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攻略 » 正文

航母简史:62.航母上的稀客

上一次,我们讲到了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在1961年的11月25日正式进入美国海军服役,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艘军舰。转过年来的1月12号,F8十字军战士飞机第一次在企业号上弹射起飞,接着完成了拦阻着舰。由此开始,企业号正式开始了飞机的起降训练。

到了2月份,企业号就参加了一次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为友谊7号飞船提供测控服务。美国的载人航天计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水星计划,只能乘坐一个宇航员。先解决有无问题。第二步是双子座计划,能乘坐两个人。可以玩儿太空对接,太空行走等等高难度任务,这都是为登月做准备的。第三步就是阿波罗计划,飞船可以乘坐3个人,而且还能完成登月任务。

1961年的5月5号,谢泼德乘坐水星红石火箭完成了亚轨道飞行。他没有进入环绕地球的轨道。1962年的2月20号,约翰格伦乘坐水星宇宙神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升空,完成美国人的第一次太空入轨任务。企业号在大洋之上提供雷达和通信测控帮助,这也是企业号第一次执行重要任务。

企业号的上层建筑基本上是“广告牌”上顶着“大蛋糕”

企业号的雷达还是很有特色的,知道的这是相控阵雷达,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巨型广告牌呢。这雷达的体积太大了,而且方方正正,规规矩矩,架设在舰岛的顶上,外观非常像头顶上架设的那种巨型广告牌。企业号航母体积大啊。舰岛头顶上架着这么大的雷达天线还勉强说得过去,长滩号巡洋舰也用的是同样型号的雷达,那就显得太不相称了,整个一个头重脚轻啊。这个大雷达怎么看着怎么别扭。

长滩号核动力巡洋舰

这个雷达是电子管的,经常坏,电子管就跟小灯泡差不多,内部都是有灯丝的,万一烧坏了,这个电子管就不工作了,这部雷达用的电子管太多,也不能保长时间连续工作。经常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后来经过现代化改造,改成了集成电路版本,不但可靠性大为提高,而且整个雷达系统还足足轻了20吨。由此可见,集成电路是个好东西。不过呢,这是后话了。

企业号核动力航母曾经和长滩号核动力巡洋舰,班布里奇号核动力驱逐领舰一起组成全核编队,而且还完成了环球航行,就是为了显示核动力舰队强大的续航能力。一开始美国人算盘打得挺精明的,用核动力不就省了油钱嘛,平摊下来,真省下不少钱呢。后来真的用上了,他们才发现,核动力系统的维护保养要花费很多人工,核动力舰艇上需要的人手明显超过常规动力的舰船。这里里外外也是钱啊,这笔账没算进去。现在加起来,核动力战舰并不划算。用在大吨位的航母和要求长续航的核潜艇是有必要的,用在驱逐舰巡洋舰上,实属没有必要。美国人后来也就不搞了。

班布里奇号、长滩号、企业号组成的全核编队

后来企业号加入了地中海的第6舰队,到了8月份他又回到了美国本土。当时谁也不知道,一场危机即将爆发。美国派U2高空侦察机到古巴上空进行侦察,他们发现古巴已经布置了防空导弹。开始美国人没在意,因为防空导弹这种东西说到底还是一种防御性的武装,不是进攻性的。不过美国人还是向苏联提了抗议,你把武装力量布置到我家后院,你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到了9月份,台湾黑猫中队的U2高空侦察机在我国大陆南昌附近被击落。这可把美国人吓了一跳,因为我们是用SA-2打下来的,苏联在古巴部署的防空导弹就是这种型号。所以美国人暂时就不敢用U2到古巴上空去侦察,万一被打下来,不是闹着玩儿的。最近古巴老是下雨,天气也不利于侦查,所以美国人暂时猫着不动。

被我国打下来的U2侦察机残骸

到了9月底,美国人发现苏联在用货船往古巴运伊尔28轰炸机,我们的轰5就是仿制的伊尔28,这是一种双发轻型轰炸机。美国总统肯迪尼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苏联真的只是运输了一些防御性武器去古巴吗?不对劲啊,伊尔28是可以携带核弹的。

到了10月1号美国人调动了一颗侦察卫星到古巴上空去拍照。但是当时古巴的天气比较差,卫星也没能拍到什么。到了10月7号,古巴的总统托拉多出席联大会议(当时卡斯特罗不是总统,卡斯特罗是总理,总统是托拉多)。他宣称,如果美国要敢动用武装部队入侵古巴的话,必将遭到威力巨大的打击。我们拥有强大的武器,甚至强大到了我们不想使用它。

肯尼迪听到托拉多说这话,心里又是咯噔了一下,他越听着越不对劲,苏联到底在古巴藏了点什么玩意儿?到了10月9号,美国人解除禁令。恢复了对古巴的空中侦查活动。而且还发射了一颗新的卫星,对古巴进行监视和侦察。

10月14号确认的苏联导弹营地

从10月14号开始,美国人的侦察机陆陆续续拍到了一些照片,有迹象表明,苏联人把中程导弹部署到了古巴,这些导弹打到美国首都华盛顿也只要5分钟。而且美国各大工业中心都在这些导弹的攻击范围之内。毕竟古巴距离太近了,用短程导弹都能覆盖美国的不少城市。

至此,古巴导弹危机彻底爆发。美国开始向佛罗里达调动部队准备入侵古巴。但是美国当时的武装力量头重脚轻。整体偏向于战略核武器,对于常规力量的建设是不足的,他们甚至没有足够的坦克运输舰。所以,仓促之间对古巴发起一次登陆行动,显得有点困难。尽管海军作战部长阿利伯克一个劲儿的窜到了总统肯尼迪,咱们派兵登陆古巴吧,但是肯尼迪就是不干。美国人最后决定先从海上封锁古巴,拦截一切靠近古巴的苏联船只。

为此,美国人调动了6艘航空母舰,包括独立号,企业号、萨拉托加号、埃塞克斯号、伦道夫号和黄蜂号。艘航空母舰配备一个打击群,你算算那是多少军舰。大西洋舰队的船只不够,还从太平洋舰队调了22艘两栖舰艇。除了常规的航空母舰,美国人还调动了拳师号、冲绳号、赛提斯湾号和硫磺岛号直升机航空母舰,船上带了大批的陆战队员,万一真的要在古巴登陆,这批人就得坐着直升机快速机降。

参与封锁行动的企业号

总而言之,美国人动用了大批作战舰艇,再算上其他各种辅助船只,前后动用了好几百艘船。苏联是靠普通商船把飞机和导弹运到古巴的,苏联没有能够为这些船护航的远洋船舶。所以面对美国人的封锁,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苏联人派了一些潜艇去大西洋活动,结果被美国反潜部队发现,最终被美国人逼出了水面。其实这些潜艇上带着核鱼雷呢,好在苏联人当时脑子冷静,宁可丢面子,也没搞出世界大战。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胆小鬼游戏,看谁先眨眼吗?最后还是赫鲁晓夫顶不住了,他下令把这些船全都招回去了。后来,苏联人从古巴撤走进攻性的战略核武器,古巴导弹危机算是告一段落。作为交换,美国人也从土耳其撤走了短程导弹。只不过这件事是悄悄干的,没有大肆声张,所以外界也不知道,看上去就好像是苏联人输了,其实苏联人多多少少还是有所收获的。

红场阅兵展示的R-12导弹,这张照片是提交给肯尼迪的参考资料

后来根据苏联方面解禁的绝密档案,当时苏联已经在古巴部署了三个短程导弹团,有24座R-12中程导弹发射器,一共是42枚导弹,配备了36个核弹头。这些导弹的射程2000公里,足够打到华盛顿和纽约。在这些导弹的覆盖范围之内有9200万美国人,每个弹头的爆炸威力是100万吨TNT当量,是广岛原子弹的71倍。另外还有16座R-24中程导弹发射器,有24枚导弹,每一枚的射程是3700公里,可以覆盖90%的美国城市,核弹头的威力是100万到800万吨当量。只不过这些导弹因为美国人的封锁没有完全部署到位,被拦下来了。这还没算苏联在古巴部署的战术核武器,美国人真的要敢在古巴登陆,那么他们会遭受什么样的命运,可真就不好说了。

提交给肯尼迪的展示导弹覆盖范围的示意图

那么美国人的侦查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苏联人部署的核武器呢?因为部署在古巴的这些武器和部署在苏联本土的武器完全不是一个风格。在苏联本土,战略核武器都是有专门的储存设施的,这些设施很好辨认。另外苏联人总是戒备森严,毕竟原子弹可不是闹着玩的。但是这些条件在古巴都不具备,古巴根本就没有专门储存核弹头的设施。有些导弹的箱子就这么大大方方的露天摆放,只有一名卫兵站岗。美国人看来看去也不觉得这是个放战略武器的地方。所以苏联的导弹已经在古巴部署了好长时间才被美国人发现,弄得美国人猝不及防。

当然这事儿也弄得苏联很狼狈,毕竟潜艇被人家逼出水面脸上是很难看的。谁叫你没有远洋舰队呢?谁叫你没有航空母舰呢,这不就体现出常规军事力量的作用了吗?所以苏联人也意识到了,原来导弹不能包打一切,戈尔什科夫不止一次提到的远洋舰队思想,屡次被赫鲁晓夫否决,现在苏联人该清醒点了,他们也要着手发展自己的航母了。

当然,美国人也觉得U2高空侦察机虽然有4800公里的航程,但是也还是不够。他们尝试把U2飞机运到航空母舰甲板上。U2这种飞机有着巨大的细长机翼,所以它的起飞速度很低,甚至不需要弹射器就足以从航空母舰上起飞,洛克希德的试飞员甚至只用了三分之一的甲板长度就起飞了。但是也因为它的机翼尺寸太大了,总怕降落的时候磕磕碰碰。而且这架飞机是自行车式起落架,机身上一前一后装了两排轮子。在起飞的时候,机翼因为太长了 ,两端有点下垂,必须装两个小轮子托着。飞起来以后,小轮子就扔了。降落的时候,只能靠机身前后两个轮子来着舰,这样就不太稳当。经常在着陆的瞬间,就像皮球一样从甲板上弹起来,这样根本就没办法在航母上着陆。洛克希德公司的工程师对飞机做了改装,加装了着舰钩。

U2飞机上了航母

到了1964年,美国人终于可以驾驶U2侦察机降落在航空母舰上了。至于最开始是在哪艘船上降落的,现在已经不可考。有可能是在小鹰号上,也有可能是在企业号上。飞机降落的时候受了伤,鼻子撞到甲板上,空速管撞坏了,不过这些都是小伤,很容易修理,几天以后就修好了。

尽管美国人掌握了U2高空侦察机在航母上起降的技术,但是这项技术就不太实用,因为要想让这个活宝从航母上起飞必须把航母甲板清空。严重影响航空母舰上的飞行调度。所以U2从航母上起飞执行侦查任务只有一次,那就是去监视法国在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的核试验。美国人根据U2的采集的数据,断定法国人在一年内就能准备就绪,全面生产核武器。

当然U2这种飞机虽然尺寸很大,机翼很长,但是它的重量却不大。这还不是降落在航空母舰上的最大的飞机,最大的飞机是C130大力神。在1963年的秋天,美国人就让一架KC-130F在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估飞行,飞机从航空母舰上一次又一次的飞越,一次比一次靠近,而且还多次在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上触舰起飞。就像打水漂一样,轮子在航母甲板上碰一下,然后就飞起来走了。最后飞行员觉得有把握了才正经八百的把这架KC-130F停泊在航空母舰上,滑跑距离只有101米,因为C130在降落的时候可以让螺旋桨由正向的拉力变成反向的推力,可以大大减小降落的距离。

KC-130F航母起降测试

当然了,像C130这样的尺寸4发动机运输机在航空母舰上调度起来实在是太麻烦了,所以没有实用性。你想啊,如果是一架尺寸很小的战斗机在跑道上出了故障,那么我们可以把它推到一边去,不能耽误别的飞机起飞降落,可是如果是一架C130大力神,这么大的飞机停泊在甲板上,然后它出了故障飞不起来,你拿它怎么办?你能把它推到一边去吗?不行啊,航母甲板上根本就没他周转的空间,你只能狠心把它推到水里不要了。

XC-142短距/垂直起降运输机

不过呢,美国人还真的专门为海军和陆战队研发过短距起降的运输机。这就是XC-142短距起降运输机。这架飞机最大的特点就是机翼能竖起来,发动机和螺旋桨不就跟着竖起来了嘛。从而可以达到短距起降的目的。从开头的X编号,大家也能看得出,这是一架技术验证机。XC-142曾经在本宁顿号航母上做过测试。这种飞机甚至能垂直起飞。飞到空中以后,机翼放平,变成普通的4发动机螺旋桨飞机,起飞重量可以达到20吨。可以说,这种飞机就是现在V-22鱼鹰机的前辈。但是这架飞机的缺点在当时是难以克服的。这架飞机虽然能垂直起降,却代替不了直升机。而且相比普通的固定翼运输机,这家伙的航程又不长。说白了,垂直起降的飞机就没有航程远的,这种起降方式本身就特别的耗油。

低噪音短程研究飞机

那么不要垂直起降了,单纯的短距起降行不行呢?后来,美国人还真的测试过。不过那已经是80年代的事了。NASA和军方弄到一家加拿大德·哈维兰公司的水牛是飞机,他们对这架飞机进行了改造。在平直的机翼上方装了4台喷气发动机,叫做“低噪音短程研究飞机”,缩写是QSRA,这架飞机利用“康达效应”,也就是发动机喷出的气流会跟着机翼的后缘襟翼拐弯向下。从而达到增升的效果。这架飞机非常轻盈,可以滑跑很短的距离就起飞。飞机在小鹰号航母上做测试,既不需要弹射器,也不需要阻拦索。航母甲板的尺寸足够这家伙起飞降落了。

YC-14

那个时候美国和苏联都搞了一堆稀奇古怪的验证机,就是为了验证短距起降。美国人为了寻找C130大力神运输机的替代品,还搞了YC-14和YC-15两种原型机。这两种飞机都尽量办法提高短距起降能力。YC-14的两台发动机安装在机翼上表面,也能利用这种康达效应达到增升的目的。YC-15是装在机翼下边,效果也不错。后来美国空军改变了标准,嫌这两种飞机太小,所以这两种飞机也就没有下文了,不过YC-15的部分技术用在了C-17环球霸王运输机上,所以C17才有那么强的野战机场起降能力。技术上的积累是不会白费的。

AN-72短距起降运输机

苏联人也研发了AN-72/74运输机,长的样子和YC-14很相似,也能获得非常好的短距起降能力。他们甚至想用这种飞机改造一下,变成舰载预警机。那模样太奇怪了,预警机的圆盘天线装在了垂尾顶端。这样重心不就太靠后了嘛,于是,苏联人让垂尾从后倾变成前倾,那造型别提多别扭了,反正这这种飞机最后还是没能上航母,看着那个垂尾的高度,根本进不了机库。

AN-71舰载预警机

所以啊,到现在为止,真正能够在航母上起降的预警机只有美国人的E-2鹰眼预警机。我们甚至可以说,E2鹰眼预警机奠定了我们对于预警机的一般印象,因为E2鹰眼是第一个在背上背着一个大圆盘子的预警机(E2的前辈E1背上的盘子不是圆的,是个拍扁的流线型)。很难想象这样一架优秀的预警机,竟然诞生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到现在已经有60年的历史了。

当时美国海军提出的要求是这架飞机要能够在老旧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上起降,那么这架飞机的尺寸肯定不能大,大了你没法放进机库。格鲁门公司的设计师简直是头疼坏了,正因为航母的条件太苛刻,设计师必须做出各种妥协和牺牲,所以这架飞机在服役的时候,总是出各种毛病,总是要修修补补。但是谁也没想到这种并不显眼的飞机居然造就了一个传奇,有关E2鹰眼预警机的历程,我们下回再说。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