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分享 » 正文

托马斯·品钦神话

-本刊记者/王巧玲

托马斯·品钦的神话,不仅来自于他的作品,同样也来自于他本人。他的《万有引力之虹》曾在西方引起巨大争议,如今,又来挑战中国读者的智力

在中国,耳闻过《万有引力之虹》这本书的大有人在,而阅读过《万有引力之虹》的,则少之又少,因为它才刚刚首次出现中文全译本。1973年,美国作家托马斯·品钦发表了这部小说,轰动一时。时隔35年之久,这部以晦涩、艰深闻名的百科全书式的旷世小说,终于和中国读者见面,可谓是文学出版界的一件盛事。

虽然近年来,托马斯·品钦的《V.》、《葡萄园》等作品相继出了中译本,但是作为他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万有引力之虹》,却一直是一块不好啃的硬骨头,其一千来页的鸿篇巨著和涉及现代物理、火箭工程、高等数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历史、宗教、政治、地理、哲学、音乐、电影等诸多晦涩难懂的内容,常常让翻译者望而却步。翻译《万有引力之虹》向来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此书的德文版就是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耶利内克亲自操刀翻译。而此次译林出版社找到的翻译者张文宇则花费了整整三年时间翻译此书,期间还丢掉了博士学位,“个中艰辛只有自己知道”。

在此中文全译本出来之前,不懂外语的中国读者要想领略一下这本奇书,只能通过上世纪80年代由老翻译家袁可嘉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中去寻找片段。在这部作品选中由李国香翻译了其中短短十来页内容。而这实在是无法让人尽兴。

一部奇书

1973年,维京出版社出版了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轰动了美国文学界。书名“万有引力之虹”听起来像是一部物理科学著作,指的是火箭发射后形成的弧线。但在作者眼里,它却是死亡的象征,也是对现代世界的一种隐喻。小说的线索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V-2火箭展开。V-2火箭袭击伦敦,美国和英国情报机构都想弄到火箭的秘密。他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位美国军官发生性行为的地方,往往是火箭的落点。于是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并吸引和牵连了许多人。一位研究巴甫洛夫学说的军官甚至认为这个美国军官的头脑里有个支配生死的开关,决定利用他的感应能力,派他到敌后去刺探火箭秘密。小说又以不少篇幅描写了德国军官的性虐待和性变态行为,论述了科技和性欲总是结合在一起并向死亡发展的理论。

和许多后现代作品一样,小说基本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全书由许多零散插曲和作者似是而非的议论构成。在小说中,品钦继续探讨他向来热衷的“热寂说”,即宇宙中的热能散发完后会冷寂下来,整个世界将会冰冻。他认为人类社会中的一切活动也能用“热寂”法则来解释,各种狂热在热能消耗光之后也都会冷寂,趋向死亡。

在大学时进修过工程物理学的托马斯·品钦,在这部没有什么故事情节的小说中谈及了大量关于这门科学的理论,让人看起来犹如天书。或许是为了与工程学知识如此关系密切的内容相适应,《万有引力之虹》最初的草稿是用一种“整洁、小巧的笔迹写在工程用方格纸上”。此后,不少评论者把它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相提并论,认为它们一样“伟大”,一样“难懂”。

《万有引力之虹》面世后,即引来了诸多争论。当年普利策文学奖的三位评委都决定把奖项授予品钦,但是却被11位理事推翻了决定,他们裁定此书“无法卒读,浮夸,滥施笔墨,淫亵”。那年的普利策小说奖因此而空缺。而数月后,美国国家图书奖坚持表彰了《万有引力之虹》,没想到品钦却拒绝受奖,最终找他人代领了事。

西方文艺界有不少人称《万有引力之虹》是20世纪的佳作之一和当代文学的顶峰,说它“概括了时代的内在活动,曲折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现实”,但也有人认为该书只是一部“预告世界末日哼哼唧唧的启示录式小说,内容杂乱难懂,甚至无法卒读”。但不管怎样,《万有引力之虹》已成为20世纪最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更被奉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

有意思的是,自从出版以来,阅读《万有引力之虹》一直被证明是一项对智力的挑战。“你会发现自己变得聪明、深刻,但仍充满好奇心。这就是经典的价值。”而在译者张文宇眼中,《万有引力之虹》有着很深刻的哲学思想,信息量很大,并且极富张力,行文古雅优美。许多章节、片段可以让读者大呼过瘾。但他也承认,读者要读完整部小说,确实需要学养及耐力。

在《万有引力之虹》出版之后,托马斯·品钦几乎成为一个神话,引来无数人向他顶礼膜拜,更是影响了许多后人的创作。受他影响的作家名单可以列出一大串,而电影创作也是如此。《黑客帝国》主人公尼奥吞下红色药丸的情节,被认为是在向《万有引力之虹》致意。而另一部经典电影《猜火车》中,主人公潜入抽水马桶的著名片段,其灵感也出自《万有引力之虹》。

寻找品钦

托马斯·品钦的神话,不仅来自于他的作品,同样也来自于他本人——一位处心积虑把自己藏匿起来的“大隐士”。而他如何躲避媒体和世人追踪的故事,和他的作品一样具有传奇性。寻找托马斯·品钦,成为美国传媒界几十年来断断续续的,但从不放弃的一场追逐。

上世纪60年代,《纽约时报书评》中一篇对《V.》的评论,将品钦描述为一名住在墨西哥的隐士,从而引发了媒体对品钦长达40多年的穷追不舍。有意思的是,品钦越不想在公开场合露面,越不想让外界知道他是谁,世人对他的兴趣就越大。但不管媒体如何穷追猛打,品钦依然如故,誓把隐士做到底。

自从发表长篇处女作《V.》成名以来,品钦就从不曾公开过自己的照片,也不在任何公共场合露面。在1974年美国国家图书奖颁奖典礼上,因为品钦拒绝领奖,维京出版社只好安排喜剧演员欧文·科里为之领奖。许多到场来宾不知道科里是谁,也从没见过作家本人,他们误以为是品钦自己站在台上发表科里式的一连串漫谈、假装学者气质的空话。后来有报纸声称品钦实际上是另一位隐士作家J.D.塞林格,而品钦对这一说法的回应是:“不坏。继续努力。”

关于托马斯·品钦私人生活真实资料的第一次揭露,来自于他的大学校友西格尔载于《花花公子》的一篇传记文章。这位校友披露品钦对牙齿有着特殊的情结,他的牙齿曾遭受痛苦的全面改造手术;在康奈尔大学人们给他取了“雄猫”的绰号;他坚持望弥撒。西格尔回忆说品钦听过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康奈尔的几次讲演,但他几乎听不懂纳博科夫说了什么,因为后者操着一口浓重的俄国口音。西格尔还记述品钦常说“世界上的每个怪人都与我在某种程度上一致”。此话后来广为传播,深得人心。

品钦对名声和公开露面的排斥,使越来越多机敏的读者和批评家认识到品钦远离公众生活可能有其审美的和意识形态的动机。“他们创造孤独的人物角色并迷失于他们小说世界的方法。”品钦拒绝成为名人,与主流文化格格不入的态度,却让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传说越来越多。

1990年代早期,品钦与他的文学代理人梅勒尼·杰克逊——西奥多·罗斯福的一个曾孙女结婚,并于1991年生有一子。这暴露了品钦在纽约的行踪。1997年,在《梅森和迪克逊》出版前不久,一个CNN摄影队在曼哈顿拍到了有他在其中的短片。品钦对这一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感到愤怒,他打电话给CNN,要求不要在附近街道所拍的胶片中融入有关他的影像,“我已讲得很清楚,我不喜欢被拍照”。当被问及他喜欢隐遁的天性时,他说:“我相信‘隐士’一词是记者们发明的,它的意思是‘不愿与记者谈话’。”这位作家甚至也拒绝别人从后面拍下他的模糊背影。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总有人兴奋地声称见到了托马斯·品钦本人,好像见到了UFO,一时谣言四起。有人声称品钦是寄邮包炸弹者或者是1993年美国韦科事件中的大卫邪教徒。

除了小说和其他一些文字作品,品钦拒绝与外界交流,90年代,一些以蒂那斯基名义发表的书信集也被认为是品钦的手笔,然而品钦本人否认写了那些信。后来有“文学侦探”调查指出,那些信实际上是由一位垮掉派作家所写。

1998年,私人收藏家卡特·伯顿将品钦写给他的老代理人的120多篇信件捐赠给纽约的摩根图书馆。这是从1963年到1982年的信件,涵盖了作家最有创造力最多产的时期。摩根图书馆最初允许学者们阅览这些信件,但在品钦的要求下,伯顿家族和摩根图书馆同意密封这些信,直到品钦去世。

“9·11”事件之后,一篇虚构的品钦“访谈”,出现在日本版《花花公子》中,文章以《多数新闻只是宣传,本·拉登也许不存在》为题,据说是就“9·11”事件和本·拉登问题采访了品钦。这与品钦的一贯作风并不相符,真实性十分可疑,所以也从未被美国媒体转载过。

不可思议的是,2004年品钦居然出现在动画片《辛普森一家》里。那一集里,玛琦·辛普森成为了一名小说家。品钦则扮演自己,头上套着一个纸袋,并且在玛琦的书背面大做广告,以浓重的长岛口音说道:“这儿是你们要引用的:托马斯·品钦爱这本书,几乎就像喜爱照相机一样!”然后他开始向过往车辆吼叫:“嘿,在这儿,来给一位隐居作家拍照吧!只有今天一天,我们还将附送免费签名!等等!还有更多!”

而在另一集《辛普森一家》里,品钦的对白则是与他小说题目有关的双关语:“这些鸡翅真是美V.!我要把这个配方写进《万有引力之虹食谱》,放在油炸49马铃薯饼旁边(《拍卖第49号》)。”品钦的这一举动是对媒体这些年滥造其形象的一种反击,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黑色幽默的色彩。

尽管托马斯·品钦如此热衷于做一名喧嚣世界中的隐士,但他与塞林格不同。虽然他从不公开露面,千方百计地“真人不露相”,但却热衷于在媒体发表文章。除了小说,他发表了诸多散文、评论,还乐于为其他同行的书写序,所以他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2006年,英国作家、《赎罪》一书的作者伊恩·麦克尤恩被控剽窃,品钦则主动为其辩护,给《每日电讯报》寄去了一封打印的信。而他对爵士及摇滚乐的热爱,也使他经常为喜欢的乐队写评论。品钦与这个世界的交流,全在于他的文字。

而每一次托马斯·品钦推出新作,都必会引起欧美文坛的一阵轰动。2006年,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他的新作《抵抗白昼》面世,即成为热门新闻。而此次《万有引力之虹》中文全译本的首次出版,像是一件迟来的礼物,足以让国内的品钦迷们狂喜一阵,继而引发一次“品钦热”恐怕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