日战争都驻守在陕甘宁的南大门关中地区,后整编为留守兵团警备第一旅兼关中军分区。抗战胜利后,警一旅奉命进军东北。到达山海关一带时奉命归冀察热辽军区领导,先后称“热辽纵队”和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即著名的“黄永胜纵队”。8纵在1947年秋季反攻中会同9纵(后来的46军),以不到三万人的兵力,在司令员黄永胜(曾任红一军团1师3团团长,东野第8、6纵队司令,四野13兵团司令。建国后授上将衔,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志愿军19兵团司令,广州军区司令,总参谋长兼军委办事组组长),政委邱会作(建国后授中将衔,任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的指挥下连续三战三捷,歼敌二万五千人,以劣势兵力赢得秋季攻势的胜利。给东北敌军以巨大震撼,使我军在冀察热辽转入主动,这就是倍受林罗刘称赞的“辽西三战三捷”。

在辽沈决战前夕,原8纵司令员黄永胜调到6纵(即43军)任司令员。辽沈战役后,8纵整编为第45军,黄永胜回到老部队任第一任军长,在天津战役中,45军打了个漂亮的攻坚仗。135师首先一举突破民权门,而后全军以勇猛动作插入市区,与38军胜利会师金汤桥,将天津南北守敌一举割裂,赢得战役全胜。

1949年9月,四野大军南下,程子华的第13兵团从西路挺进湘西,肖劲光的第12兵团从中路出击,向衡阳、宝庆(邵阳)之敌正面攻击。12兵团指挥第40、41、45、46、49军,外加配属的二野5兵团第18军,共六个军十九个师。二野5兵团16军和17军为四野指挥的战役预备队。

12兵团正面之敌是白崇禧的桂军,狡诈凶悍,其主力没有受到重大打击。

为了能够抓住敌人,野司命令中路军不要急于冒进,要与侧翼部队协调配合,保证能够围歼敌军。白崇禧虽然很难判断“共军”意图,但却否定了部下退到广东或者广西的建议,主张在衡阳一带凑足五个军向长沙反攻。

四野抓住白崇禧错误判断的时机,部署在湖南境内歼灭桂军。10月2日,四野司令员林彪、第二政委邓子恢致电12兵团,严令各部“先完成迂回切断,再进行包围攻击;正面部队须等待迂回部队到达,而不可进得太快;在情况不明时,应大胆渗透迂回切断,而不与国民党军正面相持。”

10月5日,12兵团控制了青树坪、花江楼、渣江一线。白崇禧已看出我军主攻方向不是东面而是北面,于是急调各路部队,在衡宝公路不过一百公里的地段投入了十三个师的兵力,与12兵团的十九个师相差不多,且先于我军部署在衡宝线,摆开决战的架势。

4日晚23时,林彪、邓子恢电令中路各军:“目前我第一线兵力不够优势,各部应即在现地停止待命,严整战备,待候我兵力之集中。”此前,林彪命令杨勇的5兵团和程子华的13兵团调整部署,准备参加中路的会战。四野判断出白崇禧的企图“不是撤退而是与我军决战”,因此向军委报告了集中兵力的决心。

10月5日10时30分,野司命令衡宝公路以北的部队停止前进,公路以南的部队则在水东江和宋家塘以南集结待命。5日18时,野司又命令除预备队16军、17军继续向前开进外,“其他在衡宝线以北各部队暂勿南进,并迅速将各师位置电告。”电告的结果,只有45军135师因为没有接到停止前进的电令,已经在师长丁盛和政委韦祖珍的率领下按原计划连续行军二十四小时,前进了一百六十华里,于5日12时到达衡宝公路以南的沙坪、灵官殿地区,无意中成了锲入敌后的一根钉子,也成了一支孤军

林彪敏锐地抓住了战机,于5日18时直接发电给丁盛、韦祖珍并他们的上级45军军长陈伯均、政委邱会作及12兵团首长:“(一)你师明日上午应在现地休息和待命,准备下午向湘桂路前进,于六号十二时左右突然进至洪桥、大营市之线掀翻铁路。(二)你们暂时归我们直接指挥,望告电台特别注意联络我们。(三)目前敌后甚空虚,你们需采取机动灵活的独立行动,袭歼小敌,截击退敌。”林彪越过两级将在湖南出其不意插入敌后的135师纳入自己的直接指挥之下,而此时林彪的大本营在湖北武汉。

此时,西路13兵团38军、39军掉头东进,背后的135师多处渗透,令白崇禧慌了手脚,连忙分兵部署撤退。他让自己的嫡系部队第7军打头阵,企图突破我军围堵,夺路南逃。第7军是桂系主力,战斗力很强,解放战争到了尾声,它只损失了一个团,因此该军上下很狂妄,自称“钢军 ”。

10月7日开始,野司下达追击命令,并命令135师坚决阻击南逃之敌,配合主力聚歼敌人。135师主力在石株桥一线与敌第7军主力相遇,敌人想消灭135师,但该师凭借群山掩护,紧紧咬住敌军。135师403团一个营被敌军两个团兵力包围,力战不屈,从早晨战到晚上,敌军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当天夜里,该营在老乡指引下乘暗夜跳出敌包围圈。

在135师的顽强阻击下,敌人逃跑的计划被打乱,战场形式瞬息万变。10月8日14时,林彪电令各部:“(一)凡是遇到敌人一个团或一个师兵力时,首先将敌人退路切断,围而不攻,等友军到达后再作有准备有配合的进攻。(二)凡未抓住敌人的部队则应参加包围友邻我军所抓住之敌,或继续猛追求得抓住一部敌人。”9日凌晨四时,又致电各军:“野司根据密息,只能规定各部行动的方向,但各兵团、各军必须以机断专行的精神,加强对各师的具体指挥,不可一切等我们的指示,以免失掉机会。”

10月9日,135师405团营以上干部正在看地形,眼前走来了白崇禧第七军军部和172师,浩浩荡荡,看不到尾。135师来不及请示,当机立断,令405和404团投入战斗。405团全团兵力直扑敌人军部,将其与直属队截为数段。敌军部警卫营都是桂系精英,忠于白崇禧,战斗意志顽强,敌我双方展开血战。自16时30分到24时,405团以伤亡324人的代价,歼灭白崇禧第7军军部和直属队大部。与此同时,404团将172师截住,黄昏前,我41军主力赶到;40军切断了敌南逃祁阳之路;45军其他部队和49军也先后赶到,敌172师和其他三个主力师被歼,只第7军军长李本一潜逃。

战后,45军对135师405团团长韦统泰、政委荆建、副团长韩怀智、参谋长张维、政治部主任周文、副主任周子珍及全团官兵予以嘉奖记功,405团获“猛虎扑羊群”的光荣称号。

10月12日,林彪、邓子恢发电表扬参战部队,特别提到“尤其是我119师、135师,顽强的堵击与反击了敌人,使敌人突围失败,更值得表扬。”13日,12兵团首长嘉奖135师,称赞他们“对这次追击白匪主力起了重大作用”,堪称“本军的模范”。

毛泽东和刘伯承元帅都曾高度评价此次战役,称“腰斩7军”。衡宝战役结束不到一个月,45军的指战员就将胜利的红旗插上了镇南关(今友谊关) 。

1952年在广东惠州,第44、45军以第45军军部,第134、135师和第44军130师合编。54军组建后于次年入朝作战,是最后入朝的第三梯队。第130师归67军指挥参加了金化战役。朝鲜停战后,54军归20兵团指挥,驻守朝鲜。1958年,54军作为最后一批志愿军撤回国内,驻守重庆。不久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大规模叛乱,54军和21军马不停蹄前往甘肃,青海高原地区平叛,次年西藏又发生大规模叛乱,54军在长达三年的平叛战斗中克服高原,气候种种不利因素,出色完成了巩固边疆的任务。1962年对印度自卫还击作战的西线作战中,54军军部(军长还是丁盛)指挥130师取得著名的“瓦弄大捷”,给印度最精锐的陆军第4军(该军曾在二战北非和意大利战场上同德国元帅隆美尔的部队作战,并受到英国女王的嘉奖)以歼灭性打击,使印度举国上下为之耻辱。

1969年,珍宝岛事件后54军从云南紧急调防到河南。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历来为中国领土,当地居民祖祖辈辈在这里从事生产活动,中国边防军也一直在这一地区执行巡逻任务。自六十年代初期后,随着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中苏边界开始多事。六十年代中期后,苏联不断对中国实施军事压力和威胁,在中苏边界上挑起事端,从1964年10月至1969年2月,苏联军队在中苏边境地区挑起各种边境事件达4180余起。1967年后,苏联边防军开始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巡逻队上岛巡逻,多次制造流血事件,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巡逻官兵多人,抓捕中国渔民。对于苏军的挑衅行径,中国边防部队严格执行中国政府、中央军委的指示,采取了极大的克制忍让,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和警告置若罔闻,苏联边防军的挑衅行为毫无收敛。

1969年3月2日8时,中国边防部队派出巡逻分队登岛执行巡逻任务。苏军发现后,立即出动70多人,分乘2辆装甲车、1辆军用卡车和1辆指挥车,从苏联境内分路向珍宝岛急进,接近珍宝岛后,列开战斗队形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进逼,并以一部兵力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的一个小组侧后穿插。入侵苏军不顾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向其发出的警告,突然开枪射击,打死打伤中国边防巡逻人员6人。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中国边防巡逻第二小组听到枪声后,在班长周登国的指挥下,给侧后的入侵苏军以沉重打击。

随后,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发起反击,但遭到丛林中苏军的猛烈射击。中国边防战士于庆阳猛然跃起,向丛林苏军射击,吸引火力。苏军火力向他射击,击中他的头部,他倒下后不久,顽强地站起,端起冲锋枪继续向苏军冲击,直至英勇牺牲。副连长陈绍光指挥一个班迂回到丛林中苏军侧后,但一股苏军又从他的侧后冲来,两面机枪夹击他们。陈绍光一面指挥分队英勇还击,一面奋勇向苏军一个机枪火力点冲去。这时他身受重伤,仍然坚持移动到有利位置,打掉了这个火力点后,倒在了血泊中。经1个多小时激战,中国边防部队击退了入侵珍宝岛的苏联边防军。

3月15日凌晨,苏军边防军60余人在6辆装甲车的掩护下,从珍宝岛北端侵入。中国边防部队某部营长冷鹏飞奉命带领一个加强排登岛,与入侵苏军形成对峙。8时许,苏军发起攻击,冷营长沉着指挥,坚守有利地形,指挥部分兵力分割苏军,经一个小时激战,打退了苏军的进攻。

9时46分,苏联边防军在炮火掩护下,出动6辆坦克5辆装甲车向珍宝岛接近,从南北两侧发起攻击,并以密集火力封锁江叉,拦阻中国边防部队登岛支援。坚守在2号阵地上的无坐力炮班长杨林,占领有利地形阻击苏军,待苏军坦克驶近到只有10余米远时,他接连投出5枚手雷,打乱苏军队形,使其一辆坦克闯入雷区被炸坏。杨林带两个炮班机动射击,他连续击中3辆装甲车,但他也不幸被苏军坦克炮火击中壮烈牺牲。

13时35分,苏军边防军纵深炮火猛烈袭击中国防御阵地,正面达10公里,纵深约7公里。炮击2小时后,苏军100余人在10辆坦克和14辆装甲车掩护下,发起第三次进攻。守岛的中国边防部队分割其步兵与装甲、坦克联系与苏军近战,减弱其火力。火箭筒手华玉杰越打越勇,在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里,甩掉棉衣和绒衣,先后击毁击伤苏军4辆装甲车。经50多分种激战,胜利地粉碎了苏联边防军的第三次进攻。

这一天,苏军先后出动50余辆坦克、装甲车和100多名步兵,运用直升飞机和纵深炮火掩护,并炮击中国境内纵深地区。中国边防部队同入侵苏军共激战9个多小时,顶住了苏联边防军的6次炮火急袭,击退了苏联边防军的3次进攻,胜利地保卫了珍宝岛。

17日,苏联边防军又出动步兵70多人,向岛上敷设地雷,企图阻止中国边防部队登岛并拖回被中国边防部队击坏滞留在江叉的一辆T-62型坦克。中国边防部队以炮火将其击退,被炸坏的苏军坦克被中国边防军缴获,成为苏联侵略中国领土的铁证。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国边防部队在严寒条件下,面对苏军的先进坦克、装甲战车,毫不畏惧,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采取灵活的战术,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作战中,人民群众积极支前,保证了反击作战的胜利。为了表彰黑龙江边防部队的英雄事迹,中央军委于7月30日发布命令,授予孙玉国、杜永春、华玉杰、周登国、冷鹏飞、孙征民、杨林、陈绍光、王庆荣、于庆阳等10名官兵以“战斗英雄”称号,给边防部队侦察连、一连和某边防站等10个单位各记一等功一次。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