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攻略 » 正文

文博圈丨上周,文博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

2022年10月24-30日

【综合】

■ 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推进部署会召开 李群杜航伟出席并讲话■ 国家文物局领导赴云南调研考古工作■ 全国文物系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浙江省文物局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和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的公示■ 第八批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申报工作开启■ 陕西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加快■ 《古建筑展示利用及展陈规范》编制上议程■ 全球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公布■ 上海发布:《处置文化和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重庆三馆一院“让文物活起来”■ 方勤谈文化遗产工作■ 《浙江尧舜遗迹图》发布■ 《浙江考古·那些人》上线■ 什么样的文创更吸引年轻人?

【博物馆】

■ 三星堆:如何打造现象级IP■ 流动博物馆成“流动”文化风景线■ 陕西再添重量级博物院!■ 中国印刷博物馆将建广陵分馆■ 广陵首座渔文化博物馆对外开放■ 中国文字博物馆拟于近期开放■ 四川瓦屋山大熊猫国家公园博物馆即将开放■ 三星堆博物馆建馆25周年■ 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出版科研专著■ 中国电影博物馆将举办国际电影展映■ 云南省博物馆展览上新!

【考古】■ 偃师商城遗址取得多项考古新发现■ 云南河泊所遗址发掘负责人:滇池之下还有遗迹■ 湖北:考古有重要新发现!■ 马王堆汉墓新发现:出土丝织品中织有成句吉祥语■ 山西发现北魏家族墓地 墓主人均为男性青壮年■ 内蒙古金斯太遗址发掘再获进展 出土文化遗物1500余件■ 黄甲山—石角山古城遗址考古开展发掘工作■ 苏东坡故居——桄榔庵遗址启动考古发掘■ 湖南耒阳禁山墓群新发现■ 仙居下汤考古工作站揭牌成立

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推进部署会召开 李群杜航伟出席并讲话

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推进部署会10月27日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杜航伟出席并讲话,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出席会议。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担当作为,继续深入推进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切实保障文物安全。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对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作出全面部署。

会议要求,各级文物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复杂严峻的文物安全形势,积极同公安机关建立沟通顺畅、反应迅速的合作机制,重点打击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盗窃盗割石窟寺石刻、盗窃古建筑及其构件、盗窃博物馆纪念馆、盗拓碑刻石刻等犯罪活动,做好涉案文物鉴定与移交工作,对盗掘、盗窃、倒卖、损毁、走私等文物犯罪,始终保持高压震慑态势。要层层压实责任,突出抓好源头风险防控,强力推动实施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要筑牢安全防范基础,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和问题,强化安全防护措施,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要坚持整体防控,积极会同公安机关加强文物博物馆单位及周边治安防控,切实增强安全防控能力。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警示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

会议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突出工作重点,明确任务目标,全力推进专项行动向纵深开展。要把打击矛头始终对准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犯罪,对准盗窃石窟寺石刻、古建筑及其构件和水下文物等犯罪,对准盗窃、损毁革命文物、碑刻石刻等犯罪,紧盯地下文物市场和网上交易平台,健全严防严打严管严治长效工作机制,坚决遏制文物犯罪多发势头。要强化文物犯罪无小案的意识,坚持现案必破,强化大案督办,开展积案攻坚,缉捕重大在逃犯罪嫌疑人。要创新打法战法,提高打击效能,不断扩大战果。要彻查涉案文物流向,文物不追回决不收兵。要加强联合防控,强化对重点单位安防指导,提升科技安防水平。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统筹推进,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据了解,2020年8月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破获文物犯罪案件4200余起,追缴文物9.3万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7038件,取得显著成效。(国家文物局)

国家文物局领导赴云南调研考古工作

10月17日至19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带队赴云南省调研,现场考察元谋猿人遗址、河泊所遗址等遗址点,召开座谈会研究推进云南省考古和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浩会见关强并出席会议。

关强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持续推进元谋猿人遗址、河泊所遗址考古研究,凝练重大课题,编制具体方案,深化多学科合作,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要严格落实文物保护主体责任,健全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将文物保护要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先考古、后出让”政策措施,确保文物安全。要推动文物“活”起来,科学解读考古成果价值,讲好人类起源故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发挥以史育人作用。要推进机构队伍建设,加强省市县各级文物考古机构编制保障,健全完善引才留才育才政策机制,培养壮大专业力量。

关强一行还调研了石寨山古墓群考古遗址公园、云南解放纪念馆、云南起义纪念馆等。

国家文物局考古司相关同志,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文物局主要负责同志陪同调研,楚雄彝族自治州、昆明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先后参加调研。(国家文物局官微)

全国文物系统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党的二十大报告持续引发文物系统广泛热议。

连日来,全国文物系统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重要内容,欢欣鼓舞,备感振奋,极大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信心与决心。纷纷表示,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

河北:持之以恒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张立方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文物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张立方表示,河北文物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率先探索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方式,建立制度、建设数据库,加强相关领域文物资源普查、名录公布的统筹指导。聚焦重大历史问题系统谋划,切实加强考古工作,积极参与“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推进泥河湾遗址群、冀西北地区史前考古等考古研究工作。盘活用好国有文物资源,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依规合理利用文物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不断推动文物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江苏:奋发有为 全力推进江苏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高瞻远瞩、思想深邃、格局宏阔、大气磅礴,为新征程上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兼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拾峰在认真聆听报告后说。

拾峰表示,我们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大力推动江苏由文物资源大省迈入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强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江苏文物智慧力量。要着力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坚持保护第一,强化系统保护、整体保护,扎实推进大运河长江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物资源保护,完善基本建设工程考古前置制度;加强红色遗址、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建好管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深入实施文物平安工程,提升文物保护管理和传承利用水平。着力深化文明历史研究。坚持系统谋划和科学布局,实施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深化江苏地域文明化进程研究,深入挖掘文物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提炼展示江苏地域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推动中华文脉守护传承形成更多江苏标志性成果。着力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坚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依托文物资源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推进文物和文化遗产内容数字化传播智慧化,推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实施一批“互联网+中华文明”项目,讲好中国故事和“水韵江苏”故事,营造敬畏历史、敬畏文化、珍爱文物、传承文明的社会氛围,推动江苏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浙江:锚定目标 奋力开启建设文博强省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举旗定向、催人奋进,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表示,浙江省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努力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工作成效上。

结合浙江省文物工作,杨建武谈到,要聚焦除险保安,构建严密长效的文物安全防护体系。坚持把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全面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着眼防、保、管、研、用文物工作全流程,严格落实文物法律法规和保护机制,强化系统性保护、整体保护,密防范文物安全事故,努力构建形成底数清、感知灵、处置快、风险控、闭环严、协同强的文物安全防护长效机制。

“要注重挖掘价值,构建融通内外的文物价值研究传播体系。深入实施浙江考古‘启明星’计划,力争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以新时代浙江文化研究工程为引领,打造一批具有国家意义、填补区域文化谱系空白的重大研究成果。探索文物资源全媒体创意化表达新路径和多样态传播类型,讲好浙江故事、中国故事。”杨建武说,同时,构建高效善治的文物数字化和科技创新体系。实施文物科技创新重点专项研发计划,加强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全链条”布局,努力构建符合浙江省文物资源特点的文物修复和预防性保护科技体系。深化文物领域数字化改革,全面建成“浙里文物”数字化综合应用体系,率先构建建成高效善治的文物数字化治理和文物保护利用科技创新高地。

杨建武表示,要力推活化利用,构建融合共享的文物活化利用体系。实施世界文化遗产联动提升计划,强化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浙江段)和良渚古城遗址三大世界文化遗产的联动保护和利用。全面推动文物与旅游、文创、特色城镇建设等深度融合发展,鼓励社会参与,全面推动文物活起来,努力成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物资源的引领者。

安徽:积极有为 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报告,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说,安徽文物系统要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及时跟进学,结合实际学,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积极有为、守正创新,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谈到下一步工作,何长风表示,要持续加强考古发掘研究。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等国家重大课题研究,持续开展人字洞遗址、凌家滩遗址、禹会村遗址、淮南武王墩墓地等主动性考古发掘;加强与高校合作,强化多学科研究,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揭示安徽在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要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开展文物资源专项调查,进一步摸清文物资源底数。强化规划引领,编制长江文化公园安徽段建设保护和文物保护专项规划,以及淮南武王墩、阜阳古城遗址等一批大遗址保护利用专项规划。谋划实施一批修缮保护、本体展示、环境整治等文物保护项目。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传承红色文化。强化文物执法督察,守牢文物安全底线。

“此外,也要在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下功夫。”何长风说,立足安徽文物资源禀赋,深化文旅融合,加强凤阳明中都、含山凌家滩、蚌埠双墩和禹会村、寿县寿春城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进考古遗址对外开放和考古研学旅游基地建设。建好用好安徽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围绕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强西递、宏村等传统村落文物古建筑修缮保护,打造皖南世界遗产之旅、黄山古村落研学旅行等文物体验、研学、休闲旅游精品线路。

山东: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文物工作开启新征程、迈上新台阶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沂蒙精神诞生地,文物资源丰厚。近年来,山东省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文物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贡献度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磊表示,山东文物系统要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历史文脉,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物工作开启新征程、迈上新台阶。

在下一步的具体工作中,王磊谈了五点举措。一是着力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推动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齐长城遗址保护利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等46个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二是着力擦亮“海岱考古”品牌,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山东项目,积极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三是着力推动文物活起来,加快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开展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实施博物馆“一县一馆建设工程”;四是着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展省级文保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勘定,深入推动“先考古、后出让”政策落实;五是着力建强文物工作新鲁军,创新建立文博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大力引育一批考古项目负责人、文物鉴定、文物修复等人才。

“我们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文物资源与旅游、科技、传媒、文创等深度融合,让文化遗产‘开口说话’,让‘好客山东’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王磊满怀信心地说。

河南: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贡献河南力量

“党的二十大开幕当日,河南省文物局组织集中收看收听。大家为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全国文物工作取得的伟大变革和非凡成就感到自豪,深受鼓舞。”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说。

谈到以后的文物工作,田凯表示,河南省文物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讲话精神,通过“考古中国”推进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夏文化研究等重大课题项目,多学科攻关,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新发现和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通过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唐宫夜宴等新媒体传播、考古盲盒等文创研发使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红色文化的富集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田凯强调,河南文物工作者要坚决扛稳历史责任,担当历史使命,通过实施全域考古前置、法治建设、打击文物犯罪等强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的保障力,守牢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通过锐意改革,重塑文物考古单位新体制,加强力量,深入发掘研究,进一步激发文物科研的创新力,诠释好中华文化精神精髓;通过融合发展调动全社会资源,增强内涵展示、扩大新媒体应用,进一步活化文物价值的传播力,讲好中原故事、中华故事,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贡献河南力量。(国家文物局)

浙江省文物局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10月25日上午,浙江省文物局召开全体干部大会,专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作学习贯彻部署,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处处长进行了交流讨论。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

会议要求,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注重融会贯通、学思结合。

杨建武强调:

一要勤于“学”,原原本本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及相关材料,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根据王沪宁同志在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概括,开展系统深入的学习,力求学深悟透、学以致用,切实增强做好我省文物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提升服务大局、执行落实和统筹协调的能力本领。

二要善于“悟”,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刻领悟“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努力在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坚持保护第一,并着力加强文化遗产多重价值研究和活化利用探索,推动我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论述,并注重实践转化,真正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落实的行动指南,在实际工作中不折不扣落实好、落到位。

三要敏于“行”,要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工作成效上。当务之急就是要全力以赴筹备好全省文物工作会议。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进一步谋深、谋细、谋实文博强省建设一揽子计划。紧盯节点、倒排进度、挂图作战,举全局之力、全系统之力,抓实抓细各项会议筹备工作,争取在11月中下旬如期召开,并努力把这次会议开出高质量、开出新气象,使之成为文物系统深学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项重要成果,并为我省文物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开创新局面打下坚实基础。(浙江省文物局)

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和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的公示

27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开展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遴选推荐工作,确定了拟入选的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和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并予以公示,公示期5日。

拟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

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

序号

拟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

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金鸡台村

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下苑村

北京市密云区新城子镇遥桥峪村

北京市延庆区康庄镇火烧营村

北京市延庆区四海镇大吉祥村

天津市蓟州区罗庄子镇赵家峪村

天津市宁河区丰台镇岳秀庄村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白滩寺村

10

天津市宝坻区黄庄镇李宦庄村

11

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镇西小站村

12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秀林镇南横口村

13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房庄村

14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路罗镇小戈廖村

15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大水泉镇迷子地村

16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安格庄乡田岗村

17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更乐镇大洼村

18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团瓢庄乡山里各庄村

19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西南舁乡咀子上村

20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石坡乡南平头坞村

21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22

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北董乡南林交村

23

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高村乡闫景村

24

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宁化镇宁化村

25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

26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新发朝鲜族乡东光村

27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树林召镇林原村

28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老府镇大乌良苏村

29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兴胜镇东达沟村

30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乌兰淖尔镇泽园新村

31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向应街道土门子村

32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镇青山沟村

33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大苏河乡南天门村

34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大榆树堡镇石匣子村

35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大德镇大德村

36

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水泉镇南亮子村

37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漫江镇锦江村

38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湖镇西索恩图村

39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北大湖镇南沟村

40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东盛涌镇东明村

41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龙嘉街道红光村

42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工农乡大良村

4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玉河镇新城村

44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

45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汤原镇北靠山村

46

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子河区永丰朝鲜族乡丰安村

47

黑龙江省伊春市金林区丰茂林场

48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鄂族村

49

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月狮村

50

上海市嘉定区华亭镇毛桥村

51

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和平村

52

上海市松江区石湖荡镇东夏村

53

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潘垫村

54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桃源村

55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茱萸山街道许阳村

56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潘黄街道仰徐村

57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清真村

58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世业村

59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湖南村

60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卢集镇成河村

61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姜家镇姜家村

62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东极镇东极村

63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

64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

65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林埭镇徐家埭村

66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福德湾村

67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三都乡上田村

68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汤池镇百花村

69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太湖村

70

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卢村乡笄山村

71

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矶滩乡洪墩村

72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镇丰梧村

73

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洲头乡金坝村

74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曹远镇霞鹤村

75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后黄社区

76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大喜村

77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镇东壁村

78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

79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金海街道澳头社区

80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下保村

81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龙源坝镇雅溪村

82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银河镇紫溪村

83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太平镇雷港村

84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望仙乡望仙村

85

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上堡乡水南村

86

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鹤城镇大觉山村

87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大泽山镇响山潘家村

88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桃墟镇百泉峪村

89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鲁村镇龙子峪村

90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龙廷镇掌平洼村

91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李庄村

92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新兖镇牛楼村

93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朱集镇后周村

94

河南省济源市承留镇花石村

95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米河镇明月村

96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桑园村

97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拍石头乡张泗沟村

98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尧山镇上坪村

99

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韩庄镇部落村

100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道口镇街道顺南村

101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道项山村

102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王英镇高山村

103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

104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铺镇金泉村

105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八一村

106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浪口村

107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东瀼口镇牛洞坪村

108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株木岗村

109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菱角岔村

110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屈子祠镇新义村

111

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刘家庄村

112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镇德夯村

113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古港镇梅田湖村

114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昭山镇七星村

115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

116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道大埔围村

117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石塘镇石塘村

118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

119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织篢镇谷围村委会鸡乸㙟村

120

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城头村

1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平岩村

122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大中村

1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大丰镇东春村

124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百马村

125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

126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东兴镇竹山村

127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民安镇丰村

128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演东村委会芳园村

129

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委会毛纳村

130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委会俄力村

131

海南省澄迈县福山镇敦茶村委会侯臣村

132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响水镇陡水河村委会毛真村

133

重庆市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

134

重庆市南川区大观镇金龙村

135

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将军村

136

重庆市忠县新立镇文笔社区

137

重庆市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歧山村

138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梅江镇兴隆坳村

139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

140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城关村

141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常理镇海龙村

142

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三强村

143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齐心村

144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江陵镇江陵坝村

145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亚丁村

146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山堡社区

147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幺铺镇阿歪寨村

148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鹏程街道鹏程社区

149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村

15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双江镇黄岗村

151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瑶山瑶族乡高桥村

152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双生村

153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紫溪镇紫溪社区紫溪彝村

154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云富街道邵女坪社区

155

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赤鹫镇永富村

156

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公弄村

157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中庄村委会古生村

158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太平镇雪梨村

159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乡老姆登村

160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才纳村

161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扎西宗乡巴松村

162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白地乡扎玛龙村

163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墨脱镇墨脱村

164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然乌镇来古村

165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嘉黎县尼屋乡依嘎村

166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古塔镇赵家峁村

167

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留侯镇营盘村

168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汤峪镇塘子村

169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仁河口镇水泉坪村

170

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黄堡镇孟姜塬村

171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双石铺镇兴隆场村

172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河口镇河口村

173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灯山村

174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平南镇孙集村

175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城关镇咀头村

176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冶力关镇池沟村

177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镇扎尕那村

178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东峡乡下脖项村

179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洪水镇李家壕村

180

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峡口村

181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甘子河乡达玉村

182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镇德胜村

183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务镇吾屯村

184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

185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

186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乡永新村

187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头闸镇西永惠村

188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关桥乡关桥村

189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麻黄山乡何新庄村

19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巴彦岱镇

苏勒阿勒玛塔村

19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

19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夏镇南湖村

19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阿瓦提乡

吾夏克铁热克村

19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

塔尔塔吉克民族乡巴格艾格孜村

19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

19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21团8连

19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44团18连

19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1团1连

19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总场清泉集11连

20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1连

序号

拟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

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

天津市蓟州区穿芳峪镇

天津市蓟州区渔阳镇

天津市蓟州区罗庄子镇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安格庄乡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三坡镇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路罗镇

10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红石塄乡

11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乌金山镇

12

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乾坤湾乡

13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树林召镇

14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

15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白狼镇

16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17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

18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步云山乡

19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金川镇

20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

21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湖镇

22

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朝阳山镇

23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连环湖镇

24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镇

25

上海市崇明区竖新镇

26

上海市崇明区横沙乡

27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

28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戴埠镇

29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

30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岭南乡

31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前童镇

32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街头镇

33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烟墩镇

34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朱备镇

35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河图镇

36

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苏平镇

37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

38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崇武镇

39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

40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羊狮慕镇

41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杨溪乡

42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街道

43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五井镇

44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铜井镇

45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车村镇

46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

47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

48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

49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花林寺镇

50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烟店镇

51

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南岳镇

52

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协合乡

53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湾井镇

54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

55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

56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

57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

58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覃塘街道

59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

60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

61

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

62

重庆市涪陵区大木乡

63

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

64

重庆市永川区南大街街道

65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四姑娘山镇

66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

67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新山傈僳族乡

68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

69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新舟镇

70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落别布依族彝族乡

71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拉市镇

72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

73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双龙营镇

74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

75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派镇

76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岗托镇

77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巴嘎乡

78

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火烧店镇

79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

80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万花山镇

81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镇

82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折桥镇

83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

84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镇

85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乡

86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镇

87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镇

88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镇

89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

90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

9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乌尔禾镇

9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城关镇

9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

9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

塔尔塔吉克民族乡

9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11团花桥镇

9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104团

9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78团

9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

陕西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加快

航拍晨光中的清凉山

9月29日,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讲解员白静为前来参观的小学生讲述革命故事。

深秋的延安,天高云淡。10月24日中午,在宝塔山下的星火广场,不时有游客前来拍照打卡。广场一旁,“延安宝塔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14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在延安13年,培育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留下了众多革命旧址。

如今,一处处革命旧址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奔向延安,感悟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2020年9月,国家文物局公布6个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延安被列入革命专题类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成为全国唯一的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为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走出一条符合延安实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2021年3月26日,延安市政府公布《陕西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范围、创建任务和实施保障。

据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党委书记薛耀军介绍,延安市统筹实施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革命旧址本体保护与周边保护,实施旧城改造、居民搬迁和旧址周边环境整治,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腾出更大的空间;实施单点保护和整体保护,推进鲁艺旧址、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旧址、南泥湾等片区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整体展示,最大限度呈现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

在做好革命文物保护的同时,延安市充分发挥革命旧址的阵地作用,着力推进红色教育培训内涵式发展,打造红色教育的生动课堂,通过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激情教学、访谈教学等形式,让每一处红色印记都成为激活红色记忆、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地标。

每逢节假日,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的“小小讲解员”申博都会在杨家岭革命旧址,为游客讲述发生在这里的革命故事。

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有许多像申博一样的“小小讲解员”。他们在延安各个革命旧址和纪念馆,义务宣讲党中央和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战斗生活的故事。红色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如今,随着新理念、新技术、新手段、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延安各个革命旧址展示水平不断提高,革命文物的教育价值不断提升,革命文化氛围更为浓厚。

“展览实现了观众与展馆、历史与现实的真正交互,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情感温度,让我深刻理解了延安精神,补足了精神之钙。”4月20日,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完“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陈列”后,来自广东的游客陈先荣写下这句留言。

延安革命纪念馆以数字化形式打破时空壁垒,通过实地取景,采用720度全景虚拟现实、三维影像、照片缝合等先进技术以及语音导览、视频介绍、互动分享等特色功能,以沉浸式空间触动观众心弦,让革命文物真正“活”起来,走进观众心里。

5月18日,延安革命纪念馆基本陈列“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陈列”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这是延安首次荣膺该奖项。

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延安各个革命旧址和纪念馆不断在深挖文化内涵、将历史与现实结合以及创新宣教形式上下功夫,创新推出线上云讲解、远程云教学等,让更多人了解延安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我们将依托密集分布的革命旧址和类型丰富的博物馆,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城乡文化、自然风貌展示相结合,将延安建成守护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示范城市、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革命圣地、彰显红色文化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和助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典范。”薛耀军说。(陕西日报)

第八批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申报工作开启

25日,国家文物局官方网站发布《国家文物局关于组织开展第八批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开启第八批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申报工作。

通知指出,本次申报将优先支持文物违法犯罪预防、工业遗产保护、古建筑木材科学研究与保护、潮湿环境遗址保护、文物防震、聚落考古、环境考古、石窟寺考古、土遗址展示利用、核技术应用与装备、气候变化与文物保护领域或方向。除上述内容,其他领域或方向也可申报科研基地,但国家文物局现有科研基地已覆盖的领域或方向不列入申报范围。

通知表明,此次申报的科研基地按研究性质分为应用基础、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3类。

本次评选分为初评和终评两个环节,拟认定的科研基地原则上不超过5家,依托单位在一个领域或方向上只能选择申报1家科研基地,多报无效。

《古建筑展示利用及展陈规范》编制上议程

近日,山西省文物局发布关于《古建筑展示利用及展陈规范》编制比选公告。公告称,《古建筑展示利用及展陈规范》将通过比选方式选定一家供应商负责编制。编制费用为人民币20万元以内。项目要求对山西省古建筑进行系统梳理,深度解析其文化内涵,探索古建筑展示利用新模式,为开展山西省古建筑博物馆化工作提供工作指南。

全球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公布

10月26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新闻发布会在浙江长兴举办,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区长兴煤山二叠纪/三叠纪生物大灭绝和“金钉子”,世界地质公园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必鲁特高大沙山和湖泊、香港早白垩世酸性火成岩柱状节理、云南石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家地质公园云南澄江寒武纪化石产地和化石库、藏南绒布峡谷滑脱构造体系、珠峰奥陶纪岩石(中国/尼泊尔)7个中国地质遗产地成功入选。这些遗产地涵盖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古生物学、地理学、地貌学等领域,中国因此成为全球首批中获得地质遗产地最多的国家之一。

上海发布:《处置文化和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迅速、有效地处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突发事件,提高各类文化和旅游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文化和旅游公共秩序,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日前,上海市编制《处置文化和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案分总则、分类分级、组织体系、监测与预警、应急响应和处置、善后工作、应急保障、预案管理等八个方面对应对上海文化和旅游突发事件。

重庆三馆一院“让文物活起来”

近期,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馆一院”项目运行。项目通过数字化科普、沉浸式体验等形式拓宽考古边界,“让文物活起来”。

“三馆一院”由重庆考古虚拟展示体验馆、重庆考古标本陈列馆、重庆故事馆、枇杷山书院组成。

同时,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的活化,这里还用真实的文物建筑做载体打造了沉浸式话剧《雾起江州》,话剧剧情结合历史文化故事,每一个观众既是观看者,也是演员,自七月开演以来,已经吸引不少游客专门前来“打卡”。(新华社杨仕彦 吴燕霞 王宇轩)

方勤谈文化遗产工作

1987年至1990年,一处距今约5000年的长江中游规模最大的聚落被缓缓揭开面纱,也正是这段时间,来自北大考古专业的方勤暗暗下定决心。转眼三十多年过去,方勤奋战在考古发掘的一线。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

从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发掘开始,方勤已经在文物考古一线工作超三十年,被问及坚持的动力,方勤表示,文物考古工作以及很多其他的工作岗位都需要不断坚持,只有不断坚持才有不断收获,个人也才能得到成长。“这就需要年轻人有奋斗的热情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与此同时,他表示,现阶段文化遗产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时尚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进博物馆成为一个热潮,有时候预约甚至‘一票难求’,同时走进博物馆的参观者中70%是年轻人,这些都是让我们文物工作者们比较欣慰的地方。”(新京报白金蕾 孙文轩)

《浙江尧舜遗迹图》发布

《浙江尧舜遗迹图》正面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供图

记者23日从浙江省绍兴市鉴湖研究会获悉,《浙江尧舜遗迹图》(审图号浙S〔2022〕41号)日前发布,这是以省份为单位的尧舜文化遗迹地图,意味着浙江在尧、舜、禹文化研究领域迈上新台阶。

尧和舜是上古时期的圣王,位列“三皇五帝”之中,所谓“尧天舜日”。尧开创了人类远古文明的灿烂与辉煌,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的象征。舜是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被后人尊为“百孝之首”“文明之源”。

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会长邱志荣受访时指出,浙江的尧、舜文化是中华尧舜文化的重要分支,历史悠远,不但有文献记载,还有众多传说的遗迹。

尤其在绍兴,尧迹、舜迹众多。譬如若耶溪上游有“尧郭”,传说这是因为尧治水成功,舜特地为尧所建的城郭;在绍兴上虞,还保留了规模颇大、历史悠久的大舜庙;在绍兴柯桥,舜王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绍兴是大禹陵所在地,越地(绍兴的古称)尧、舜、禹“三圣”故迹及治水活动常常联系在一起。当前,如何挖掘尧舜禹文化、展现其当代价值,是业界共同探索的方向。

2018年以来,绍兴先后发布《绍兴禹迹图》《浙江禹迹图》《中国禹迹图》。2019年绍兴在编制《浙江禹迹图》时,越地37处舜迹也编入其中。2021年,当地发布《绍兴舜迹简图》,共收录舜迹28处。

为更好地研究、保护、传承、利用尧、舜这一中华文化遗产,2022年开始,受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委托,绍兴市鉴湖研究会深入开展《浙江尧舜遗迹图》编制工作。

经过现场考证、文献查阅、专家咨询,《浙江尧舜遗迹图》共精选尧迹16处、舜迹103处,反映了尧、舜文化在浙江的传播途径、核心地域、主要内容和形式。

作为《浙江尧舜遗迹图》主编,邱志荣表示,近年来,浙江地区尧、舜、禹研究成果印证了中华文化传播与文明发展的多元一体,《浙江尧舜遗迹图》的发布必将有益于促进尧、舜、禹文化的研究、交流、弘扬。

(中新网项菁 周健)

《浙江考古·那些人》上线

10月25日起,浙江省文物局和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将共同推出“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系列短视频《浙江考古·那些人》,每周一期,全网上线。

12位浙江考古人,12个新时代浙江考古重要发现,通过12期短视频认识一群可爱、专业又无比热爱生活的考古人。

他们的工作汇集了浙江考古研究成果,彰显浙江在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他们从田野到实验室,从一把铲子到各种黑科技,从田野中来,到田野中去,80多年传承至今。(浙江文物)

什么样的文创更吸引年轻人?

如今,越来越多深挖文化内涵、极具创意的文创产品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融入传统文化(64.5%)、制作工艺精良(61.3%)的文创产品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艺术品(57.0%)、日用品(55.8%)和服饰(52.3%)是受访青年比较感兴趣的文创类型。

艺术品、日用品、服饰类是受访青年感兴趣的文创类型

在北京读大三的邓茜(化名),学的是艺术市场专业,平时在去博物馆、美术馆参观后,她都会去文创体验馆欣赏或选购心仪的产品,也会在一些博物馆的官方旗舰店、网店买文创。她感觉这些文创产品质量有保障,随着互联网、短视频的发展,得到了更广的传播,“更多人愿意去了解或购买文创,扩大了文创的市场知名度和受众群”。

“现在的文创产品很丰富,有品牌、有IP就能做文创。”首都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大三学生王佳婧,平时很喜欢文创,她比较看重文创产品的设计感,对艺术类的文创更感兴趣,“然后就是实用性,会喜欢一些日用品”。

数据显示,受访青年感兴趣的文创产品主要有艺术品(57.0%)、日用品(55.8%)、服饰(52.3%)。其他还有:美妆(42.8%)、文具(41.3%)、潮玩(35.2%)等。

融入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对受访青年更有吸引力

在北京工作的90后李玉婷(化名)说,自己生活中处处有文创产品的影子,书桌上摆着博物馆的灯饰、日历、香薰,床上放着文创玩偶,出门会佩戴有文创设计的口罩。李玉婷感觉,这几年文创越来越出圈,成为年轻人的新宠,“感觉前几年,是几家有名的博物馆做文创。现在很多博物馆、旅游景区,都会推出自己的文创产品,而且很多都很新奇,有创意”。

李玉婷表示,自己对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更感兴趣,“在使用这类文创产品时,会不禁想要多了解背后的故事”。李玉婷说,自己最近用了一些敦煌的文创产品后,特别想要去实地参观,“当我看着那些印有精美纹饰、飞天壁画的文创产品时,就特别期待可以一睹真容”。

什么样的文创产品对你更有吸引力?64.5%的受访青年认为是融入传统文化的,61.3%的受访青年认为是制作工艺精良的。其他还有:新潮有趣(51.1%)、实用性强(44.8%)、融入高科技元素(43.5%)和有地域特色(38.4%)等。

邓茜觉得,随着文创的发展,文化宣传的方式越来越年轻化,更为年轻人所接受,也让优秀文化被更多人所熟知,“像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系列文创作品,就非常有创意,会让大家有兴趣了解这件文物背后的故事、美学元素,提高大家对相关历史文化的了解”。

“有些博物馆的藏品,原本是比较严肃的,如果能在保持其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时下人们的审美进行创意设计,那么文创产品会收获更多人的喜爱。”李玉婷期待可以看到更多兼具文化性与创意性的文创产品。

邓茜期待,可以有更多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进一步带动文博事业发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更多人看到和了解。(中青报孙山)

三星堆:如何打造现象级IP

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召开在即,10月25日,“喜迎文旅会,全力拼经济”媒体看文旅活动的第一站就来到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中的文物

一直以来,三星堆都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层出不穷的周边、联名,各种刷屏级的视频、节目,斩获了巨大流量。与此同时,三星堆考古发现举世瞩目,现象级的火爆“出圈”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博物馆“打卡”。如今的三星堆,正逐渐成为“网红”文化IP......

三星堆IP大火文创与古蜀文明的碰撞

提起三星堆,你会想到什么?

或许是因为三星堆出土文物造型的独特,又或许是三星堆古蜀文明的神秘性,从2020年以来,三星堆遗址考古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果,三星堆就自带了热度,成为这两年大众讨论的热门话题。

三星堆博物馆中的文物

实际上,三星堆的IP孵化之路也来之不易。

我们都知道,三星堆的文物作为罕见的、集群展现的人类上古史奇珍,件件精美绝伦、气势雄浑、神秘怪诞,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代表了中国青铜时代艺术与科技的最高成就,是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具备开发世界级文化旅游及文化创意产品的丰厚资源。

但由于缺乏文字和史料记载,三星堆的IP在价值转化时又无法像秦文化的兵马俑、清文化的故宫等一样实现更大化。因此,三星堆迫切需要通过现代流行表达方式,进一步解读三星堆,推动三星堆文化更加广泛地传播,让三星堆的文化无处不在。

近年来,三星堆在通过“文化+”“旅游+”新型业态融合培育发展,打造并完善升级三星堆文化创意开发、制造销售、品牌营销核心产业链,建立“文创+文艺+全媒体”的传播链条,推动三星堆文化价值的传播与发展。

谈及主要做法,三星堆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三星堆主要从四个维度,多元化打造这个超级IP:

一是积极推出各类三星堆文艺文学作品。用现实的文艺文学来弥补“缺文少字”带来的文化传播性不足,这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现在年轻人最容易接受的网游、电影、动漫。

二是构建文创产品体系。三星堆独特神秘的古蜀文化和丰富的文物都为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三星堆博物馆不仅全新打造了“三星堆+生活美学”300平方米的沉浸式文创展示销售体验馆,还积极探索并设计开发三星堆元素文创产品700余个品类产品,类型覆盖青铜器复仿制品、服装首饰、书籍文具、办公礼品、生活用品等,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达3000余万元。

三是打造全媒体“网红”。首先是传统媒体,比如央视、纪录片、大面具上春晚等;其次是一些真人秀和创新节目,比如《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第三是自媒体,通过三星堆的两微一抖,用互联网思维做博物馆。通过打造全媒体“网红”,让三星堆文明得以广泛传播,让大众仿佛身临其境,切身体会到三星堆文明的博大精深。

四是立足品牌合作,打造全球重量级IP。目前,三星堆博物馆与众多国内外头部授权机构合作,开展授权联名合作,实现品牌的强强联合、互推共赢。接下来,三星堆文创将系统推进与各类品牌的合作,树立高端形象。以品牌合作为契机,借助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博物馆及藏品在企业及消费者中的认知度。”

立足“一体两翼”格局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高地

事实上,三星堆文创产业起步早,但发展较缓长期处于1.0时代,主要以原比例复制的工艺品为主;2.0时代是二次创作;3.0时代则是拥有自己的风格、调性。目前,三星堆文创正从2.0时代发现至3.0时代,即逐渐行成了一个定位,三星堆神秘、神奇又神圣,这是古蜀文明最突出的风格。

那么,三星堆未来有怎样的规划呢?

据了解,未来,三星堆将从小文创(即文创产品开发及授权)和大文创两方面着重入手,充分发挥三星堆IP的能动性。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概念图

“在小文创方面,从短期来看,在丰富的古蜀文化素材中,拓展产品形式边界及内容质量,丰富完善2.0产品体系。从长期发展来看,孵化好的子IP是一个优秀IP品牌价值的体现,也是三星堆文创3.0时代的必经之路。今后,加强知识产权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完善品牌授权体系,提升产品的质量,才是形成三星堆品牌壁垒关键。”三星堆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大文创方面,下一步三星堆将在‘一体两翼’的格局上,建设三星堆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示范区,构建三星堆古蜀文化为代表的优秀文化传习传承传播体系,推动三星堆古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据悉,所谓一体两翼格局,“一体”是指以三星堆博物馆为核心,计划投资新建第三馆,同时丰富三星堆博物馆产品体系,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两翼”是指遗址区中加强三星堆遗址的研究、发掘和保护,力争通过三年时间,达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产业园区实现三星堆IP价值转化,打造“旅游+文化+商业+服务+健康”产业模式,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遗产保护利用示范区与世界级的文化旅游高地。

三星堆是世界级的IP,也是当地文化旅游的“龙头”。我们期待,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成为中国文旅的一张名片,成为世界级的旅游圣地。(中国网 王昱霖 胡世龙)

流动博物馆成“流动”文化风景线

时下,流动博物馆方兴未艾,颇受欢迎。广东省流动博物馆新近公布了一组数字:近期,共推送16个实物展、20多个图片展,在全省近60家市、县、区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展出,而跨省合作也是近期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的一大亮点,受到关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发现,很多人印象中那些总是爱打“阵地战”、习惯于依托博物馆展厅呈现的展览,在新的受众口味和市场需求驱动下,正在更多地转变方式,越来越多地“流动”起来,以新的模式,深入到大街小巷、城乡之间,成为“流动”的文化风景线。

模式之一:“中央厨房”

这当中最典型、活动能力最强的模式,首先要算“流动博物馆”,它实际是一个具备强关联性的“广东省文博综合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分管流动博物馆的广东省博物馆党委专职副书记吴武林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这个平台以“创新、共建、共享、服务”为基本运行理念,尝试在广东省文旅厅的指导和统筹下,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中心,逐渐建立起一个具备可观的文物藏量、展览存量,模块化、系统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努力实现广东全省文博资源的双向交流和互动,大馆、小馆的藏品、展览可以实现互联互通。

目前广东的县级博物馆已经实现了流动博物馆全覆盖,令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精品展览可以很方便地经由相应的调整、改装后,“下沉”到基层,并加大丰富省博物馆“文化惠民”活动。“仅国庆期间,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就向15家博物馆提供了15个实物展,向43家博物馆提供了44个图片展”,吴武林言语中不无自豪,“‘双星耀中华——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的革命之路’在7个馆同时展出,包括1个实物展、6个图片展,辐射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风雨广九家国路——广九铁路111周年展’也在南沙文化会展览馆展出。”

从推送展览的情况来看,红色主题的展览尤受基层博物馆欢迎,比如“双星耀中华——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的革命之路”“隐秘而伟大——中央红色交通线历史展”“精神的力量——石湾陶塑革命题材作品展”“方寸忆峥嵘——红色金融货币展”等。为扩大活动影响范围,流动博物馆还积极破圈,不但将展览送到图书馆和美术馆等兄弟单位,还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展览,跨界合作。

跨省合作也是近期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的一大亮点。馆方与宋庆龄故居、李大钊故居、北京鲁迅博物馆、郭沫若纪念馆、茅盾故居、老舍纪念馆、徐悲鸿纪念馆、梅兰芳纪念馆、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等单位合作,推送了“追求与探索——文化名人的历史印记展览”,深受各地观众欢迎。

可以说,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尝试建设的是一种前后方联动的“中央厨房”模式。广东省流动博物馆日前还第一次向“全国各文博兄弟单位”发出邀约,征集面向全国的巡展项目,侧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科普教育等方面。

模式之二:升级版“大篷车”

除了“中央厨房”模式,目前更多的广东地区博物馆日常开展的流动式展览、活动也摆脱了早期的单一模式,向更加综合性的“轻骑兵”或者“大篷车”模式发展。

不久前,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西校区图书馆门前举办的一些展览吸引了许多师生。展览期间,广州农讲所纪念馆的讲解员还在学校开展培训:如何讲解、如何记忆理解讲解词、如何呈现精彩的讲解、讲解的仪态……

农讲所纪念馆宣教部主任柯楚彬告诉记者,近期有很多展览送至广东城市职业学院、南沙区启慧学校、海珠图书馆、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海珠区南华西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单位,受众近5万人次。

之前,广州艺术博物院联合高剑父纪念馆特别策划了“红遍新农村——广州艺术博物院藏红色暨农村题材美术作品乡村巡展”,为广州凤和村、港头村,英德连樟村的村民们带去艺术佳品,让广大村民能够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最近“大道初心——广州艺术博物院藏红色暨农村题材作品展”又在广州艺术博物院白云机场分院开展,让机场成为传播美的公共文化空间。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红色文化轻骑兵之追寻革命足迹”活动沿着广州起义参战部队改编的红四师的转战路线,途经花都、龙门、紫金、海丰、普宁等地,以丰富的文化活动形式,多维度、立体化地传播红色文化。活动内容包括“广州起义”主题图片展、舞台版《1927·红色广州》及话剧主题曲演唱、木偶剧《游曦》片段、“诵读红色经典”活动、微党课等,活动同时还配合了纪录片拍摄、图书出版等,深受群众欢迎。

模式之三:“大课程”

“根据学校的个性化需求,我们量身定做了不同的‘送课套餐’”,广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9月,伴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广州博物馆送课到校活动正式启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发现,这可算是一种综合性强、知识密度高、体验感十足的“大课程”模式。

在“园·说”研学课程中,馆方老师带领同学们创造性地将历史学与建筑学相结合,介绍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等造园艺术的差异与特点、布局的建造,让学生通过动手设计制作园林沙盘,锻炼规划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动手能力,为个人学习规划、人生规划提供思考。目前,“园·说”课程已送到广州市白云中学、广州市第七中学、广州市第二中学和广州市执信中学等。

“城标·城史”广州历史课程已同步送到广州市铁一中学白云校区,该课程共有13次课,每次课1.5小时,分为知识讲授和实践体验环节,讲述了广州2200多年的历史变迁和城市建设。根据馆方老师的研究方向,分别安排5位老师到校授课,每周三下午成为同学们十分期待的时间。学校老师表示,同学们很喜欢广州博物馆的课程,馆方老师们丰富的授课内容、活泼的语言风格和多样的互动体验让大家感受到博物馆教育的另一种魅力,更是读懂广州、爱上广州的重要途径。

如果是专题课需求,广州博物馆也能一一满足。馆方已经将策划的“园·说”“镇海楼营建”“越秀山炮台”研学课程进一步优化为专题课,满足学校想让同学们了解广州的教学目标。接下来,三个专题课还将在更多校区展开。(广州日报 卜松竹)

陕西再添重量级博物院!

近日,周原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正式获批,计划投资3.7亿元,打造新周原博物馆!

根据近期正式公布的《周原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陕西省拟建设周原博物院,宝鸡周原博物院和岐山县周原博物馆将合并为周原博物院,整体占地规模控制在200亩,工程建设建筑面积80500平方米。

中国印刷博物馆将建广陵分馆

记者昨天现场探访时看到,位于北护城河边的中国印刷博物馆广陵分馆建筑主体雏形展现。

中国印刷博物馆广陵分馆工程位于马太南路西侧、石狮子一巷北侧、弹簧厂宿舍区东侧、史可法东路南侧区域内。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工程不少楼房已经封顶。

据施工人员介绍,根据规划设计,GZ263地块暨中国印刷博物馆广陵分馆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4.65米-24米,共有9幢高楼,其中8号楼为博物馆,高5层。地下汽车库为两层。整个区域设计有机动车停车位426辆、非机动停车位670辆。目前施工人员正按计划有序施工,力争在2023年年底完成施工任务。

据了解,中国印刷博物馆广陵分馆建成后,将重点围绕“非遗表演、非遗展示、非遗传授”,建设雕版印刷活态展示线、历史溯源及实物展示馆、虚拟数字及声光电体验馆、演示互动区、大师工作区、博物馆酒店等板块,通过“能听、能看、能动、能感”的形式,让世界非遗雕版印刷技艺实现活态化、旅游化和数字化展示,进一步彰显“好地方”的运河文化魅力。(扬州网张孔生)

广陵首座渔文化博物馆对外开放

近日,广陵首座渔文化博物馆在李典镇沿江村建成对外开放。一座见证渔民世代捕鱼史的文化场所——渔文化博物馆,开始与市民“亲密接触”。在参观了渔文化博物馆后,沿江村老村民钱长阳感慨万千:“里面展出的渔网、叉钩,是我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饭碗’。”

渔网、叉钩,渔民戴的草帽,渔文化博物馆里的展品,真实反映了渔民上岸前捕鱼的场景。“我们家打了几辈子的渔,渔网、叉钩我们再熟悉不过了。”钱长阳回忆,捕鱼是很辛苦的活儿:“脸朝江面背朝天,起早贪黑不在话下。”

十年禁渔,只为年年有“鱼”。2019年底,响应国家长江十年禁渔的号召,钱长阳和其他村民一样,上交了渔具和捕捞证上岸。“村民们都有了社保,大家一边领着退休金,一边打着工。”钱长阳笑得合不拢嘴:“领着双份‘工资’,可别提多高兴了。”虽然上了岸,但渔民的生活依然与“渔”相关。“退休”后的钱长阳成了一名护渔员,利用多年的捕鱼经验,协助当地查处非法捕捞。

“我们这里的渔民,虽然不再捕鱼了,但很多人依然从事着与‘渔’相关的工作。”沿江村党总支书记王永来说,“我们打造渔文化博物馆,是想记录那一段历史,向市民们传播捕鱼的相关知识,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目前,村里的“渔家食堂”已经完工,正在招商准备接待第一批游客。

如今的沿江村,虽然村民早已不再以捕鱼为生,但家家户户的外墙上,画满了与捕鱼相关的墙绘。沿江村,也由此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村”。“村里收购了一批农房,准备打造成民宿,发展渔家餐饮、捕鱼表演等,让村民依然能够以‘老本行’过上富裕的生活。”王永来表示。(扬州网朱轩卿 董淑芳)

中国文字博物馆拟于近期开放

10月23日,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主体外立面、内部装修、景观建设等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预计近期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据悉,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占地面积约175.4亩,建筑面积683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文字文化演绎体验中心、文字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人防工程,将满足博物馆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教育培训等基础功能需求。展陈面积6800平方米,共有“字里乾坤”、“字书琼林”、“汉字民俗”、“书苑英华”四个专题。

汉字公园项目占地214亩,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将汉字文化的多维表达方式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形成“汉字之源”、“汉字之变”、“汉字之趣”、“汉字之美”、“汉字之韵”、“汉字力量”六个汉字文化展示园地,将成为安阳又一张城市文化名片。

(安阳日报麻翛然)

四川瓦屋山大熊猫国家公园博物馆即将开放

10月22日,四川洪雅,航拍即将开放的大熊猫瓦屋山博物馆。

坐落于四川洪雅瓦屋山下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瓦屋山博物馆即将向游客开放,这是四川省首家穿透式自然借景的熊猫博物馆,展馆运用裸眼3D等技术向游客科普大熊猫发展史、生活习性等知识,唤起人们对大熊猫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中新网刘忠俊)

三星堆博物馆建馆25周年

10月26日正值三星堆博物馆建馆25周年,三星堆博物馆举办系列活动以庆祝这一重要时间节点。

1992年8月三星堆博物馆奠基。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庆祝活动包括“塞外雄风——鄂尔多斯青铜器精品文物展”、“我与三星堆”社会征集活动、筹备出版《神往——三星堆文学作品集萃》、“全国博物馆特色文创月饼云上展”、畅想三星堆——“博略杯”创意策划挑战大赛等7项。

2022年3月,三星堆博物馆青铜馆重新开放。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据了解,三星堆博物馆从1987年开始筹建,1992年工程奠基,1997年10月26日建成开馆。如今,该博物馆已从当初遗址一角荒芜的河滩地,发展成包括青铜馆、综合馆、文创馆、修复馆的综合博物馆,新馆亦已在有条不紊建设之中,面向全世界展示古蜀文明风采。

作为长江文化发源地之一的三星堆,毫无疑问有着与生俱来的文学潜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建馆25周年到来之际,三星堆博物馆筹划编写了《神往——三星堆文学作品集萃》(以下简称《神往》)一书。

该书内容均是以三星堆为主题的文学作品,集现代诗、古体诗词、歌词、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于一册,内容不可谓不丰富。书中不乏已发表、并被公认为优秀,且在其他重点刊物上发表的作品。《神往》可读性强、文学性高,将神秘的古蜀国融入优美隽永的词句中,用多元化和多角度的方式展示了三星堆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工仪式。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三星堆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从1997年开馆至今,三星堆博物馆一路与时代同行,积极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三星堆文化。未来将继续深化研究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探索新时期博物馆的发展之路,推动三星堆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古文明学术研究高地。

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出版科研专著

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26日对外发布消息称透露,由该博物馆科研人员叶勇、彭光照、江山、郝宝鞘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博士合作编著,由著名恐龙专家董枝明教授作序的科研专著《四川盆地恐龙足迹》,日前由地质出版社正式出版。

据了解,该专著从区域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众多足迹化石点的野外调查和核实,对四川盆地60多年来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整理、总结和分析,特别对数十年来发表在不同类型和语种的专业期刊上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汇总和修订。

专著相关内容 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 供图

同时,书中采用了大量精美的照片和插图,因此不仅具有较大科研参考价值,适合地质古生物等专业人士使用,而且具有重要的科普教育价值,适合古生物爱好者阅读。

近年来,自贡恐龙博物馆积极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强科研创新,成绩斐然。2017年以来,先后成功申报立项和开展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3项、自然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科研课题1项、四川省文物局重点科研课题1项、自贡恐龙博物馆自主立项科研课题7项。此外,在GSA (美国地质学会通报)、 (白垩纪研究)和《地质学报》(英文版)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出版科研专著1部、馆藏精品图录1本,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博物馆的收藏和保护、陈列和展览、科普和宣传等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中新网 刘刚)

中国电影博物馆将举办国际电影展映

中国电影博物馆国际电影展映——希腊电影展将于10月29日启映,在为期9天的时间里,将为广大观众呈现《小大人》《工作的她》《房间里的客人》与《绿海》4部具有希腊电影独特的艺术气质的佳作,这些影片演绎了希腊电影对古典主义美学的诠释与继承。

云南省博物馆展览上新!

云南省博物馆新展来了!10月28日起,云南省博物馆将联合安徽博物院在云南省博物馆三楼举行“翰墨清雅纸诉经年——安徽文房四宝专题展”,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文房之美,领略古代文人的情思雅趣与生活态度,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纸、墨、笔、砚是我国传统的书写工具,被誉为“文房四宝”。它们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蕴含了中国人物尽其用的朴素情感,绽放着器物与心灵对话的智慧灵光,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

而为人们所熟知的宣纸、徽墨、宣笔、歙砚均产自安徽。千百年来,安徽“文房四宝”因着选料优良、工艺精湛、品类繁多、风格独特、内涵丰富等特征,为文人雅士珍爱,并逐渐演变为集实用与观赏于一体的艺术佳品,成为安徽地域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本次展览遴选安徽博物院藏“文房四宝”之精粹以及云南省博物馆馆藏宣笔、文房清供等展品110余件(套),分为“寿越千年——宣纸”“松烟不朽——徽墨”“治世之功——宣笔”“玉德恒久——歙砚”和“怡情雅趣——文房清供”五个部分,并将展出笔筒、墨床、砚滴、水盂等文房清供,以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呈现中国文房四宝的发展历程。(云南网)

偃师商城遗址取得多项考古新发现

完备的水资源利用系统,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偃师商城考古队)在偃师商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取得了多项重要新发现,为进一步了解偃师商城水资源利用状况、城址的整体布局等提供了更多实物依据,对夏商文化的深入研究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即将开展的偃师商城遗址环境整治项目和遗址公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

发掘水道遗存,探索水资源利用状况

据介绍,偃师商城遗址现存面积约205万平方米。自1983年发现以来,陆续发现了宫城、小城、大城等多重防御设施,并在宫城中发现10余座大型宫室建筑基址、祭祀遗存和池苑遗存。同时,在城内发现有多座手工业作坊、府库和仓储区等。勘察、发掘与研究结果表明,它是早商时期的一座重要的、具有都邑特征的城址。2021年,该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并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四五”期间150处大遗址保护工程名录。

“结合近年来对偃师商城水系的勘探和发掘资料可知,偃师商城构筑有完备的水资源利用系统和水利设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商城考古队领队陈国梁说,2020年开始,该队对偃师商城遗址的水系遗存开展持续的探索,先后发现了宫殿区东侧的排水系统和西城墙外的古河道。2021年春季,该队发现并确认了贯穿遗址东西的“一”字形水道和大城新西门;冬季,发掘了倒“几”字形水道的重要节点及小城东门。

今年以来,工作人员继续对偃师商城小城西部和大城西墙外进行勘探,同时对倒“几”字形水道的西端起点处及西部拐折处进行扩大发掘,均有重要收获。

“这里就是晚期水道的起点。”在偃师商城遗址西部发掘区,陈国梁说,工作人员在这里发现了晚期水道与古河道的交汇处,此处应是水道的引水端。引水渠整体为石构、沟槽状,石块之间以褐土粘接,大部分地段为明渠。

在古河道与水道交汇处以南,河道底部残留有较多散乱石块,石块大小不一,并不规整。“目前尚无法准确确定石块的具体用途,初步推测,其可能为堰水石坝倒塌后形成。”陈国梁说。

2021年秋季,在晚期水道的西北拐折处,工作人员发现该水道拐角为圆弧状,与此前发现的东部拐折处略有不同。为深入探究其成因,今年春季,工作人员进一步扩大发掘面积,确认了该水道包含早、晚两个阶段。其中,早段水道的拐角呈直角转弯,而呈圆弧状拐角的属晚段水道,是早段水道废弃后,人工改道而形成。“这些发现,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偃师商城的整体布局、水系遗存的沿革等,提供了关键证据。”陈国梁说。

最新考古发现证实Ⅲ号建筑基址群外围并无“围垣”

今年春季,工作人员还对偃师商城小城东门外的Ⅲ号基址群进行了局部发掘。陈国梁介绍,Ⅲ号基址群位于偃师商城植物园内,以往的研究者认为此处可能是偃师商城中的另一处府库。所谓府库是指国家(或地方政权)贮藏财物、兵甲的处所。

陈国梁介绍,本次勘探和发掘,工作人员探明了Ⅲ号基址群的保存状况及分布情况,结合以往资料可知,Ⅲ号基址群由5排共77座房址组成。它们大小基本相等,间距相同,排列整齐。20世纪80年代的勘探工作认为,该基址群四周存在着疑似“围垣”的墙体将其围护。然而,经过本次发掘工作证实,此前在Ⅲ号基址群发现的疑似“南墙”实际上是一条早期的沟状遗迹。该沟被偃师商城小城东墙和Ⅲ号基址群南侧的部分建筑基址叠压,所以它的形成年代应当早于小城的营造年代,与Ⅲ号基址群并无直接关系。该沟的具体性质、功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明。

“目前的发掘工作证实,Ⅲ号基址群并不存在所谓的‘围垣’。”陈国梁说,他们在Ⅲ号基址群的东、北、南三个方向进行发掘,皆未发现存在墙垣的迹象。这一最新结果也将对Ⅲ号基址群的形制、构造和属性的判定,起到相当程度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往的研究中,有部分研究者认为Ⅲ号基址群与城址西南部的Ⅱ号建筑基址群同属储备物资之用。倘若如此,那么偃师商城发现的储藏类设施数量众多,规模巨大,储量也将十分惊人。对于偃师商城这样一座规模不算最大的商代城址,如果存在着这么多的储藏场所,偃师商城的性质就需要重新进行慎重考量。“所以,发掘Ⅲ号基址群不仅对了解该基址群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判定偃师商城这座城址在早商时期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产生一定影响。”陈国梁说。

“我们将首次完整发掘Ⅲ号基址群中的一座建筑基址。”陈国梁说,通过完整发掘建筑基址,将可深入探讨其建造工艺、工序、房屋结构等问题,这也将有助于对该基址群的性质进行更深层次的科学研究。据悉,该队将进一步扩大对偃师商城水系遗存及水资源利用设施的发掘与研究,为深入认识偃师商城水资源利用状况和城市布局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光明日报 王胜昔)

云南河泊所遗址发掘负责人:滇池之下还有遗迹

司马迁的《史记》中,曾经记录过一个古滇国:它地处中国西南一隅,是从战国延续至汉代的区域性政权。虽然在《史记》中,有“汉武帝元封二年,滇王尝羌降于汉,汉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的记载,但长久以来史料缺乏,除了1956年出土的滇王金印之外,考古实证资料不多,因此“古滇国”一直很神秘。

2019年,考古人员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河泊所遗址中发现了一枚“滇国相印”封泥,表明汉武帝在古滇国设立了“滇相”,建立起一套行政管理体系。2022年9月底,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发布了河泊所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去年以来,河泊所遗址出土大量汉代封泥和简牍,表明西汉中央政府已对云南行使治权,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实证。

近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河泊所遗址发掘负责人、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蒋志龙,请他讲述了河泊所遗址最新考古成果的详细情况。

壹半个世纪之后再发掘河泊所遗址有新发现

河泊所遗址从发现到最新一次发掘,隔着整整半个世纪。

蒋志龙告诉记者,1958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同心圆纹红陶盘。彼时,在滇池盆地并没有发现更多类似证据,在墓葬中也没有发现此类同心圆盘,因此考古学家认为,这处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这种认识一直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

一直到2008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国外高校合作进行了滇池盆地史前聚落考古调查,期限为2年,后又延期1年。此次调查在滇池的东南、南岸和西岸发现了70多个滇文化和汉文化遗址。2014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了石寨山大遗址的考古工作。

“我们之前墓地的考古工作进行得比较多,但是石寨山大遗址的考古工作主要就是找聚落,找古代村落,是通过大范围的调查、大规模的勘探,结合局部考古发掘来进行工作的。”蒋志龙介绍,河泊所的重要成果基本上就是在石寨山大遗址考古开始后发现的,“在河泊所的第一个大突破是在2016年至2017年发现的,在西王庙这个地方发现了汉代的村落以及滇国时期的村落,还有商周时期的村落,时间跨度很大。”

2018年,在对河泊所村东编号为台地3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瓮棺和柱坑类遗迹以及其他遗迹现象。2019年初,在台地3西边一处汉代废弃河道的灰坑中,考古人员对清理的土样进行水洗,发现了包括“滇国相印”在内的几枚封泥,“滇国相印”封泥的发现,不仅再次证实了古滇国的真实存在,而且弥补了汉中央政府在设立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对古滇国进行有效行政管辖记载的缺失。

贰大量封泥接连出土填补史书巨大空白

对于“滇国相印”的发现,蒋志龙印象深刻:“当时队员告诉我说,发现了一枚‘滇国相印’封泥,我直觉这是一个填补历史空白的巨大发现。”

封泥,是一种官印按于泥上作为实物和木制牍函封检的凭证,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当时的公文都是写在木简或者竹简上,其中有一些公文属于“涉密文件”,写好之后装在一个盒子里,用线套好,用一团泥在关键部位敷好,送信者在封泥上盖上自己的印。此类邮件在阅读完之后一般都会被烧掉,在焚烧的过程中,木简被烧掉了,封泥反而被烧硬,保存了下来。

“司马迁的史记中没有提到过滇相的问题,但是从汉代建制来说,滇相是中央政府任命的管理这一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在蒋志龙看来,小小的一枚“滇国相印”封泥,其重要价值不亚于“滇王金印”,它是汉中央政府对古滇国及其周边地区有效行政、国家治权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见证。

“滇国相印”已经是很重大的发现了,蒋志龙没有想到,在2021年至2022年的考古发掘中,此类封泥竟然发现了500多枚。

“在针对河泊所遗址的最新发掘中,我们发现了500多枚封泥,除了益州太守的封泥外,还有益州郡所辖县的长官封泥。比如说‘滇池长印’。在汉代,大县置令,小县置长,说明当时滇池是益州郡下辖的一个小县,同时也可以说明滇池在汉代就有专人来进行管理。在公元前109年以后,就像是中原地区一样,纳入了中央王朝郡县制的管理之下了。”蒋志龙说。

蒋志龙介绍,目前已经发现了益州郡所辖24个县中18个县的官印封泥,“还有6个县的封泥不排除在未来会被发现。除了官印之外,还伴出了一些私印的封泥,我们猜测这些私印就是官员的名字。这些内容当年在《史记》《汉书》《后汉书》甚至是《华阳国志》中都未见记载,可以说这些发现填补了一个巨大的空白,让我们对于这段历史的认识更加全面。”

叁滇池之下还有遗迹西汉时期滇池比现在小

除了封泥之外,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大量的汉简。蒋志龙告诉记者,这些汉简大部分是官方文书,有很多细节,对于研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价值:“这些文书有法律方面的,比如说涉及官府判案;也有政务方面的,提及当地某个月的税收,就是当时官府的工作汇报,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实际上,在河泊所的发掘过程中,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考古工作者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说由于河泊所遗址的点位都距离滇池比较近,因此地下水水位很高,考古工作者们必须要先在发掘地点周边挖掘降水槽,将地下水的水位降低之后才能进行发掘。

不仅如此,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们还在滇池之内进行了勘察,发现在滇池水面之下还有一些遗迹和遗物:“现在滇池的水面海拔是1887米,但是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我们发现,滇池的水面之下还有一些遗迹和遗物。经过考察和研究,发现在西汉时期滇池盆地的陆地面积比现在要大,水面则比现在要低3米左右。”

对于河泊所遗址未来的研究和保护,蒋志龙认为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首要任务肯定是要把出土的简牍保护好、研究好。另外,根据这批材料,我们还可以研究汉代云南与蜀地、与中央的关系。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滇王金印的发现,是我们了解古滇国是否存在的一个契机,那么这次的发掘则是打开了一扇窗,为研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历史过程提供了更多材料。”(华西都市报 闫雯雯)

湖北:考古有重要新发现!

正在全力推进的沿江高铁(新建沪渝蓉高铁),是服务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其中湖北段涉及天门、荆门、宜昌三市22处地下文物点。为保护好沿线文物,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今年7月至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省内多家高校、文博单位组成20支考古队,紧张有序地开展“考古大会战”。

这是继三峡、南水北调工程、鄂州机场之后湖北省又一大型文保项目,计划发掘面积为15000平方米,已取得系列新收获。这些收获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对深化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马王堆汉墓新发现:出土丝织品中织有成句吉祥语

从湖南博物院获悉,湖南博物院专家近日研究发现,在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菱纹绮里有织入“安乐如意 长寿无极”的吉祥语句,是目前已出土丝织品中发现最早的成句文字,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今年4月,湖南博物院专家在首次对马王堆汉墓出土未整理的纺织品进行系统性清库的过程中,发现了菱纹绮里有织入的文字。此后,专家经过一系列研究比对发现,这些文字均来自马王堆三号墓西边厢竹笥里的褐色菱纹绮丝绵袍,衣面为菱纹绮,中间为薄薄的丝绵,里子为细绢。目前,在70多片残片中已找到80余个字,均为成竖排列的篆隶“安乐如意 长寿无极”字样。

1972年至1974年发掘的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一家三口的墓葬,共出土了三千多件工艺繁复的精美漆器以及织精绣美的丝织衣物等珍贵文物,是20世纪世界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其中,一号墓出土的“辛追夫人”遗体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保存时间最长的一具湿尸。

据介绍,马王堆三号墓主人是“辛追夫人”儿子利豨的墓葬,由于密封不严、渗水严重,发掘时不少文物保存得并不完好。其中,褐色菱纹绮丝绵袍是被折叠放在标注有“裞衣两笥”的竹箱子中,出土时已破碎成块,并和箱子中的其他纺织品粘连成堆。

“裞衣是给死者送葬的衣服,汉代人认为死是生的继续,在裞衣上发现吉祥语句不仅印证了汉代人对于生命永恒和追求长生的期望,表达了当时人们流行的祝语、愿望,也体现了汉代纺织工艺的高超。”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喻燕姣说,“绮”是指平纹地起斜纹花的提花织物,比锦更薄。此次发现的菱纹绮不仅纹样精美,而且每一个字样都是被织入菱形格纹中,由此可以推断在当时这一织造技术已十分成熟。

“古代丝织品的保存非常困难,目前仅在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中发现了同样文字的汉晋时期的织锦,但年代比马王堆汉墓要晚很多。褐色菱纹绮丝绵袍上的文字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织造技艺更复杂、更精美的丝织物上的文字。而且,此次发现的菱纹绮纹样属于新的纹样。”喻燕姣说。

专家在对褐色菱纹绮丝绵袍残片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发现,有的绮面是被反着缝入衣服中的。“比如‘如’和‘意’字样是反着出现的,这也许是因为墓主人去世和下葬时都较为仓促,裞衣又是给死者的衣物,因此缝制者‘忙中出错’。”喻燕姣说。

据悉,湖南博物院通过对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进行系统性清库,将仓库内未入账的所有文物有序编号,共清理出藏品21000余件。其中,纺织品库19000余件、漆木器库1700余件。(新华网张玉洁 孙毅)

山西发现北魏家族墓地 墓主人均为男性青壮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9日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侯马市发现距今1500多年的北魏家族墓地,这也是在晋南地区首次发现。

M1006出土的瓷碗。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为配合山西省侯马市冶炼厂新月小区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现称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虒祁遗址开展第九次发掘,考古人员共清理祭祀坑820余座,西汉、东汉、北魏、宋金各时期墓葬共37座。其中北魏墓4座,编号为M1006、M1007、M1008、M1024。

M1006出土的鸡首壶。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M1006共发现随葬器物11件,有瓷器、漆器、铁器等。棺内有成年男性人骨架一具,头向南,仰身直肢。M1008共发现随葬器物5件,有铜器、漆器、陶器、银器等。棺内有男性人骨架一具,年龄在25岁至30岁之间。

M1006墓室、葬具及部分器物随葬情况。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据此次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王金平介绍,本次发掘的北魏墓葬是晋南地区首次发现的北魏家族墓地,其墓葬形制独特,且保存完整,有较高的研究价值。M1007更是山西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北魏洛阳时代有明确纪年的墓葬,其以准确的纪年为墓群的断代提供了直接依据。

M1008墓门。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王金平介绍,经人骨鉴定,这4座北魏墓葬中的3座墓主人均为男性,死亡时均为青壮年。综合多种信息来看,整个墓地的下葬显得仓促而草率,结合M1007墓志、人骨鉴定等信息来看,墓主人的死亡和下葬所反映的诸多现象或与当时的政治事件有关。

M1008墓室顶部。图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M1006在墓葬形制、葬俗方面更多地保留了拓跋鲜卑民族文化传统,M1008的方形单室砖墓有典型的北魏洛阳时期风格,其远承魏晋,又华夷杂糅,既有民族传统,又兼收并蓄,其丰富的内涵及多样性反映出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糅合、碰撞的文化面貌。”王金平说。(中新网 胡健)

内蒙古金斯太遗址发掘再获进展 出土文化遗物1500余件

“发掘出土石制品、动物化石等各类文化遗物1500余件;在非原生堆积中筛选出包括磨制骨器、串珠装饰品等在内的众多文化遗物;采集了序列光释光样品和沉积物分析样品,用于后续实验室分析。”

21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对记者表示,2022年内蒙古金斯太遗址再次取得了考古新收获。

金斯太遗址是中国北方一处重要的早期人类洞穴遗址,保存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

孙金松认为,该次考古发掘,为东西方古人类迁移、技术扩散、文化交流等提供了更多考古实证,也对该遗址地层有了新认识。

该遗址2013年被纳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起,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蒙古博物院联合锡林郭勒盟博物馆和乌珠穆沁博物馆,开启了新一轮的发掘和研究工作。(中新网 李爱平)

黄甲山—石角山古城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

黄甲山—石角山古城遗址航拍影像

黄甲山—石角山古城遗址位于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车塘村石角山自然村,遗址西临邵源溪,东南距孟姜村土墩墓群约6公里。遗址发现于20世纪八十年代,202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金衢地区先秦遗存考古调查勘探”项目时对该遗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了系统性的调查勘探,明确其为一处商周时期的古城遗址,现存面积约20000平方米。

黄甲山—石角山古城遗址2022年发掘区

根据前期考古调查及勘探成果可知,遗址整体被破坏较严重,残存城墙顶部距地表深约0.4米,宽约5~8米,残高约1~1.5米,遗址内堆积厚度在0.7-1.7米之间,多为1米左右。202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角山古城遗址西侧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以期确定城址的年代和基本特点。截止到目前,已成功揭示出城外壕沟、护坡、城墙、城内堆积等结构,取得较大收获。

遗址出土部分鼎足

根据壕沟及城内堆积中出土遗物的特点,遗址年代大致在好川文化至西周时期,陶片破损程度较高,很难拼合,可辨器形有鱼鳍形鼎足、锥状鼎足、侧扁足;泥制陶豆、盆、三足盘;印纹硬陶罐、硬陶钵;原始瓷豆、盂等。印纹以席纹、叶脉纹、云雷纹为主,另有少量回子纹。出土小件标本300余件,以石器为主,有镞、矛、锛、斧、网坠等。

遗址出土部分陶片

黄甲山—石角山古城遗址是浙西地区所发现的第一座商周时期古城遗址,也是衢州地区继衢江孟姜村土墩墓群后又一次重要的考古发掘工作,该遗址的发掘将进一步丰富金衢地区先秦时期的物质文化资料,为研究这一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和文化进程提供重要材料,目前考古发掘工作仍在顺利开展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森)

苏东坡故居——桄榔庵遗址启动考古发掘

在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历近千年,苏东坡带头凿的一口水井,仍然水流汩汩,四季不竭,润泽着一方百姓。吃水不忘挖井人,后人将这口井命名为东坡井,所在村子改名为坡井村。东坡井向东南百余米处,是比这口井早诞生数月的桄榔庵——苏东坡得众人相助,在一片桄榔林里,筑起3间茅草屋,成为其谪居之所。

谪居儋州的3年时光里,苏东坡身处“陋室”,胸怀天下,寄情儋耳大地,吟诗、会友,治学不懈。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桄榔庵终成一片废墟。

今年9月,海南正式启动桄榔庵遗址考古勘探和发掘项目,为系统梳理研究苏东坡文化提供更多考古实证。

这场考古,也是桄榔庵首次揭开神秘面纱。

史上首次考古发掘

在一千五百平方米遗址范围内确定两百平方米重点发掘区

近千年后,桄榔庵遗址今安在?金秋十月,怀着好奇和期待,海南日报记者驱车来到了中和镇坡井村,在一条绿树掩映的村道旁,见到了闻名在外的桄榔庵遗址。

走近细看,遗址四周都是围墙,北侧和东侧有不少老宅,住着人家,鸡犬相闻,在西边多水田,满目青翠,而南边紧邻一条进出村的小路,遗址大门就在路旁。门口立着一块显示该遗址简介的木色展牌,还有一块刻着“儋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字体描红的石碑。

“一牌一碑,桄榔庵的简介都在上面了。”同行的儋州市博物馆负责人黄海兰在一旁介绍说。推开蓝色大门,遗址的真容映入眼帘。地上一片发掘区域格外醒目,整体呈倒“L”状,面积约200平方米。放眼望去,四周围墙多呈灰褐色,老旧斑驳,未发掘的地面上还长着不少茂盛的灌木,以及几棵高大的椰子树等乔木。

在黄海兰的手机中,存着遗址考古发掘前的照片。地上没有建筑物,杂草灌木丛生。1984年,桄榔庵遗址被列为儋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市文物管理机构和中和镇政府曾多次组织清理,但是草木疯长,遗址很快又重回草深不见人的景象。

桄榔庵的命运多舛。据儋州东坡书院管理处主任、桄榔庵遗址文物安全责任人王圣阳考证发现,1098年,苏东坡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建起3间简陋的茅草屋,将其命名为桄榔庵。时光变迁,桄榔庵原址上建筑曾多次坍塌,也多次重建、扩建。宋朝后,该地历元、明、清各时期,或作为苏公祠,或作为桄榔书院,沿用不断,终至毁弃。现存遗址范围约1500平方米。

今年9月,考古发掘工作队来到现场后,第一件事就是对遗址进行全面摸底——

从天上看,考古队通过无人机进行详细的测绘航拍,科学测定遗址的范围,查清周边环境及遗址内的状况。

从地上看,对场地进行清理,转运陈年垃圾,平整土地,进行地毯式大扫除,腾出考古工作面。

从地下看,考古队人手一把洛阳铲,每隔1.5米左右打下一个探洞,遇到有潜在考古价值的区域,还会加大探洞勘探的密度。此次桄榔庵遗址考古勘探,共打了1000多个探洞。

王圣阳说,经过一周的持续勘探分析后,考古队划定了重点考古发掘区。9月21日,桄榔庵遗址考古发掘正式启动,这也是该遗址首次系统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

一寸一寸接近真相

现场出土柱础、砖瓦、陶瓷器残片等二十余件文化遗存

桄榔庵遗址的“地下世界”都有啥?

未知的事物总是撩拨人的好奇心,这场探秘的考古之旅深深地吸引着考古队。

这是一支集合省内外考古专家的“考古特战队”。领队是何国俊博士,来自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资深考古专家。该研究所是海南省唯一具有考古领队团体资质的单位,何国俊和5位同事组成省级专业考古小分队。儋州市博物馆和东坡书院管理处派专人全程配合支持。考古队还特邀了资深的“考古陕军”,8位陕西籍的考古专业人员,全程参与桄榔庵遗址的勘探、发掘、测绘、记录等工作。整个考古队20余人。

“我们根据前期勘探情况,分别布设了3个独立的探方,一寸寸地发掘。”在桄榔庵遗址考古现场,陕西籍资深考古技工张占良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对每一个探方,考古队都会有序开展辨识、发掘、揭露、收集、记录等5个环节的工作。

在张占良的眼中,不同年代堆积形成的土层,颜色都有明显不同。从地面往下数,主要有文化堆积层、间歇层、生土层。从他多年参与现场考古的经历来看,桄榔庵遗址文化堆积层深度比较浅,文化堆积层是现场考古发掘的核心作业区域。

针对文化堆积层情况,考古队结合平剖面现状,根据土质土色区分不同年代的土层堆积情况,确定早晚关系。先挖晚的,后挖早的。现场收集好各种标本,及时、客观、全面做好记录。

考古发掘并不是越深越好,一般只向下发掘到生土层。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王育龙一直在现场忙着考古发掘,他拿着一把洛阳铲向海南日报记者比划道,此地生土层,距地面深度60厘米至70多厘米。这一层是未经扰动的天然土层,没有人类生活的遗迹,其特征是堆积的泥土结构比较紧密、干净、颗粒均匀。

经过半个多月的持续发掘,考古队发现有年代感的多处房屋遗迹,主要为墙基5条,均由杂乱不一的石块垒砌,石块间有残留白色石膏泥,墙基均不同程度遭破坏,其中一条南北向墙基中间有明显的排水槽。建筑构件有条石、柱础和大量残破的陶质砖、瓦、滴水等。

考古队还发现了一些陶器、瓷器残片。其中,陶器多为釉陶。瓷器有青花瓷、青瓷等,器形有碟、盘、盅等。另发现1件青铜钥匙、1块古代碑刻。考古专家初步判断,这些遗物的年代涉及明代中期、清代晚期和民国初期。

“目前,桄榔庵遗址田野发掘基本告一段落,现场出土了一些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文物标本。”桄榔庵遗址考古队专家寿佳琦介绍,经初步统计,出土文化遗存已有20余件。接下来,将做好发掘收尾工作,深入分析研究桄榔庵的历史情况。

古今对话再现历史

考古和文献呼应,深刻发掘苏东坡在琼历史文化内涵

离桄榔庵遗址两三公里的镇墟上,考古队专门找了一间房子,将发掘的文化遗存,分门别类进行登记,经过悉心处理,暂存在临时储物室中。

看着一排排时间的“标本”,何国俊有喜,亦有忧。喜的是,昔日“啥东西都看不到”的桄榔庵遗址,有了更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遗存,丰富充实了遗址的文化内涵;忧的是,经过近千年岁月的洗礼,桄榔庵早已坍塌,目前还没找到北宋时期的文化遗存,也没有找到和苏东坡居住生活留下的相关痕迹。

但是,在史料文献中,桄榔庵是个醒目的存在。

近千年前,在桄榔庵建成之际,苏东坡专门写下了自己的“陋室铭”——《桄榔庵铭》,还欣然挥毫诗作《新居》,其后更创作了多首和桄榔庵密切相关的作品。

在海南省苏学研究会副会长李盛华看来,即使是3间茅草屋,苏东坡也住得安然,胸怀天下,寄情儋耳,煮茶论古今,谈笑有乡贤,吟诗、会友,治学无穷境,为当时分外落后的琼岛兴盛教育文化不懈播种。在无数后来者的史料文献中,留下数不清的东坡在琼历史文化故事。

在儋州当地的史料记载以及多部学者研究专著中,均有关于东坡居儋的“陋室”桄榔庵的记载。这些,对于研究东坡文化,不可或缺。

此次考古发掘,到底能为系统梳理研究苏东坡文化带来什么?

“桄榔庵是苏东坡谪居海南的生活写照,也是研究苏东坡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对桄榔庵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将明确遗址的具体分布、格局和历年修缮扩建状况,为再现苏东坡当年生活、讲学、治学等场景提供科学依据。”儋州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副局长刘振忠说。

在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苏启雅看来,以此次考古为契机,明确遗址的建筑规模、布局、功能和年代,可为以后桄榔庵遗址复原提供科学的考古依据。该所将发挥专家的学术优势,深刻发掘苏东坡在琼的历史文化内涵。

对于桄榔庵,考古发掘后,是复建还是原址保护?儋州市在推进考古发掘的同时,正加紧对接上级文物保护机构等相关部门,集思广益、稳步论证,以期确定最佳的保护利用方案,弘扬东坡文化的魅力。

刘振忠透露,儋州将桄榔庵遗址保护利用纳入全市旅游发展规划,正在制定东坡国际文化旅游区规划,核心建设区以东坡居儋文化为灵魂,与中和古镇资源互为补充,着力打造以文化朝圣、研学旅居、修心禅养、人文感知为内涵,满足国际化人文旅游深度体验的高品质文化度假景区。

“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这是桄榔庵给东坡先生带来的感受。对于后人来说,这方“陋室”,似水流年,浸润着东坡足迹,为世人凭吊先贤,追寻东坡文化,提供了独特的“无穷境”。品读东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桄榔庵”。(海南日报 曹马志)

湖南耒阳禁山墓群新发现

记者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自今年3月启动的湖南耒阳禁山墓群考古发掘工作,共发掘东汉至唐代墓葬14座,其中东汉墓8座、晋墓2座、南朝墓2座、唐墓2座,出土陶器、瓷器、铜器等文物标本190余件(套)。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耒阳禁山考古队队长陈斌介绍,现场发掘的8座东汉墓均为砖室墓,根据土圹平面的形状,可以分为“中”字形、“凸”字形、梯形三种,墓葬基本由墓道、封门、甬道、墓室和排水沟组成。

在发掘中规模最大的墓葬2号墓后室西侧4.5米处,考古人员发现宽约0.9米、残长近15米、残深约0.1米的围沟,这是湘南地区首次在东汉墓外发现围沟。陈斌介绍:“围沟应是家族墓地的边界线,这说明当时家族墓地具有很强的领地性。”

8座东汉墓出土器物种类有陶器、铁器、铜器等,陶器有罐、盉、盆以及屋、灶、井、牲畜圈、仓囷等模型明器,铁器主要有刀和钩,铜器有鐎壶以及四乳四禽、瑞兽铜镜,另有少量琉璃或玛瑙耳珰。

此外,从晋墓中出土有青瓷器、铜器和铁器等,铜器为带铭文的龙纹镜,上面铭文为“位至三公”;南朝墓中则出土以青瓷器为主,铁器、铜器数量少,青瓷器有盘口壶、盏、碟等,铜器为四神规矩镜;唐朝墓中则出土了“开元通宝”铜钱。

考古专家发现,在本次发掘的墓葬中,东汉墓墓葬规格和墓砖普遍比六朝时期大,且随葬器物种类、数量也比六朝时期多,明显体现出汉代提倡厚葬,而两晋以后流行薄葬。

此次禁山墓群发掘墓葬年代跨度大,从东汉延续到唐代。墓葬规模虽小,但是出土遗物较丰富且年代比较明确,为探讨湘南乃至湘江流域不同时期的丧葬习俗、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人民网林洛頫)

仙居下汤考古工作站揭牌成立

10月19日下午,仙居下汤考古工作站揭牌成立。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等出席揭牌仪式。

下汤考古工作站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仙居县合作共建,是继1983年省考古所在余杭瓶窑设立第一个考古工作站后的第十三个省考古所工作站和基地,同时也是万年上山考古遗址第一个正式挂牌的考古工作站。主要负责仙居县下汤遗址及周边地区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出土文物的修复、保护、研究等工作。这对研究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分布、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及农业经济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下汤遗址与浙江省内其余20处遗址共同组成上山文化遗址群落。目前出土器物350余件,已清理灰坑200余座,并发现一处用红烧土铺设的广场,广场上清理出陶器坑(堆)20余座,推测为举行某种仪式活动的场所。(台州新闻)

来源 :文博圈

编辑 :杨丽彬 审核:方桄明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