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乌镇戏剧节海报。
2022年乌镇戏剧节闭幕了。过去两个周末的乌镇看上去和往年一样,热闹、拥挤,所有的人群都显得热烈而亢奋。每场演出照旧满座,举办青赛的蚌湾剧场门口永远都是排队等待入场的观众。延续自去年的戏剧市集更是扩大了规模,美食加音乐加展览的活动现场,到处都是嗨翻的年轻人,他们或是围站在一起等着热气腾腾的食物出锅,或是坐在露营椅子上喝酒聊天,要不然就一起在深夜相聚,疯狂地蹦迪摇摆,抑或是加入一场夜深人静的子夜朗读会。
走进乌镇的景区,一切都梦幻得像另一个世界,这里比往年更像是一个乌托邦,远离世俗,远离烦恼,远离生存。戏剧节举办到中途,乌镇和整个江南一样,一夜入冬,一场初雪,镜头里,整个乌镇静水深流、白雪覆盖,如画似梦,更像是戏中的场景。
乌镇戏剧节逢乌镇初雪。
众所周知的原因,乌镇戏剧节今年还能否如期如常举办,成为很多人一直的担忧和疑问。但最后,乌镇在各种复杂的状况和局面中,依然实现了大家对它的期许。如果不是从往年桂花飘香的秋季换到了今年雨雪霏霏的冬日,戏剧节和古镇里的一切,看上去和往年并无太大不同。
一年一度长街宴的时候,三位发起人孟京辉、黄磊和赖声川按照惯例和参与者们一一敬酒,而每到一桌,孟京辉都忍不住感慨一声,今年真的太不容易了,然后灌下一杯酒。
今年,所有戏剧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几乎都绕不过一个“难”字。作为乌镇戏剧节主席和发起人的陈向宏坦言,今年乌镇戏剧节承受的压力是空前的,“我们提出的目标是‘不能因为疫情让本届戏剧节演出和观众失望,也不能因为戏剧节让疫情防控失守’”。但他最后说,“乌镇戏剧节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我们要办百年的乌镇戏剧节,无论疫情是否存在,内容和形式的迭代是永恒的主题。”
在今年的乌镇戏剧节,人们看到了坚持,也感受到了它的创新和迭代。
迭代中的乌镇戏剧节,更多元也更开放
“我们希望乌镇戏剧节传递坚定温暖的精神力量,展示我们战胜疫情、拥抱美好生活的勇气。”陈向宏说,因为疫情,这届戏剧节无论剧目演出和活动安排均有了新的变化。一个显著的特点,戏剧更融入了空间,也更融入了其他艺术形式和生活美学。
小镇对话排队。
戏剧节的戏票依然是两个月前一开票就早早售罄,但今年,如果“赤手空拳”来到乌镇,还是可以参与到很多不需要戏票的免费活动中,吃吃喝喝之外,加入这一文艺节庆的选择十分之多,甚至算得上眼花缭乱。
子夜朗读会
夜游神音乐现场。
除了每年都有的古镇嘉年华,在北栅丝厂和粮仓艺术空间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打破了戏剧的各种界限。六大主题特色鲜明的展览、白日梦朗读会和子夜朗读会、夜游神音乐现场、潮流美食市集……从清晨到午夜,这里大大小小的活动不断,可以实现各种人群对生活方式的想象。不仅让戏剧节的外延和参与性更为扩大,很多当地人也都加入到其中。戏剧市集门口,当地人开着车来到这里,停车的长队蜿蜒向前甚至都看不到尽头。
古镇嘉年华
古镇嘉年华的规模则进一步扩大。走在西栅景区的街头巷尾,人群簇拥狂欢随处可见。本届乌镇戏剧节,共有107个团队来到古镇嘉年华,上演两千余场街头演出,再次刷新数字。非物质文化遗产、肢体剧、木偶剧、舞蹈、相声、巡游、马戏、喜剧、戏曲、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开放式互动、传统表演技艺、当代前卫戏剧、多媒体科技影像……包罗万象的表演艺术形式散布在街角巷陌、桥头船边,戏剧节的氛围感十足。
虽然没有了国外剧目引进,但第九届乌镇戏剧节继续沿用环湖剧场的高清放映来实现与国际戏剧同行的遥望与对话。今年的7部放映由波兰戏剧大师康铎回顾展、来自柏林戏剧节、契诃夫戏剧节等国际戏剧节的作品组成,以死亡、爱与希望为话题,展望国际戏剧的魅力。
来自世界的好戏放映现场。
戏剧集市-灵魂YING像。
对话、工作坊和朗读会一直也都是乌镇戏剧节的重要组成,今年,虽然包括不少明星在内的很多戏剧人的出行难度增加,但乌镇的这些活动依然数量可观、浓度十足。
工作坊-王媛媛。
11场小镇对话聚焦了文学与剧本、文本创作、戏剧形态、导演风格等多个主题,讨论中国戏剧乃至世界戏剧的趋势,并拓展到跨界美学等领域。作家编剧刘恒、史航等,导演赖声川、孟京辉、牟森、王子川、赵梁、朱虹璇等,演员谢娜、陈明昊、黄湘丽等,摄影师杜可风等都受邀参与了对话。
小镇对话现场
“工作坊”则由赖声川、王媛媛、张武三位导师带领,从导演构作、肢体情绪、舞美设计等多个角度分享经验,引领戏剧爱好者走进专业殿堂。
跨界无处不在,细心的观众也许发现,今年戏剧节海报主视觉来自中国当代艺术界最知名的画家岳敏君。据介绍,未来,找来最重要的中国艺术家来参与海报创作,也许会是未来乌镇戏剧节的常态。
而在最受关注的特邀剧目板块,也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戏剧节的十天时间里,22台国内剧目共在乌镇完成了61场演出,这其中,除了《第七天》《大师和玛格丽特》等原创新剧在乌镇国内首演,舞蹈剧场的比重比往年更为增多,戏剧节的拓展和多元在各个层面都有其体现。
戏剧集市-潮流美食市集。
这一届戏剧节,有点难但又特别暖
“今年乌镇戏剧节人还多吗?”每一个来或者没来乌镇的参与者和观众,似乎都关心着今年乌镇戏剧节的人流。毕竟,要从全国各地来到乌镇,并进入景区参加戏剧节,实在不是一件像以往那样轻松和容易的事情。
而对于参演和参赛的剧组来说,能够顺利地全员抵达乌镇,更是一件要反复悬心和提前筹谋的事情。
但神奇的是,经历了各种突发状况和复杂局面之后,除了有一部剧目因故取消,乌镇戏剧节的所有剧组都如期抵达,所有剧目都如约上演,而且,每一场的观众席都“满坑满谷”。
乌镇戏剧节十天,经历了阴晴雨雪各种天气。但即使天气寒冷,观众的热情始终不减。周末的乌镇大街上,人流如织,烟火如常。吴妈馄饨店前依然还是排着长队,书生羊肉面永远都没有空座,蚌湾剧场的广场上,咖啡摊生意红火,观众打着伞有序排队等待候补入场,这样的场景,很难不让人心生感动。
HELLO乌镇潮流艺术展。
观众的热情投入和参与,是乌镇戏剧节不同于其他的一道风景。今年尤其如此,在投入之外,更多了一份坚持。
每年都会来参与乌镇戏剧节的编剧史航说,“今年确实有特别强烈的感受。我觉得每一个来这里的人,他本身确实都是一出戏。戏剧节不仅是由观众所组成的,也是观众所带来的。他们的奔波,他们所有的角逐和考验,以及他们最后的结果所组成的。”
史航一直担任戏剧节“青年竞赛”评委,“小镇对话”和“白日梦朗读会”主持人,他感慨:“今年戏剧节到了第9年,意味着最多的考验和最深切的理解。我们很高兴此刻在考验中得到理解,在理解中完成考验。”
青年竞演剪彩。
作为乌镇戏剧节总监制的黄磊总是这十天里最忙碌的一个人,既要处理安排各种工作细节,又要呼朋唤友搞接待,还要接受采访赚吆喝。但他对这一届乌镇戏剧节却有自己的理解:“说第九届难呢,也难不过我们第一届。因为我们在第一届的时候,都不知道会不会有人来,大家都不一定相信我们做的是一个戏剧节。我想我们走向勇敢的、自信的、光明的、让我们向往之地的时候,一定是要经过一片荆棘地的。每一年我们都在乌镇有好多次感动,我觉得今年的感动将是最难得。每一年在乌镇都会有好多的收获,今年的收获也会是最大的。回头看,它将会是我们乌镇戏剧节最有意义的一届。因为我们相信戏剧的力量、艺术的力量、相信我们内心的善意、宽容、美好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赖声川也表达了和黄磊一样的想法。“其实我们想的是,今年来的人少也没关系,我们希望在精神上能给大家非常大的能量非常大的温暖,这就是我们想做的事。而且也让社会看到,我们没有停下来。我们所有在做戏剧创作的人,我们一直在往前走。”
演员黄渤创作的《第N次冲突》演出现场。
每年乌镇戏剧节的青年竞赛单元都是极受关注的。今年, 18部作品、84位青年戏剧人从541部报名作品里获选入围,他们都早早提前一周抵达乌镇,完成了排练。经过三轮演出,最终《现代洞穴》获得小镇奖—特别关注奖。小镇奖—最佳戏剧奖由《月亮光光》《挺好》共同摘得。
黄磊说,“每年乌镇戏剧节的年轻人都自称自己是蚌湾青年,我觉得特别好,蚌湾就像是一个避风港,寓意着真挚的一只河蚌。希望大家在今年,在这个更需要热烈的气息的时候,拿出最大的热情和最大的能量关注他们。”
第一次在冬天举办的乌镇戏剧节,有点冷,有点难,但又特别暖。
乌镇4000多名工作人员的努力值得被记录。他们保障着来自全国400余位剧团演职人员,84位竞演青年,古镇嘉年华107个节目全体演员600余人,还有上百家媒体以及无数观众十天的生活、工作、运转和其他。太多的突发状况需要处理,来或者来不了,进或是进不来,是他们今年面对最多的问题。
戏剧节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位工作人员发出了自己的愿望:“希望明年只有一个终极问题:你票还有没有?”
12月4日晚的闭幕式上,四位发起人再一次站在剧场的舞台上,下面依旧是热情爆棚的观众们。在他们身后的大屏幕上写着大大的几个字:“2023年第十届乌镇戏剧节,到时候,一定办!”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