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攻略 » 正文

骆宾王:传奇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下)

文/文牧心

公元676年,58岁的骆宾王出任武功主簿(隋唐以前,主薄很出风头,权力很大。隋唐之后,却只是无足轻重的小吏)。临近退休的年龄,老骆依然奋斗在基层,丝毫看不出有升职加薪的希望。不过令人庆幸的是,在此期间,骆宾王的文学威望达到了顶峰,他创作了大量诗文,尤其是那首“传遍京畿,以为绝唱”的七言长诗《帝京篇》,犹如一轮红日初升,照亮了整个大唐文坛。

皇居帝里崤函谷,

鹑野龙山侯甸服。

五纬连影集星躔,

八水分流横地轴。

秦塞重关一百二,

汉家离宫三十六。

桂殿嶔岑对玉楼,

椒房窈窕连金屋。

三条九陌丽城隈,

万户千门平旦开。

复道斜通鳷鹊观,

交衢直指凤凰台。

——节选自《帝京篇》

骆宾王后来又担任长安主簿,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反贪局、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人员,负责侦查、审办贪赃枉法的官吏。这个职位,简直就是为骆宾王量身打造的。老骆一身耿介,哪管大唐官场潜规则--你好我好大家好。只要你不好,我就弹劾你。哪怕你日月凌空,普照大地(武则天名武曌,取其日月当空之意),我老骆也要勇敢地发自己的光。

骆宾王没有把该弹劾的人弹劾掉,反而把自己弹进了监狱。他因多次上书讽刺,得罪武则天,最终被诬告“坐赃”而下狱。狱中的骆宾王心中甚是愤懑:像我这样一不曲意逢迎、二不溜须拍马,为了国家甚至不得不远走边塞,爱岗敬业的大唐公务员,竟然落得如此下场。于是他把这满腔的愤恨,注入千钧之笔,奋笔疾书,从白天写到黑夜,从春天写到秋天,力辩自己品行之清白, 蒙垢之无辜。

点缀悬珠之网,隐映落星之楼。

乍灭乍兴,或聚或散。

居无定所,习无常玩。

曳影周流,飘光凌乱。

泛艳乎池沼,徘徊乎林岸。

状火井之沈荧,似明珠之出汉。

——节选自《萤火赋》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整首诗以蝉自喻,托物寄情,为自己的不幸遭遇鸣冤叫屈。诗中骆宾王用“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表达了周围高压的政治气氛和自己的不得志,又用“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抒发了自己的清白无辜,但又难以诉说强烈的愤慨和不满。

好在骆宾王命不该绝,一年后,唐高宗立英王李哲为太子,大赦天下,骆宾王获释出狱。

公元681年,骆宾王受朝廷派遣赴燕齐一带考察,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途径易水时联想起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不由心生感慨,作出《于易水送人》一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从表面上来看只是一首送别诗,但是脱离了送别的主题,将咏史怀古与送别抒情巧妙地统一起来,成为一首具有创造性的佳作,标志着唐代五言绝句的成熟,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拓了道路。

后来李白、王昌龄、柳宗元、胡曾、苏轼、陆游等大诗人都有写易水之作,各具特色,都不足以掩盖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的光辉,由此可见这首诗真不愧为千古绝唱。

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出骆宾王已在心里悄悄拉开了反对武则天的序幕。

出差回来后不久,骆宾王又一次被贬,贬为临海丞(直接由中央官员降为副县级),赴任途中,他又感慨:

宝剑思存楚,金锤许报韩。

——节选自《咏怀》

“存楚”指的是春秋时期吴国攻打楚国,楚国大臣申包胥在秦国痛哭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君出兵救楚。“报韩”用的是张良刺秦王的典故。

申包胥、荆轲、张良,这些英雄人物短时间内大量地出现在他的诗作里,表明他的心里已经开始把武则天等一类人联想成“暴政”集团,自己要舍身为国,推翻“暴政”。

公元683年,李唐王朝发生了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将骆宾王的传奇人生推向了巅峰。这一年唐高宗驾崩了。此前一人之下的武则天,开始了真正独断朝纲的时代。

公元684年,武则天废黜唐中宗李显,立睿宗李旦为傀儡皇帝,逼杀废太子李贤,临朝称制。武则天果然是个铁娘子,两手抓,两手都很硬,一手打压李唐势力,一手提拔武氏子弟。

这年九月,武则天废中宗自立,自己穿上龙袍坐上龙椅,当起了皇帝,肆无忌惮地吃起了“唐果”。她这一举动惹恼了很多人,其中有一个就是徐敬业。

徐敬业是大唐开国功勋徐世勣(《隋唐演义》里的徐茂公)的孙子,他认为理应保卫李唐的江山,对武则天偷吃“唐果”很不满意,在扬州起兵造反。

徐敬业还真有两把刷子,一波操作猛如虎。

他先自称匡复大将军,然后找了一个长得很像李贤的人,对外宣称这就是太子李贤,打着匡扶李唐的旗号,号令天下。

自古两军间攻战杀伐,都讲究“师出有名”,连陈胜吴广这俩没读过书的白丁都知道喊出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徐敬业深谙其道,他觉得不但要有说法,还得光明正大、振聋发聩,让世人都看一看武则天恶毒的嘴脸。

这时他把目光投向了骆宾王,他知道老骆很能写,恰恰巧老骆又是嫉恶如仇的性情中人。

于是连夜向骆宾王伸出了橄榄枝:“老骆,万事俱备,只欠你的一篇檄文啦!”

一直对朝廷心怀不满的骆宾王一看机会来了,立马弃官而去,乔装打扮,单枪匹马,星夜兼程抵达扬州参加讨“武”大会,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骆宾王虽然没学过心理学,但是很懂杀人诛心的道理,他以笔为刀,深扒武则天的秘史,从低微的出身到混乱的私生活,从人性的灭绝,到谋权篡位的政治野心,引经据典,逐一谩骂,言辞无所不用其极,怎么狠怎么来,誓要搞垮武则天的人社。

《讨武曌檄》(《打倒反动派武则天》)一出,立马登上《扬州日报》的头版头条,其他各地各类官方周刊、江湖小报和自媒体纷纷转载,一时间疯传全国,反武浪潮已成鼎沸之势,短短几天,徐敬业就收割了十万雄兵和千万人心。

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讨武曌檄》

骆宾王站在城楼上,迎着江上吹来的寒风,看着斗志昂扬的士兵,遥望长安的方向,仿佛看到长安城门已被打开,长安人民正夹道欢迎他们到来。

积压在骆宾王心中多年的愤懑终于可以痛快淋漓地大声歌喊出来了,他清了清嗓子:“兄弟们等到胜利的那一天,我们一定要雄赳赳,气昂昂,唱着歌跳着舞进入长安。”

在军登城楼

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可惜未能进入长安,这首诗倒成了他一生中有史可证的绝笔!

《讨武曌檄》与王勃的《滕王阁序》并称骈文双壁。

现在我们常用的成语,如:人神共嫉、叱咤风云、天地不容、风云变色、言犹在耳等,就出自这篇檄文。

没想到这篇骂人的文章被后世称作“古今第一雄文”,骂人不可怕,就怕作者有文化。

骆宾王的文采好到连敌人都佩服的地步。据传檄文传到武则天手中,当她看到“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等句时,只是微微一笑,然而,当她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文字时,竟然忘了是在骂自己,惊问宰相:“这是谁写的?竟有如此才华,对仗工整,用典切实,笔力强健,气势恢弘,更要命的是把老娘的秘密窥探地一清二楚。”

宰相回答:“出自骆宾王之手。”

武则天长叹一声:“这样的人才为什么没有被我大唐所用?这是宰相的过失啊!”

宰相心里表示不服:你把这么牛叉的人关进大牢,又打又骂,人家能不跑吗?怎么能赖我呢?

武则天读完檄文之后又反复赞叹,说:“骆宾王的文章固然了不起,但徐敬业的武功却未必匹配得上。”

女皇不愧是女皇,看问题一针见血,一语成谶!

很遗憾,徐敬业很不敬业,没有好好的造反,去长安解救李唐。他居然南下金陵,这就让天下人看穿他假勤王,真叛乱的嘴脸。起兵不到三个月,就兵败被杀。

《资治通鉴》说他与徐敬业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他投江而死,《新唐书》说他“亡命,不知所之”,《唐才子传》说他晚年出家为僧。

对于这个结果,广大的吃瓜群众可不乐意。骆宾王可是年少成名的大才子,怎么能这么快就领盒饭呢?总得有个续集吧?

于是各种版本的续集纷纷上映,其中出家为僧一说一直稳居票房榜首,慰藉了一代又一代骆粉的心灵。

话说曾为武则天宰相的御用诗人宋之问,被贬还京时,路过浙江杭州。

一天,宋之问夜游灵隐寺,月明星稀,青山如黛,桂香扑鼻,不觉诗兴大发,脱口吟出:“鹫岭郁岩蛲,龙宫锁寂寥。”

习惯了写歌功颂德、拍马溜须应制诗的宋诗人,脑袋突然卡壳了,怎么也写不下去了。

他久久地在院子里徘徊,反复吟咏,抓耳挠腮,努力思索着下句。

寺中一位正在扫地的老僧不由笑道:“施主不早些安歇,何苦在此徘徊沉吟?”

宋之问只好如实相告。

老僧淡淡一笑:“何不试试‘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呀!真是好句。晚辈喝再多六个核桃也想不出来啊!”宋之问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宋之问回到住处,越想越觉得那老僧绝对是个世外高人。

于是,第二天,宋之问又来到了灵隐寺,想要找那老僧叙谈叙谈。然而,他寻遍了全寺,也没有发现那老僧的身影。

待寻问寺中僧人,方才得知那位老僧就是骆宾王,他已于一早离去了……

灵隐寺

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此诗在唐朝算不上优秀作品,但纵观全诗,就数老僧那两句最为精妙,堪称点睛之笔。

唐中宗李显是骆宾王的忠实铁粉,公元705年复位之后,对骆老师念念不忘。他专门下诏,到处寻找骆宾王的文章诗句,集结成书,并亲自作序,满是溢美之辞:“富有才情,兼深组织”“磊落瑰丽,灵活之至”。

后来在诗坛上鼎鼎大名的大诗人,也有很多推崇并模仿骆宾王,如张若虚、王维、高适、元稹、白居易……

骆宾王在四杰中的诗作最多,才华横溢,对荡涤六朝文学颓波,革新初唐浮靡诗风,开辟唐代文学的繁荣局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不管骆宾王身份多么复杂,人生遭遇多么扑朔迷离,骆宾王在我们心中依然是咏鹅的少年。

参考资料:

1.宋·计有功 《唐诗纪事》

2.元·辛文房《唐才子传》

3.骆祥发《骆宾王诗文故事》

文章图片:网络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