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倪伟)9月22日起,“御瓷新见——景德镇明代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瓷器对比展”在故宫博物院景仁宫展出,持续至12月20日。
明代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的落选品、废品、供余品(修复件或残片标本),与故宫收藏的传世品在展览中形成“对照记”。
展方尽量选取与遗址出土品在造型、花色、纹饰等方面相同或相似的故宫所藏瓷器,进行对比展示,使观众辨析明代御窑瓷器成品和落选品的差别。
故宫青花加矾红彩海水龙纹盘与景德镇修复品对比展示。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故宫、景德镇“孪生”瓷器对比展示
展览分为3个单元,景仁宫正殿展出第一单元,“红蓝相映——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瓷”;景仁宫后殿展出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分别为“五光十色——颜色釉瓷”和“色彩缤纷——各种彩瓷”,共展出文物和标本合计196件套。
展览中能看到一些故宫和景德镇两地的“孪生”但命运各异瓷器,如故宫永乐朝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正统朝青花云龙纹大盘、正统至天顺朝青花加矾红彩海水龙纹盘、正德朝青花八思巴文款龙穿缠枝莲纹碗等,分别与景德镇市珠山明代御窑遗址出土同类残件或修复品进行对比展示。
明代各朝御窑青花瓷均具有独特而鲜明的风格,如永乐、宣德朝青花瓷,造型优美,纹饰丰富,青花色泽浓艳;成化、弘治朝青花瓷,胎薄釉润,纹饰舒朗,青花色泽淡雅;嘉靖、隆庆、万历朝青花瓷,造型繁多,纹饰繁缛,青花发色浓重艳丽。
由于釉里红瓷器的烧成难度较大,致使明代釉里红瓷产量很低,发色纯正的产品更是罕见。
明嘉靖年间瓜皮绿釉瓷器和修复件。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展览第一单元展出的明代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的永乐朝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残)、永乐朝釉里红花卉纹笔盒(修复)、宣德朝青花卷草纹器座(修复)以及正统至天顺朝青花折枝牡丹纹如意头形枕(修复)、青花镂空钱纹大绣墩(修复)等,均为首次或修复后首次公开展出,为研究明代御窑青花和釉里红瓷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颜色釉瓷是明代景德镇御窑产品中的一大类,约有20个品种。展览第二单元展出御窑遗址出土的永乐朝甜白釉笔盒(残)、鲜红釉梨形瓜棱执壶(修复)和宣德朝鲜红釉方形执壶(修复)、祭蓝釉凸刻石榴树纹石榴形执壶(修复)等重要展品。
明代景德镇窑烧造的彩瓷主要包括五彩、斗彩、杂釉彩、素三彩瓷等。展览第三单元展出的正统至天顺朝青花加矾红彩海水龙纹梨形执壶(修复)、弘治朝白釉黄彩梵文碗(残)、正德朝黄地青花八思巴文款花卉纹碗(残)、嘉靖朝矾红地绿彩盘(残)等,虽残尤珍,也是首次展出或修复后首次公开展出的难得一见的品种。
明正统青花云龙纹大盘和残片。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可欣赏明代景德镇御窑烧造瓷器品种和标准器
自2015年以来,故宫与景德镇已联合举办过5个“明代御窑瓷器”对比展和一个考古新成果展。
景德镇是闻名于世的瓷都,明朝自洪武二年(1369年)开始,即在景德镇珠山设陶厂(清代更名“御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直至清代宣统朝。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配合基本建设工程,先后发现明代洪武至万历朝御窑瓷器落选品、废品和部分窑炉遗迹,获得数以吨计的御用瓷器落选后被打碎丢弃的残片和窑具标本,粘合复原出1400多件明代御窑瓷器,对深入研究明代御窑产品和生产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出土瓷器整理工作的进行,以及公安部门收缴御窑瓷器标本,又不断有重要遗物被发现,有的被粘合修复。此次展览将一些新发现且未曾展出的重要出土瓷器修复件和残片标本,配以故宫瓷器对比展示,向公众展示明代御窑瓷器生产取得的成就。
据悉,此次展览较全面地反映了明代御窑瓷器生产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供观众了解明代景德镇御窑烧造瓷器品种和欣赏标准器。展览不单独售票,凭故宫博物院门票进院后可免费参观。
新京报记者 倪伟 协作记者 李木易
编辑 白爽 校对 危卓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