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攻略 » 正文

巴西库里蒂巴 –享誉世界的生态之城│葡国风

说起巴西的著名城市,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会是风光旖旎的里约热内卢,现代恢宏的圣保罗,或者规划严谨的巴西利亚。其实,巴西还有一座城市非常值得关注,那就是位于该国南部的生态之城库里蒂巴。

库里蒂巴是帕拉那州首府,距离大西洋沿岸110公里,海拔近1000米。市区人口约 180万,就人口数量而言,是巴西第八大城市。

库里蒂巴,葡语名,在当地图皮语中表示“有很多松树的地方”。库里蒂巴于1693年开始兴建,最初是采金者的聚居地,后逐渐发展为巴西南部商业重镇。1853年,库里蒂巴成为帕拉那州首府。19世纪时,来自德国、波兰、乌克兰和意大利等国的移民开始在库里蒂巴定居,使这里逐渐成为一座包容多元文化的城市。

与其它大多数城市不一样,库里蒂巴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把保护环境和人与城市的和谐共生作为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并制定了涵盖环境治理、交通优化、减贫脱困和文化创新等内容的长远发展目标。

如今,库里蒂巴已是世界闻名的生态城市,它的绿化覆盖、公共交通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广受称赞,是被联合国命名的“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之一。

城市综合治理换新颜

直至上世纪60年代,库里蒂巴也面临着由人口增多带来的城市拥挤、环境污染和交通混乱等问题。然而,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始于1971年。当时,建筑师杰莫·勒那被推选为市长,之后又两次担任该职务。

勒那将库里蒂巴做为城市改革的实验室,用全新的理念进行大胆革新。该市在过去30多年中不断创新城市管理理念和模式,成为城市发展的典范。

绿色之城

来到库里蒂巴,最大的感受就是它随处可见的公园和绿地。事实上,据2011年数据,库里蒂巴是世界上绿化率排名第二的城市,人均绿地面积是联合国推荐数值的5倍。这里巧妙的将天然植被和人工绿地结合起来,即使是在闹市的街边也耸立着不少参天大树,有的树龄已有200多年,比城市还古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库里蒂巴的市树——巴拉那松。此树树干通直,华盖如云,远远望去,似一支支高耸入云的雨伞,点缀着市内的公园,并遍布城郊山野。

库里蒂巴有200多座公园,全部免费开放。城市草地中有一部分是天然的,不怕踩踏;人工草地则使用是生命力极强的乡土草种,直接与公路和步行道相接,与城市建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同时,库里蒂巴还让居住在低洼地区的人们迁至高处,利用城市原有水域建设了多座公园。

为了保护自然生态,市政府禁止在公园铺设硬质路面。公园里的步行道多为可渗水的土路;在游人集中的景区、景点,用来远眺的平台则使用架空的网状金属装置。这些措施既保护了自然系统的健康性和完整性,也帮助了城市水资源的循环。

优化的城市交通系统

库里蒂巴是座不小的城市,汽车有100多万辆,人均占有率为巴西首位,但这里却没有交通和空气污染问题。原因是该市优先发展与使用公共交通,尽量满足中低收入者的出行需求,是市民公交出行率极高的城市。

库里蒂巴的道路和交通规划照顾了机动车和行人等多方面的利益。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库里蒂巴一反常规,不是大规模征用土地去修建道路、地铁或轻轨,而是改良现有路面,建立起高速运转的交通系统。

库里蒂巴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快速公交系统(BRT)的城市,它的公共交通体系享誉世界。

同时,市政府还在工业区附近给低收入者建设了住房、学校、医院、购物及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工人居住区靠近工厂,与圣保罗的工人相比,这里的工人每周可节约20个小时上下班往返时间。

垃圾回收利用的典范

1989年,库里蒂巴市政府发起了名为“让垃圾不再是垃圾”(O lixo que não é lixo)的运动,动员全市各家庭从垃圾中分离出可回收利用的物资,政府派出专门车辆1周3次进行路边回收,并将垃圾分类再利用。库里蒂巴的垃圾资源化系统节约了近一半垃圾处理费用,同时,减少了城市填埋的废渣,地下水被渗透污染的危险也减小了。

除此之外,库里蒂巴市政府还资助了“垃圾购买项目”,市民可用垃圾交换食物。在库里蒂巴市的各个社区,除每周出现的垃圾回收车外,还有专门用于食品分发的车辆,市民可用2公斤回收物资换1公斤食品。回收的垃圾还可以兑换公共汽车票、作业本和玩具等。

除了垃圾回收,库里蒂巴还通过在垃圾处理站雇佣弱势群体等方式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

公益项目促进城市全面发展

目前,库里蒂巴有几百个社会公益项目,从建设新的图书馆系统,到帮助无家可归的人。在最贫穷的邻里小区,对低端劳动人口进行技能培训。库里蒂巴还进行了救助街道儿童的项目,并把露天市场组织起来,以满足小商小贩的经营要求。

同时,库里蒂巴的公共汽车文化已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淘汰的公共汽车被刷成绿色,并被用于学校服务中心,流动教室等,为低收入小区提供教育服务。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