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分享 » 正文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在仕途上何以三落三起?

三次拜相

第一次拜相, 960年正月元旦,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等人为赵匡胤谋划,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赵匡胤为维系旧官员之心,继续留用前朝范质、王溥、魏仁浦为相,直至964年,赵匡胤部署中枢与地方政权既定,时机成熟,罢黜范质、王溥、魏仁浦三相,任命赵普为相。

第二次拜相,981年,赵普伪造“金匮之盟”,声称赵匡胤之母杜太后临死前,命宋太祖传位于其弟赵匡义,由赵普起草誓书,藏之金匮,以此解决赵匡义继位的合法性问题,赵匡义很是感激,赵普遂得以复相。

第三次拜相, 986年春,宋太宗北伐,久未班师,赵普上《谏雍熙北伐》疏力谏收兵息战。988年二月,封为太保兼侍中,第三次出任宰相。

赵普何以两朝三次拜相,成为官场一棵常青树?

一、劳苦功高

首先,赵普在“陈桥兵变”中立功,协助赵匡胤登上帝位,为宋开国功臣。其后又参与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的谋划,史称“杯酒释兵权”,并提出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纲领,解决了长期以来的藩镇动乱问题,巩固中央集权。

二、改旗易主

赵普本是赵匡胤的臣子,后来赵匡义谋夺兄长皇位,赵普不但没有揭发和指责,而是见风使舵,伪造“金匮之盟”,声称赵匡义继位是履行杜太后遗命,帮助赵光义稳定皇位。虽然赵普这种行为在道德上是一大污点,但是在人事上却很有用,赵普所选择的只是一条有利于自己的道路而已,如果为旧主子殉葬,显然不合时宜,跟新主子对着干,肯定不会讨好,人性使然,他只有那么做,才会对自己最有利。

三、法家政策

赵普两度帮助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军权收归中央,另把地方上的财政权、行政权、司法权等统统收归中央管辖。改变权力结构中的独立性,使之必须依附君权而运转,中央设副相、枢密使与三司以分宰相之权,收相互牵掣之效。枢密使统领天下精兵,直属皇帝掌指挥,而禁军之侍卫马、步军都指挥和殿前都指挥负责训练与护卫。

总结:这些中央集权制是典型的法家做法,没有哪个皇帝不喜欢,当皇帝的都希望自己能一手遮天,大权在握,自己的统治地位永远矗立于不倒之地。

“半部《论语》治天下”释疑

世传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豪言,说赵普每次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回家闭门读书,第二天总能想出办法来。后来人们才知道他只看《论语》。

原 话记录在南宋李衡弟子龚昱《乐庵语录》:“太宗欲相赵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唯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太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太宗释然,卒相之。”

转换成现代汉语表述,大意是:宋太宗赵匡义想要赵普担任宰相,试探他说:“你是一个学究,为什么只读《论语》,我很疑惑,可以告诉我吗?”赵普说:“其实我没读什么书,但是读《论语》辅佐太祖定天下只用了一半,还有一半,可以辅佐你。”宋太宗明白了,于是任赵普为相。

原话和后世传言还是有差别,原 话的意思是:我读《论语》辅佐太祖定天下只用了一半,还有一半,可以辅佐你。后世传言意思是:半部《论语》就可以把天下治理太平——其实是割裂原 话,有断章取义之嫌,简言之,原话是各用半部,传言是仅用半部,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