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分享 » 正文

香港的公厕臭不臭?可能你不知道的真相

“香港公厕”,指的是公共厕所,并不包括设立在商场及餐厅的厕所。香港公厕是香港市政公共建筑中数量最多的类型,小小的香港,竟有多达700多座独立的公厕。

香港公厕历史

香港的公共厕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清朝开埠初期。根据清廷外交官张德彝在其游记《航海述奇》中描述,早在1860年代,香港政府便已经推出法例,禁止人们在大街随地便溺。

香港重光后,政府当时对随地大小便罚款是250港元,但当时的公厕仍存在照明不足、污秽及治安差等问题,使人们却步,令随地大小便问题依旧。有鉴于此,政府开始加快增建及改善公厕。

但无奈当时的公共厕所不多,不少公众场所也都没有厕所。因此不少人在“人有三急”时,都会选躲到后巷等较隐蔽的地方就地解决,以致这些地方经常臭气冲天,香港人也称这些地方为“屙屎巷”。

19世纪末,估计英国人也顶不住了,为改善环境卫生,便开始在中环一带兴建公厕。当时公共厕所可不是什么能登大雅之堂的建筑,再加上为了节省地皮,英国人便把公厕建在地底。后人称之为“地底公厕”。

当时这些地底公厕以煤油灯照明,由于早期香港的下水道设施也不太行,因此需以人手清理,再加上当时的地底公厕建设时没考虑室内通风,这些公厕的臭气一度比“屙屎巷”还要厉害。

用户体验这么差自然没人愿意用,随地大小便的问题也就没怎么得到解决。

1940年代初,市政局为提升公厕水准,计划把当时的公厕改建成水厕。

战后初期的公厕使用水槽式设计,其中一个末端厕格设有冲厕水箱,会定时清洗粪槽,把粪便从另一端的厕孔冲走。

但问题又来了,由于冲厕不能由使用者控制,当使用者如厕后,粪便仍会停留在粪槽内,不能即时冲走。

因此有些使用者便索性在如厕前先在粪槽上铺上报纸,完事后把污物连报纸丢在粪槽中等候冲走,这样做会有机会造成淤塞。

除卫生外,水槽式厕所在清洁及节水方面也不及使用独立马桶的厕所好,因此这种厕所也随抽水马桶的普及而陆续被改建。

而时至今日,香港公厕已大为改进。

- 外貌讲究美观和有建筑艺术特色;

- 内部要有宽敞的空间;

- 采用较容易打理的材料;

- 用玻璃砖间隔,自然光与人造光并用,保持厕内光线充足;

- 加强通风设备,采用高楼底、对流窗及抽风系统等;

- 在各排厕格后面设置维修通道方便维修,内置供水管、排水管、隐蔽的厕所水箱、尿厕的自动冲厕水箱等;

- 提供更多和先进设施,如卫生巾箱、挂勾、干手机及不銹钢扶手等;

- 设置残疾人士厕所;

- 设地方供婴儿换尿布。

所有公厕都是24小时开放,每天由承办商清洗最少 2 次

而翻查食环署官方网站的“服务承诺”页面,里面详尽记录着署方承诺给市民的各种各样的服务,以及承诺达成的评估。其中关于公厕也有相应数据,放上来和大家分享。

厕所不仅是一个解决生理需要的地方,它也可以反映出一种“人文关怀”。臭气熏天也得维护得当、破破烂烂也得设施齐全,虽然技术上讲不影响使用,但从只顾“实用”上升到重视“体验”,是件了不起的事。来源:橙新闻()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