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与仇卓行相识,是在十六年前一个朋友的婚宴上,既是朋友介绍,也是因为志趣相投,一见如故,遂成挚交,因此,对他的每一步经历我都非常熟悉,在对艺术孜孜追求的道路上,他能走到今天甚为不易。作为一个抡镢头砸坷垃的普通农民,并没有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放弃自己的追求。白驹过隙,世事沧桑,他在书海砚田里常年累月躬耕不辍,委实令人敬佩不已。
仇卓行,字一鸣,号远扬、虚静斋主人,道号人称垄上野夫。一九六五年出生于邹平魏桥镇仇家村一个书香门第,现为上海中华书法协会会员,滨州市农民书法协会会员,邹平县书法家协会会员。他的祖父仇兆悦,字梦岩,早年毕业于济南师范,曾任原齐东县教育局督学,有深厚的古文字修养,通周易、精于中医,犹擅书法;父亲仇方瑨,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十二期,为起义军官。良好的渊博家学,使其受益良多,加之他个性清明英华,敏悟力强,在高中时代就有诗文短作散见于县级刊物。时任邹平三中的校长对他的期望很高:“其人翰苑文才,其书隽永秀丽,秉内慧外,赋持重谦虚之性,聪明浑而不露,个性品行端方,当是前途无量。”临届高考的那年,仇卓行的母亲因患胃癌住院,家中一时债台高筑,处在贫困交加之中的他,只能无奈地谢绝了师生们的极力挽留而选择了辍学。由于仇卓行弟兄一人,母亲去世后,他便与老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年高体弱,家庭重担过早地落于他柔弱的双肩。身处逆境的他没有因此而消沉,在高中同学的善意劝说下,意欲报自考大学文学系,以圆大学之梦,经过仔细垂询,每年需花费二百元,那时的家境,他实在无力为之。此间,乡里几次登门让其担任民办教师或到文化站、派出所任职,由于种种原因都未应聘。
自辍学之后,仇卓行一直读书写作。一天,他无意中在家找到一本祖父留下的唐柳公权《玄秘塔》拓本。早先,仇家属大户的书香之家,家藏历代名典书画颇丰,各种线装书册以及名家字画等珍藏不计其数。据其祖母告之,文革期间,家存书籍及众多名人字画被付之一炬,母亲烧火做饭三天没用柴草,全都是以书代薪,大部分被毁,仅幸存留《玄秘塔》拓本一书。自此开始,他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不释手,朝夕临摹,临池志趣,秉笔思生。没有宣纸,他就拆了旧书和废报纸练书法,家中废旧书报用完,他便下乡收购报纸临摹,仅写的旧报纸就有几百公斤之多。道路的坎坷,生活的艰辛,使他更加坚定了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坚韧不拔、孜孜追求的意志,他将勤于临池,精研书艺融入日常生活中。那时家中尚未通电,不论酷暑或者严冬,他总是秉灯面月,悬腕拈管,有时临摹书帖过于投入,熬到半夜三更是经常的事情,他一直过着苦行僧般的清贫生活。在儿子出生三周年的那个寒冬里,他倾其所有买下一个煤炉,竟兴奋地挥笔写就《购炉有得》:“溪上行人桥为冰,时令已近严寒冬。凝结砚海池中墨,毛颖鬼毫无特迥。妻怨冻僵手中线,顽儿粉腮胜榴红。勒腰购炉新试火,陋室三更读书灯。”炎炎夏夜,为了消暑驱蚊,将双脚泡在冷水盆里,他在《癸酉仲夏夜读有感》一诗中这样写到:“悬梁锥刺效古人,挥汗临池读诗文。无乐蚊蝇争鸣奏,裹衣浸足以护身。常忘田间劳作苦,系日乏绳惜寸阴。偶有懒虫微合目,冷水击面长精神。”
仇卓行懂得,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是作者情感的诗的珍珠,闪烁着他们独特的思想光辉,通过欣赏与感悟,才能和他们的灵魂相互对接、相互交流,从而进入一个物我皆忘的美妙境界。也是为了养家糊口,刚刚二十多岁的仇卓行,即以柳公权笔意书写中堂及六条屏,骑自行车到邹平、周村等地的年集上出售。那丰姿秀态、别具神韵的书法作品,招徕了众多的城里人、内行人来欣赏购买,而那些捻髯自负的卖字老人们,纷纷前来向他打听:“呀!这些字下笔果敢,笔笔有来历,字字有法度。问一下年轻人,这些字可是你爷爷写的吗?”仇卓行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他们:“是我自己写的,还要向老人家学习呀!”“哎,年轻人,你写得一手好字,怎么能来和我们这些老头子抢饭碗呢?”当然这都是很多年以前的笑话了。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书法创作水平,他节衣缩食,每次到县城必跑到书店购买字帖和书法理论书籍回家潜心研究。繁重的农田劳作,农村的鸡零狗碎,难以阻挡他寄情诗文,潜心于剑的高雅情趣。数十年来,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淡泊明志,不求闻达,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以至于达到了物我皆忘的境界。他在书房里张贴着自己最为欣赏的联句即是“未能随俗惟求己,除却读书都让人。”通过研习大量的书法理论,方解书道气势神合之要。他深知书法艺术是一种表情达意的艺术,如果没有深厚的学养作基础,必缺乏书卷气息,艺术境界也自然不高,只能终为书匠而已。所以至今他仍以文底之博,诗才之厚被书道同仁所称道。
一九八九年,他曾报名参加了中国书法函授大学淄博分校的学习,到了固定的面授时间,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学习进度,即使家中的农活再忙,他也要披星戴月赶赴百里之外的淄博市,从没有因为天气变化,或者季节更迭的原因而耽误。为了使自己的书艺有更大程度的提高,他也曾骑自行车三赴邹平县城,去“天行健书画社”面见仰慕已久的郭连贻先生。他以《拜恩师郭连贻先生》一诗赢得了老先生青睐:“几回登临天行健,有缘三访始见师。二月早感春风暖,书艺擅名妇孺知。法宗庙堂尚晋韵,层台缓步大家姿。金石良言甘如贻,高谢风尘是恩师。”郭老先生对敦厚笃实,苦功累下的后生仇卓行欣赏有加,对他书法习作的优劣之处悉数加以指点,并为其“虚静斋”题字。他兴奋地当即写诗一首答谢郭老先生:“非师安得茅塞开,艺殿堂前几徘徊。今日欣得甘霖泽,润我心田乐开怀。”仇卓行现在说起郭老先生来,仍然对他书人合一的高尚境界钦佩不已、感念不已。记得他为答谢恩师郭老先生,还即兴素描恩师肖像一首:“凌云健笔气冲天,未逢机遇遁深山。而立翰墨始起步,雄才识量赛老泉。可怜身乏谐俗骨,闲来植柳柴扉前。修得一方清静地,漏月轩里乐陶然。”仇卓行认为,书法可以让自己寻找一块洁净的宿营地,安置自己的灵魂;可以让自己寻找一方清澈的天空,尽情放飞自己的梦想。由于受到郭老先生的指点,加上他积年勤勉,书艺大进,从不泥古人,向字架奇秀、章法严谨开始过渡,渐有独创性的作品引起了书法界的密切关注。
有位书法界的朋友说过,一个人的胸次不高,则人品不高;人品不高,则书品不高。要想在书法艺术上有所造诣,必须清心寡欲,省身克己,在书法艺术的追求上,永远不能满足自己,也永远不要苛求自己,因为书法艺术属于甘于淡泊和寂寞的人。由于种种原因,他极少参加那些收取参赛费的书法评比活动,也许,这就是制约他头上少了一些“光环”与“名衔”的主要原因吧!在这个物欲横流,红尘滚滚的浮躁年代里,仇卓行既有自己立身处世的态度,也有随遇而安的散淡,还有宁静致远的情怀,物质上虽然清淡一些,但他执着于书法艺术的追求自始至终没有任何的改变。综观仇卓行的学书轨迹,大约可分为初学和博采两个阶段,自唐楷入手,对柳、颜、欧、禇诸家楷书浸淫数载,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以后先习智永《千字文》,逐步向“二王”行草过渡,待行书基本功打牢,即遍习诸家,孙过庭《书谱》,颜真卿《争坐位》、《祭侄文稿》等无不精临。为丰富自己的笔墨情趣,于宋代名家行书无不临习,尤以苏、米用功最勤,后下探明清诸家及近代大家无不涉猎。为矫正习帖过程中易出现的靡弱、甜媚俗病,他又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临习汉碑和魏碑,以《张迁碑》、《乙瑛碑》和《张玄墓志》、《张猛龙碑》用功最勤,小楷则上溯魏晋,直追钟繇和王献之小楷,对钟氏《三表》及大令《十三行》心摹手追,从不间断。
书法创作之余,他对古典文学尤其对古典诗词兴趣特浓,古代诸多书论皆是文言文或以诗词形式记之,这无形之中对他的诗文创作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精研书法理论时偶有心得,便以诗记之,他在省内外的一些书法类刊物上发表过许多旧体诗词,例如他的“日日临帖如坐禅,挥毫万念俱释然,携钵遍访碑帖迹,化得前贤翰墨缘。”又如“博览万卷始神通,书法崇尚临摹功,欲酿醉人独家蜜,勤游碑帖万花丛。”再如“学书最忌求速成,永字八法谙于胸,善择碑帖细玩味,寒暑无间苦用功,精碑良帖化吾意,驰张书胆任纵横,修身宜读书万卷,成功秘诀是勤恒。”大凡搞艺术者多有自己的审美情趣,谈到这些,他说他理想中的行书作品,即是“无形玉线穿珠成,字字剔透复玲珑,清风摇曳修竹斜,欹正天然畅真情。”浅显地说,自己的作品要让外行人知其然,内行人知其所以然,概括起来说,是晋唐二王一路的中和美,刚柔相济,似武功超绝而又有哲士风度,潇洒飘逸,若修炼百年的深山道士,飘飘欲仙,而又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他讲究的是自己的作品要让人看着舒服,有一种流动美、欣赏美,他一直认为,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即是书写性情,让深厚的学养渗透到自己的作品之中,而不是支离破碎,线条单薄,故弄玄虚,骚首弄姿,以奇为怪,使人如读“天书”无法欣赏。几经锤炼,他书法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已经达到了字架廓厚沉稳,豪气侵人,骨感突出,从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进入魏桥创业集团参加工作以来,除供应尚在读大学的儿子以外,大部分工资收入都用在了书法艺术创作与交流上。书法是一门高雅艺术,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以至所用印章、印泥,无不价格昂贵,他所选购的精碑良帖及书法理论书籍更是价格不菲。所以,至今他的虚静斋中除了满架的书籍之外,别无他物,可谓家徒四壁。他常说,即为创业人当尽职尽责,所以数年来他利用工余时间创作,并在集团《魏桥创业报》上发表了大量诗词、楹联、书法作品,并以自己的实力被推选为魏桥创业集团书法协会会长。其作品多次在各类书展上获奖后,名声大振,许多外地的书法爱好者,纷纷前来拜求他的书法作品。他每每拈管临池,可谓出口连珠,笔酣墨饱,气贯神通的书法作品,成为人们争相收藏与欣赏的尤物。名气虽然大了,但他心态平和,儒雅洒脱,不做作,无傲气,街坊乡邻们找他写春联,他拿过纸来,略加审视,一幅“门盈绿水聚宝盆,堆金积玉幸福家”或者“丹桂有根独长书香门第,金钱无种单生勤俭人家”便一挥而就,字之大小,疏密得体,鲜活生动,意兴盎然。有年轻的同事思想动摇,不安心工作时,他又会用“莫怨命运航标倾,心旷宠辱自不惊,但待春潮滚滚动,跳过天门即成龙”相劝慰。
锋藏柔润浓墨中,志存淡泊宁静处,每逢欣赏到仇卓行的书法作品,我常为他饱蘸激情的作品而感动。一个书法创作者和文学创作者一样,只有火一样的激情,才能燃烧欣赏(阅读)者的心灵。修合无人见,奉心天自知,功夫不负苦节人,他的作品除了多次获奖外,还多次入选《岁月峥嵘》、《邹平书画集》、《邹平电视台台庆十周年书法作品集》等,另有部分文史资料类的作品公开发表,由此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当今书坛,即使名气较大的名家,能自撰诗文者也不多,尽管每次书法赛事的征稿启事都在最显著的位置,强调提倡自撰诗文,但多数人以抄袭古人的东西居多。他尤其满意和我县青年书家张延龙、张国华一同入选由山东书协主办的《纪念焦裕禄全国书法作品集》的那幅自创作品:心血映衬党旗红,造福万民建首功,淡泊名利超物外,一尘不染两袖清,泡桐精神今犹在,兰考碱地粮果丰,事业今成应无憾,池墨当酒慰焦公。八月剥枣,十月获稻,正值人生盛年的仇卓行,已经到了金色的收获季节。他那笔笔意到,平正峭劲的作品中,每个字的提、按、顿、撇、捺之间都浸透着人生的自信与坦荡,在令我们赏心悦目的同时,也让人为之深深陶醉于那种春风拂面的悠远意境里。在别人向他拜求的五百多幅书法作品里,无论宏篇巨制,还是尺幅小品,仇卓行都将自己的作品视作即将待嫁的女儿,雍容典雅,情思缱绻,云水无限,纤尘不染。
元代大画家王冕有首诗这样写到:“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同样喜欢梅花的仇卓行,也像一朵含苞欲放的梅花,淡雅清香,禅心月照。记得他曾这样说过:书法之美要义在于和谐。我相信其书法作品的开合有序,虚实得体,是形体上的和谐;气韵贯通,灵性飞扬,则是精神上的一种和谐,而外柔内刚,骨力雄健的书法艺术之美,应该是他书法艺术与健康人生在生命意义上的高度和谐吧!(全文共4846字)
文章对于书写对象的家世情况,生活细节,为人之品,为艺之道等等诸多方面有了细腻,细致的记述。但从记述的语言,就深透着情谊,也逐渐探究着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书法,是国粹。是一门精深高雅的艺术。书法,讲究的 ...
杜老师好眼力,还有几幅作品我没发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