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吉全:古昆仑的研究探讨
郭璞在《海内西经》云:“言海内者,明海外复有昆仑山。”郝懿行云:“海内昆仑即西次三经昆仑之丘也。禹贡昆仑亦当指此。海内东经云:‘昆仑山在西胡西。’盖别一昆仑也。又水经河水注引此经郭注云:‘此自别有小昆仑也。’疑今本脱此句。又荒外之山,以昆仑名者盖多焉。故水经禹本纪并言昆仑去嵩高五万里。水经注又言晋去昆仑七万里。又引十洲记‘昆仑山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万里’,似皆别指一山。然则郭云海外复有昆仑,岂不信哉。说文(八)云:‘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
一、苍梧与三天子鄣山
《山海经·大荒南经》:“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帝堯、帝嚳、帝舜葬于岳山”赤水最终流到这座山。在赤水的东岸,有个地方叫苍梧野,帝舜与叔均葬在那里。郭璞云:岳山「即狄山也。」珂案:狄山已見海外南經。
《山海经·海内南经》:“瓯居海中。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 三天子鄣山在闽西海北。一曰在海中。 桂林八树在番隅东。……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泛林方三百里,在东”。苍梧山,帝舜葬在这座山的南面,帝丹朱葬在这座山的北面。
郭璞云:“闽越即西瓯,今建安郡是也,亦在岐海中;音旻。”吴任臣云:“郭璞以建安为西瓯,非是。寰宇记:郁林废党州经善劳县乃古西瓯居,非闽也。”郝懿行云:“建安郡故秦闽中郡,见晋书地理志。汉书惠帝纪:‘二年,立闽越君摇为东海王。’颜师古注云:‘即今泉州是其地。’”珂案:此泉州即今福建省福州。三天子鄣,郭璞云:“今在新安歙县东,今谓之三王山,浙江出其边也。张氏土地记曰:东阳永康县南四里有石城山,上有小石城,云黄帝曾游此,即三天子都也。”郝懿行云:“海内东经云:‘三天子都在闽西北。’无海字,此经海字疑衍。‘桂林八树在贲禺东。’水经泿水注及文选游天台山赋注引此经并作贲禺。又引郭注云:‘八树成林,言其大也。贲禺音番隅。’今本脱郭音五字,又言讹为信也。然上林赋注及张衡四愁诗注及初学记八卷引此经仍作番禺,盖古有二本也。初学记引南越志云:‘番禺县有番禺二山,因以为名。’水经泿水注又云:‘县有番山,名番禺,谓番山之禺也。’”
《山海经·海内东经》:“浙江出三天子都,在其东。在闽西北,入海,余暨南。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一曰天子鄣。淮水出余山,余山在朝阳东,义乡西。入海,淮浦北。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内由东北角向南的国家地区、山丘河川依次如下。大燕国在海内的东北角。在流沙中的国家有埻端国、玺■国,都在昆仑山的东南面。另一种说法认为埻端国和玺■国是在海内建置的郡,不把它们称为郡县,是因为处在流沙中的缘故。在流沙以外的国家,有大夏国、竖沙国、居繇国、月支国。西方胡人的白玉山国在大夏国的东面,苍梧国在白玉山国的西南面,都在流沙的西面,昆仑山的东南面。昆仑山位于西方胡人所在地的西面。总的位置都在西北方。雷泽中有一位雷神,长着龙的身子人的头,他一鼓起肚子就响雷。雷泽在吴地的西面。都州在海里。一种说法认为都州叫做郁州。珂案:大荒東經云:“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郭璞注:“雷獸,即雷神也,人面龍身鼓其腹者;橛猶擊也。”即此雷神也。
我们发现:“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泛林方三百里”,距离赤水很远了,却仅仅作为“赤水之东”?而“三天子鄣山在闽西海北”,又言:“浙江出三天子都,在其东。在闽西北,入海,余暨南。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同样,昆仑也是多有苍梧山的泛林方三百里?
二、湖南、广西、广东三省交界的九嶷山
《山海经·海内经》:“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有山名三天子之都。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也就是说:在南海以内,有座衡山,又有座菌山,还有座桂山。还有座山叫做三天子都山。南方有一片山丘叫苍梧丘,还有一个深渊叫苍梧渊,在苍梧丘和苍梧渊的中间有座九嶷山,帝舜就葬埋在这里。九嶷山位于长沙零陵境内。郭璞云:“山今在零陵营道县南,其山九溪皆相似,故云‘九疑’;古者总名其地为苍梧也。”郝懿行云:“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已见海内南经。说文(九)云:‘九嶷山,舜所葬,在零陵营道。’楚词(离骚)史记(五帝本纪)并作九疑,初学记八卷及文选上林赋注引此经亦作九疑,琴赋注又作九嶷,盖古字通也。罗含湘中记云:‘衡山九疑皆有舜庙。’又云:‘衡山遥望如阵云,沿湘千里,九向九背,乃不复见。’”
《山海经·中次十二经》:“又东南一百十里,曰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柤梨橘櫾,其草多葌、蘪芜、芍药、芎藭。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是多怪神,状如人而载蛇。……又东南一百五十里,曰尧山,其阴多黄垩,其阳多黄金……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阳帝之山,多美铜……凡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尧山、阳帝之山皆冢也,其祠:皆肆瘗,祈用酒,”洞庭山,天帝的两个女儿住在这座山里,她俩常在长江水的深渊中游玩。从澧水和沅水吹来的清风,交会在幽清的湘水渊潭上,这里正是九条江水汇合的中间,她俩出入时都有旋风急雨相伴随。凡夫夫山、即公山、尧山、阳帝山,都是诸山的宗主,祭祀这几座山的山神:都要陈列牲畜、玉器而后埋入地下,祈神用美酒献祭。
《山海经·海内北经》:“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昆仑虚南所,有泛林方三百里。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冰夷人面,乘两龙。一曰忠极之渊。阳污之山,河山其中,凌门之山,河出其中。”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自有两座台,每座台都是四方形,在昆仑山的东北面。昆仑山南面的地方,有一片方圆三百里的泛林。从极渊有三百仞深,只有冰夷神常常住在这里。冰夷神长着人的面孔,乘着两条龙。另一种说法认为从极渊叫做忠极渊。阳污山,河的一条支流从这座山发源;凌门山,河的另一条支流从这座山发源。郭璞云:此“昆仑东北”帝尧、帝喾、帝丹朱、帝舜之台,实海外北经(亦见大荒北经)所记“昆仑之北”“众帝之台”,乃禹杀相柳(大荒北经作相繇)所筑台以厌妖邪者也,尧、喾、丹朱、舜等即所谓“众帝”,注中引“一本云”是也。
“昆仑虚南所,有泛林方三百里”。毕沅云:“淮南子墬形训有樊桐,云在昆仑阊阖之中。广雅云:‘昆仑虚有板桐。’水经注(河水)云:‘昆仑之山,下曰樊桐,一名板桐。’案:泛、樊、板声相近,林、桐字相似,当即一也。”珂案:毕说近是。则所谓樊桐或板桐之山,盖亦以“林木泛滥布衍”(海外南经郭璞注)而得名,其义则泛林也。“舜妻登比氏1生宵明、烛光2,处河大泽3,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4。一曰登北氏”。珂案:尸子(孙星衍辑本)卷下云:“(尧)妻之(舜)以媓,媵之以娥。”此二妃皆尧女,所谓娥皇、女英(见列女传有虞二妃)者是也。礼记檀弓上云:“舜葬苍梧,盖三妃未之从也。”郑玄注:“舜有三妃。”则除上所说二妃而外,另一盖即此登比氏也。罗泌路史(后纪十一)亦以三妃为娥肓(娥皇)、女莹(女英)、癸比(登比),是也。淮南子墬形篇云:“宵明烛光在河洲,所照方千里。”说本此。而百字作千,或所见本异也。中次十二经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此“帝之二女”,乃尧之二女即娥皇、女英也。楚辞九歌湘夫人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即咏其事也。然其情景乃与“处河大泽”之舜二女宵明、烛光相类,或均同一传说之分化与?罗泌路史(后纪十一)因云:“宵明烛光,处河大泽,灵照百里,是为湘之神。”以之混同于湘水尧二女神话中,正无足异。
从“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泛林方三百里”,我们可以分析:《山海经。海内北经》:“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昆仑虚南所,有泛林方三百里。从极之渊深三百仞”,在昆仑山的东北面。昆仑山南面的地方,有一片方圆三百里的泛林。从极渊有三百仞深,与苍梧山一样极为相似。
再看《山海经。海外南经》:“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一曰在歧舌东,为虚四方。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其范林方三百里。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说明了昆仑山在它的东面,山基呈四方形。另一种说法认为昆仑山在反舌国的东面,山基向四方延伸。羿与凿齿在寿华的荒野交战厮杀,羿射死了凿齿。地方就在昆仑山的东面。在那次交战中羿手拿弓箭,凿齿手拿盾牌。另一种说法认为凿齿拿着戈。狄山,唐尧死后葬在这座山的南面,帝喾死后葬在这座山的北面。有一片方圆三百里大小的范林。南方的祝融神,长着野兽的身子人的面孔,乘着两条龙。郭璞云:“虚,山下基也。”毕沅云:“此东海方丈山也。尔雅(释地)云:‘三成为昆仑丘。’是‘昆仑’者,高山皆得名之。此在东南方,当即方丈山也。水经注(河水)云:‘东海方丈,亦有昆仑之称。’又案旧本虚作墟,非。”珂案:昆仑旧本亦作昆仑,盖从俗书也。
祝融,郭璞云:“火神也。”珂案:吕氏春秋孟夏篇云:“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淮南子时则篇云:“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炎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则祝融者,南方天帝炎帝之佐也。传为炎帝苗裔之祝融,复可归于黄帝。关于祝融之神话,见于海内经者,有“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见于墨子非攻下者,有“(成汤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于夏之城闲,西北之隅。”见于尚书大传及太公金匮等书者,有祝融等七神雪天远来,助周灭殷事;见于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者,有共工与祝融战,不胜而怒触不周山事,等等。祝融在古神话传说中,位亦显矣。
可见,《山海经。海外南经》:“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这里的昆仑虚,其实就是九嶷山,苍梧山、古昆仑。
远古时代,昆仑山上有一座光明宫,光明宫里住着一位火神,名叫祝融。他住在衡山,死后又葬在衡山。为了纪念他对人们的重大贡献,将衡山的最高峰命名祝融峰。这是把衡山作为古昆仑的一个称呼之一。
九嶷山,九峰耸立,舜源峰居中,娥皇、女英、桂林、杞林、石域、石楼、朱明、潇韶八峰,拔地而起,如众星拱月,簇拥着舜源峰。由于道教的昆仑神山信仰发源于楚地,与《楚辞》中的昆仑相呼应,最早以苍梧为神山,是古“昆仑”,又称“昆吾”即与“苍梧”、“苍龙”音义同转。因而隋唐道教108处的洞天福地,皆以楚地为中心分布,皆是修仙盛极之地。所谓昆仑山又有海中昆仑神山。传说中,有龙神护卫的昆仑,除南、北昆仑之外,又有水域昆仑神山,《括地志》记“昆仑在溺水中,非乘龙不得上”。这也就形成了道教幻想中的海中仙境。《水经注·河水》说“东海方丈,亦有昆仑之称”。《衡湘嵇古》卷二记“成汤十八年,奉汤侯即天子位,作阳馆于衡山之阳”,阳馆即厉山国王宫中祀天的明堂;同时该书又记“武王二十年,作明堂于衡山之阳,明堂长240丈,为三成,一成为敦丘,二成为陶丘,三成为昆仑丘……祀南方赤帝”。《集韵》“昆仑,天形”;清代毕源注《山海经》“昆仑者,高山都得名之”。这是以龙祭日于高山得名,《海外北经》记有“钟山之神曰烛阴,视为昼,冥为夜,吹为冬,呼为夏,身长千里……居钟山下”,这烛阴即烛龙,钟山何处?《淮南子》云“钟山,昆仑也”;吕思勉、童书业《上古史辨》(七册)考“烛阴”之“钟山,作苍梧之崇山”。九嶷苍梧山也是众帝祭天的神山,“有众帝之台,帝尧台,帝丹朱台,帝舜台”(《海内南经》),即“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又有“帝药八斋”,“有巫山,十巫从此升降”,有“昆仑稻,百谷自生,冬夏播种,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的热带景观(《海内经》)。这就难怪《楚辞》记载的昆仑—苍梧—钟山连为一体了,《楚辞》中多记有“乘龙”而上的昆仑,庄忌《哀时命》“愿至昆仑之悬圃兮,采钟山之玉英”;屈原《离骚》云“朝发韧于苍梧兮,夕余至于悬圃”,“朝吾将济亍白水兮,登阆风而羁马”。这苍梧之“钟山、阆风、悬圃”,就是登昆仑为神祀天的圣地。从这些记载判断,古昆仑就是今日湖南九嶷山。
三、岷山山脉北部的昆仑山
《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丕鸟】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山+鹞去鸟】崖。……北望诸【囟+此】,槐鬼离仑居之,……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磬。其下多积蛇”。这里是指当今的昆仑山?海外北经云:“钟山之神,名曰烛阴(烛龙),其为物人面蛇身。”正与鼓之状合,是知鼓即钟山山神烛阴(烛龙)之子耳,参见海经新释卷三“钟山之神烛阴”节注1。又郭注“其类皆见归藏启筮”者,谓诸山水神之子之状皆见归藏启筮也。所举丽山之子之状,即其一例。又文选鹦鹉赋注引归藏启筮云:“金水之子,其名曰羽蒙,是生百鸟。”亦其一例。
《海内西经》:“貊国在汉水东北。地近于燕,灭之。孟鸟在貊国东北。其鸟文赤、黄、青,东乡。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赤水从昆仑山的东南角发源,然后流到昆仑山的东北方,又转向西南流而注到南海厌火国的东边。黄河水从昆仑山的东北角发源,然后流到昆仑山的北面,再折向西南流入渤海,又流出海外,就此向西而后往北流,一直流入大禹所疏导过的积石山。洋水、黑水从昆仑山的西北角发源,然后折向东方,朝东流去,再折向东北方,又朝南流入大海,直到羽民国的南面。弱水、青水从昆仑山的西南角发源,然后折向东方,朝北流去,再折向西南方,又流经毕方鸟所在地的东面。昆仑山的南面有一个深三百仞的渊潭。开明神兽的身子大小像老虎却长着九个脑袋,九个脑袋都是人一样的面孔,朝东立在昆仑山顶。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这样,就圈定在二十二座大山,都在陇蜀区域,特别是“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其方位均在河水、漾水、黑水之间,而河水、漾水、黑水又在“下都”周围。下都的方位在河水、漾水、黑水之间,而河水、漾水、黑水又围绕在下都的周围,三水又在岷山、西倾山、嶓冢山、陇蜀区域内。圈定了“昆仑之丘、轩辕之丘、昆仑之虚”的方位在松潘高原、岷山、西倾山的交汇处。即松潘高原、岷山山脉北部即今甘肃省的南部、四川省的北部两省交界处。昆仑,即昆仑山,又称昆仑虚、昆仑丘或玉山。
祁连主峰一带为古昆仑山,古《括地志》说,“昆仑在肃州酒泉县南八十里”。颜师古注释《后汉书·明帝纪》文中的“昆仑塞”说:“昆仑,山名,因以为塞。(昆仑山)在今肃州酒泉县西南,山有昆仑之体,故名之。”《晋书·张轨传》载:“永和元年,以世子重华为五官中郎将、凉州刺史。酒泉太守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体也。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山。此山有石室玉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宜立西王母祠,以裨朝廷无疆之福。’骏从之。”
四、人类起源从南方苍梧之野洞庭湖一带
从《山海经》的排序,基本延续南→西→北→东的排序,是与人类的迁徙相一致的。有巢氏出生在九嶷山以南的苍梧,曾经游过仙山,得仙人指点,受鸟筑巢的启发,发明了“巢居”。人们感激这位发明巢居的人,便推选他为当地的部落酋长,尊称他为有巢氏。有巢氏时期,董姓部落有一部分逐渐向江西、湖北、浙江、江苏、山东、山西一带转移。在神农氏时期兴盛的大部落之中,开始走向农耕的农业,属于古老的董姓部落,之后,以湖北重山,就是烈山为中心突起的农业发展壮大。
燧人氏之后,董姓部落的祝融部落联盟又有一部分,从湖南沿着岭南五岭到九嶷山不远的广西甄皮岩、贵州、云南、从事打猎生活。形成了董姓部落的两大分支走向。两大部落都是属于承担火种的管理,以火而聚居的董姓部落部落。伏羲女娲政权,一部分进入迁移到在今四川省的广元、巴中一带,北移,后来定居今宝鸡市岐山县一带,因境内有太白山,古称其地为太白(与今太白县无关),成为祝融,在伏羲女娲氏政权时期,祝融氏前后共历四任帝,祝融实际为老董(后称呼为耆童,老童);炎帝魁隗氏政权时期,又因魁隗前往南方的赤水氏部落(今贵州遵义赤水市),入赘而成为当上了赤水居住的部落的大酋长,之后称呼赤帝,祝融部落融合,历任为帝,改为炎帝。
炎帝祝融之子长琴,与炎帝共工氏争夺,被迫放弃帝位,祝融之子长琴率领部落部分再继续迁徙在豫中的嵩山地区(包括今新郑、新密、登封、郑州一带)。最后,迁徙于河南昆吾(今河南濮阳市)、滑县一带,山东濮城、菏泽、定陶等地、山西南部的鬷川(闻喜)、翼城、曲沃、绛县、垣曲、左邑、桐乡、襄汾、新田(山西侯马)等地以及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保持打猎、打仗的优势。并与第一次迁移的部落融合,成为大的联盟。
而神农氏尽管取代魁隗氏政权,但是也在慢慢形成九黎集团部落,并最后由蚩尤作为大酋长,古神农氏原范围,在衰落之时,也慢慢成为蚩尤的管理所侵占。这祝融部落(老董,转音为老童)也就分化为重、黎两大集团分工。原居住部落为老,新到的董姓为董,董分支从事祭祀,畜牧、战争。原部落九黎从事冶金、农业、桑蚕、陶瓷。后人时而说是重黎,时而说重、黎。一是属于老童的转音成为董老→重黎;后人也就把神农氏居住的地方称为重山,就是烈山,两种称谓,都是重或烈、黎。九黎、九夷都是不同的黎的称谓。都是董姓两大部落分化的反映。
这两大部落分化,造成了神农氏内部的矛盾,最终发生争斗。出现记载的神农氏与蚩尤的战争,最后演变成为西北的轩辕氏乘虚而入,与蚩尤的战争,最后统一各部落。于是,董姓部落、祝融、赤帝、炎帝、神农氏、蚩尤就变成统一起来。也就有了蚩尤是炎帝后;赤帝、炎帝与神农氏在史书的混同;九黎、蚩尤、九夷、与炎帝、祝融的混同。包括居住地点的混合。
“蕫”出现在远古人类的语言中。古时候的“蕫、董、东、重、童、仲、中、章”都出于“蕫”(原字为花的上部下加童),读音起于火燃烧旺盛形容的“董、董”的声音与东声音相同。“蕫”是“东”的演化同音。由于从事保管,收藏、管理、监督火种,“蕫”也就衍伸出监督、管理、深藏、统率、主持、督察、古老久远等含义。东:《韩非子·说疑》作“董不识”,董,《说文》但作“蕫”(原字为花的上部下加童”。)段注:“古童重通用”。古代其实童就是董,重与董通,而东与重本一字。“蕫”字演变成:重、童等字,“蕫”部落,也演变分化出重氏、童氏等部落,甚至老“蕫”→老童→陆终,老董→老童→陆终的声音是转化而来,老董与童老一样,童老再变成重黎的称呼,进一步演化就是:重是管理东方或白天的火神、黎是管理西边或夜晚的火神,这些都是从“蕫”部落分化而出,是祝融部落内的部落,都是火神或为太阳神。古时候的“蕫、董、东、重、童、仲、中、章”都出于“蕫”(原字为花的上部下加童),是“蕫”的演化同音。颛顼→女禄(女禄作为母系部落老)→老童(老董)→重黎(董老)、回禄(回禄为禄回的倒称,禄也为老、吴回、吴雷)→陆终(老董或重黎的倒称)→南陆(男性的陆,昆吾)、陆叔,名安(姓飂→陆→黎→老董的老,称呼陆叔)。这样其实都是董姓部落的老董→重黎的反反复复的转音与倒称或者老、黎的单称。撇开颛顼作为时期,这样,祝融八姓其实就是董姓部落的祝融联盟的几个不同的代称。
强大的祝融部落何以分崩离析——兼论远古的农耕与狩猎民族
我们以往的史学家的主流观点以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的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作为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的“万山之祖”或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这本无可厚非,毕竟以什么时期作为文化起源。然而,把人类起源于玉昆仑,就会造成蚩尤、祝融等称号的部落从昆仑雪山迁徙东部、南方就不适合了,而且也会无法理顺重黎部落的分化与蚩尤部落的关系,无法对南方考古中的远古文明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
昆仑山口地处昆仑山中段,亦称“昆仑山垭口”,是青海、甘肃通往西藏的必经之地。最高峰在于青、新交界处,名为新青峰——布格达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点。是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然而,我多篇文章结合当今考古,都在揭示人类起源于古苍梧一带。
我在《江永女书的起源》一文论述:“《水经注·河水》说‘东海方丈,亦有昆仑之称’。《水经注》云:‘苍梧之野,峰秀数邵之间,罗岩九峰,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嶷山。’九嶷山,又名苍梧山。与《楚辞》中的昆仑相呼应,最早以苍梧为神山,是古‘昆仑’,又称‘昆吾’即与‘苍梧、苍龙’音义同转。”《山海经·海内南经》(卷10)“苍梧之山”句下郭璞注曰:“即九疑山也”。《水经·湘水注》(卷38)亦载:“营水出营阳泠道县南流山,西流迳九疑山下,蟠基苍梧之野”。苍梧神山才是人类最早起源的古昆仑。
一、考古结合有关文献,论证耕种民族的人体矮小
1、赣巨人的记载。《山海经》卷十八海内经,文曰:“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古本作‘见人则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海内南经》中,“赣巨人又称‘袅阳’。”对此,晋代硕儒郭璞注曰:“《尔雅》云,拂拂。…海内经谓之赣巨人。今交州、南康郡深山中皆有此物也,长丈许,脚跟反向,健走,披发、好笑,雌者能作汁,洒中人即病。土俗呼为山都。
《山海经》中也讲到了“盘瓤”的故事,从人类体质上看,瑶族和畲族与我们的现代汉人没有什么差别,而赣巨人(山都)却是身材矫小,肤色黝黑的人种。赣巨人除了称山都外,按袁注尚有“山操、山掺、山魅、山魁”等等称呼,而以山都最常见,实亦为山都的派生异称。《赣州府志》记述于都县君山作“……每风雨后,听鼓吹声,山魁、木客为之唱舞”。
《太平寰宇记》载:“汀州……地多瘴病,山都、木客丛萃其中。”《太平御览》载:“《述异记》云:南康有神,名山都,形如人,长二尺余,黑色赤目,发黄披之,于深山树中作巢。……赣县西北十五里,有古塘名‘佘公塘’,上有大梓树,可二十围,树老中空,山都穴焉。宋元嘉元年,县治民袁道训、道灵兄弟二人伐树取巢还家。山都见形谓曰:‘我处荒野何豫汝事,巨木可用岂可胜数,树有我巢,故伐倒之,今当焚汝宇,以报汝之无道夕。三更火起,合宅荡尽。”
唐代徐坚《初学记》卷一木客条云:“《异物志》曰:庐陵有木客鸟,大如鹊,千百为群,飞集有度,不与众鸟相厕,云是木客所化。”“编排鸿木客”的木客,当指这种木客鸟。“木客所化”句,可反证木客是人类。也说明木客有两层意义,即人类和鸟类的名称,当区别之。对此,《赤雅》上卷木客条有明确记载:“予家罗浮有鸟各为一色,五色毕集,必兆嘉宾,鸟名木客,与此(指木客人)不同。”
《南康记》曰:“山都形如昆仑人,通身生毛,见人辄闭眼张口如笑,好在深涧中翻石觅蟹瞰之。’“昆仑人”即黑人。这条文献可作“黑身有毛、见人则笑”;《中肃纪闻》云:“州初置长汀,长汀大树千余株,皆豫章迫隘以新造州府,故伐斩林木。凡斩伐诸树,其树皆枫松,大径二三丈,高者三百丈,山都所居。其高者曰‘人都’……人都即如人形而卑小,男子妇女自为配偶。……尽能人言,闻其声而不见其形,亦鬼之流也。”
《异物志》也载:“庐陵大山之间,有山都,似人裸身,见人便走,自有男女,可长四五尺,能叫唤,常在幽昧之中,似魅魅鬼物。”,这里的山都高度是“可长四五尺。”《太平寰宇记》在引此条时则称:“大山穷谷之间,有山都人。”明确其为人。文献说明山都也是人形(即黄发黑肤矮身);有语言(责问袁氏兄弟伐树取巢),有复仇意识(半夜纵火烧袁氏房舍);有居所,即巢居。这显然是人类行为。
《太平御览》卷四十八载:“《舆地志》曰:虔州上洛山,多木客,乃鬼类也,形似人,语亦如人,遥见分明,近则藏隐。能研杉杭,聚于高峻之上,与人交市,以木易人刀斧。交关者,前置物杭下,却走避之。木客寻来取物,下仿于人,随物多少,甚信直而不欺。有死者,亦哭泣殡葬,尝有山行人遇其葬日,出酒食以设人。”又卷八百八十四载:“邓德明《南康记》曰:木客头面语声亦不全异人,但手脚爪如钩利,高岩绝峰,然后居之,能砍榜牵著树上聚之。昔有人欲就其买榜,先置物树下,随量多少取之,若合其意,便将去,亦不横犯也,但终不与人面对交语作市井。死皆知殡敛之,不令人见其形也,葬棺法,每在高岸树抄或藏石案中。南康三营伐船兵往说,亲睹葬所,舞倡之节虽异于世,听如风林泛响。声类歌吹之和。”
江西赣州,南北朝曾称南康郡,后又名虔州。邓德明为南北朝时赣南人(据《于都县志·文苑》载为于都人),所作《南康记》实为本地人记本地事。可见木客具有人形和语言,不仅能劳动(研杉砍榜)做交易(“默商”形式),还有住所、葬俗和歌舞。但不愿与外人见面接触,即“近则藏隐”,“终不与人面对交语作市井”,这恐怕与其被其他民族的欺压或驱逐有关。
对上洛山(今兴国县境内羊山)的木客,《太平寰宇记》除了同前引内容外,尚载木客:“尝就民间饮酒为诗云,‘酒尽君莫沽,壶顷我当发。城市多嚣尘,还山弄明月。’”对此,苏东坡《八境图》诗之八中亦有:“谁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诗。”又在虔州于都县条曰:“君山《南康记》云:……去盘固山北五十里,上是玉台,方广数十丈,又有自然石如屋形。风雨之后,景气明净,颇闻山上鼓吹之声。山都、木客为其舞唱之节。’这两条文献,进一步娜明木客是住“自然石室”,且能饮酒作诗。可见确系人类无疑。历史文化研究专家众说纷纭,各自提出不同的主张,认为:
⑴周建华先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说法:认为赣巨人是一种类人类的动物,这种动物就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古猿;万幼楠却认为:根据古代有关赣巨人、山都和木客的点滴史料分析,又将这些记载从人类体质及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三方面论证,认为赣巨人、山都和木客是属于同一人种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并得出他们是我国现已消亡了的黑矮人种,即海洋尼革罗系黑人种中尼革利陀族属下的一支。
⑵“理(即‘黎’),名曰苗民”。大约在五、六千年前后,苗人在其首领蚩尤的率领下,经涿鹿一役,被击败,蚩尤被擒杀,苗人被迫南迁江汉和赣北地区。赣南及其周边地区的赣巨人(山都)和木客,就是林氏所述的海洋尼革罗系黑人种中尼革利陀族属下的一支,也是我国古代“百越”民族的组成部分之一。并推测该族在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这些来不及或无法退回海洋的黑矮民族,被追逐和分割包围在华南的一些大山深谷之中(如赣南山区),仍过着与外世隔绝的原始生活。由于生存条件越来越困难,他们或自然淘汰,或被外族追杀,或被强迫同化,人口日渐减少,活动地域日益缩小。
⑶江西新干大洋洲发现晚商大墓,有人撰文认为其族属跟“赣巨人”有关。有学者认为:“赣巨人”是赣南土著,是畲民和瑶人的祖先,“木客”则是首批由北方中原南迁的汉民,意即客家先民。
⑷“赣巨人”(山都)和“木客”主要活动在以赣南为中心,及其周边地区的山区。早期可北到安徽、浙江等山区,福建宋代还有木客,广西则直至明代仍有发现,显示呈向西南逐步消亡的趋势。明《赤雅》卷上载:“木客。…自云:秦时造阿房宫采木,流寓于此(广西)”,据明代邝露《赤雅》卷上木客条载:“木客形如小儿,予在恭城见之,行坐衣服,不异于人,出市作器,工过于人,好为近体诗,无烟尘俗毛。”可见明代尚有木客活动于广西,并说明是矮个子,有衣服、能做精致的器物出售。
袁康的《越绝书》载:“木客大家者,勾践父允常家也,初徙螂哪,使楼船卒二千八百人,伐松柏以为梓,故曰:‘木客’。”这是汉初人记载春秋战国的事。此事在北魏《水经注》中也有载:“浙江又迁越王允常家北,家在木客村…。”可见木客之名,秦之前便有,何况木客的人类体质不同于汉族,汉族民系中也无将死人葬于“高岸树抄或石案中”的葬俗。
⑸江西古文明曾经呈现出灿烂的光辉:樟树吴城商文化遗址和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的发现,证明商文化到达了江西。但从新干大墓中出土的铜器看,大量的青铜器都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纯粹的商王朝的铜礼器只占少数。江西的青铜手工业制造,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系统。瑞昌铜岭商代铜矿遗址的发掘,发现了竖井巷道,各种采矿工具,包括选矿用的木溜槽俱已齐备,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矿业遗迹。在我国古代青铜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⑹在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和吊桶环旧石器晚期及新石器早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野生稻植硅石,以及接近栽培稻植硅石和大量的栽培稻植硅石。说明早期人类生活,多数分布在沼泽或平原与低矮丘陵的交接地带,那里不仅有多种生态系统的食物资源,而且是普通野生稻生长之地,为水稻的培植提供了先决条件。处于萌芽期或发韧期的万年仙人洞的稻作农业是鄱文化的源头,因为自人类产生培植谷类作物的社会需要,进而变成一种社会行动时,文化便随之产生了。大量文献资料证明,鄱阳湖平原自古就是天然粮仓。
⑺我认为,黝款短人”和唐代“道州矮民”与赣巨人(山都)和木客属黑矮人种,是没有迁徙一直从事耕种的原始居民,依然属于黎部落。由于没有进行狩猎等运动锻炼,营养缺乏,与外界的婚姻范围小,早婚,遗传变异不大,变得个体矮小。且长期在南方暴晒,形成皮肤黝黑。最后,与迁徙回归的重黎部落即九黎部落融合,一起躲避深山而形成,并逐步改变习俗与体型,身材不再矮小。
2、史书记载的三国“黝款(今安徽南部)短人”和唐代“道州(今湖南)矮民”与赣巨人(山都)和木客属黑矮人种。“矮奴”,即侏儒。相传,隋炀帝时,永阳县(包括今道县、江永)出了一名叫王义的侏儒秀才,伶俐善辩,插科打诨,深得皇上恩宠,被作为伶优带在身边戏弄取乐。后来,代代因袭,竟形成进贡侏儒制度。至唐,规定“任土贡”,即每岁进贡矮奴一人。因侏儒并不常有,无奈,州官便命人把儿童放在瓦罐里控制生长,造成畸型,进贡时破罐出人,“道州民”饱受此苦。阳城被贬为道州刺史后,哀怜道州人民父子、母子生离之苦,陈词力罢侏儒贡。阳城,生谇不详,字元宗,唐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祖籍定州北平(今河北完县)。唐德宗年间,当时的宰相李泌力荐其为官,不从。唐德宗派宦官取来朝服绯衣下令更衣召见,并赐帛50匹,才促使其从隐居生活步入政治生涯,出任谏议大夫。有史言:“帝不相延龄,城力也”,阳城因此事降职为国子司业,后又被贬为道州刺史,再又弃官归隐。唐顺宗即位后,曾下诏征阳城回京任职,但此时他已去世,卒年70岁。白居易的《道州民》介绍道州的百姓长得矮小,被地方官当作“土贡”,造成了“生别离”的人间惨象。而阳城任道州刺史后敢于为民请命,打破惯例,道州人民的欢乐之情和对阳城的真诚感激。
⑴ 据《旧唐书·阳城传》记载,道州的老百姓因水土原因,身材都十分矮小,每年每户都要进贡男子,号为矮奴。阳城到达道州,禁以良为贱,又悯其编氓岁有离异之苦,乃抗疏论而免之,自是乃停其自贡,民皆赖之,无不泣荷。《新唐书·阳城传》标州人感之,以阳名之。阳城因不怕治罪,不怕丢官,抗旨直谏,拯救道州矮民,道州百姓感其思泽,为民作主,特建祠供奉,尊为福神。
据《道藏·搜神记》记载,福神者,本道州剌史杨公讳成。昔汉武帝爱道州民矮,以为宫奴玩戏。其道州民生男,选拣侏儒好者,每岁不下贡数百人,使公孙父母与子别。省剌史杨公守郡,以表奏闻天子曰:臣按《五典》本土只有矮民,无矮奴也。武帝感悟,省之,自后更不复取。郡人德之,立祠绘像供养,以为本州福神。后天下士庶皆绘像敬之,以为福神。
白居易(772-846)的《道州民》:道州民,多侏儒,长者不过三尺余。市作矮奴年进奉,号为道州任土贡。任土贡,宁若斯?不闻使人生别离,老翁哭孙母哭儿!一自阳城来宁郡,不进矮奴频诏问;城云:“臣按[六典]书,任土贡有不贡无;道州水土所生者,只有矮民无矮奴。”吾君感悟玺书下,岁贡矮奴宜悉罢。道州民,老者少者何欣欣。父子兄弟始相保,从此得作良民身。道州民,民到如今受其赐,欲说使君先下泪。仍恐子孙忘使君,生男多以“阳”为字。
⑵道州,今湖南道县。现隶属永州,与广西贺州、桂林相邻。县内玉蟾岩1995年出土了距今1万年以前的稻谷遗存,经鉴定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人类栽培标本。
二、人类起源于南方才能够理顺祝融重黎与蚩尤九黎的关系
《林邑记》也说:“苍梧以南,有文郎野人,居无屋宅,依树上住宿,食生肉,采香以为业,与人交易,若上皇之人。”有巢氏出生在九嶷山以南的苍梧,曾经游过仙山,得仙人指点,受鸟筑巢的启发,发明了“巢居”。我在《苍梧、僚人与粤语的分析研究——粤语的发源地在广西苍梧郡》一文论证:(《太平御览》卷一七二引)周去非说;“深广之民,结栅以居,上设茅屋,下豢牛豕。其所以然者,盖地多虎狼,不如是,人畜皆不得安,乃上古巢居之意欤!”《岭外代答》卷四)这都说明巢居起源于南方。人类起源于苍梧一带。《遁甲开山图》:“石楼山在琅玡,昔有巢氏治此山南。”传说中的上古时期的有巢氏,出生在苍梧(今湖南九嶷山一带);项峻《始学编》说:“上古皆穴处,有圣人出,教之巢居,今南方巢居,北方穴处,古之遗迹也。”《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项峻始学篇》:“上古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认为巢居开始于南方。
从上述文献证明,《太平御览》载:“《述异记》云:南康有神,名山都、形如人,长二尺余,黑色赤目,发黄披之,于深山树中作巢”,亦可证实。远古人类从有巢氏到燧人氏,而燧人氏呢?《太平御览》记载说:“遂明国有大树名遂,屈盘万顷。后有圣人游日月之处,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传说燧人氏所建村庄的遗址就在今湖南常德市澧县车溪乡南岳村一带;史书上也说,燧人氏出生在江南洞庭湖中的一个称作湘山(今湖南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的仙岛上。这也证明人类起源于南方,不是后来人类迁徙的玉雪山昆仑。
我在《祝融部落分分合合的演变——论董姓部落与重黎、祝融、九黎、蚩尤、三苗、鬼方的变化》论证:从湖南道州寿雁镇玉蟾岩遗址考古发现:距早在3万年以前,就有人生活的道州福岩洞古人类遗址仅6公里;玉蟾岩出土的陶片大约距今约1.4-2.1万年。玉蟾岩遗址还出土了几粒被证明是1.2万年前的古栽培稻,尚保留野生稻、灿稻及粳稻的综合特征,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纪录。此外,江西万年大源盆地仙人洞遗址:说明在距今1万年前,人们已经开始人工种植水稻,同时采集野生稻;在距今7500年左右的地层中发现的水稻植硅石,已经是栽培稻,说明稻作农业已经形成了。特别是浙江河姆渡、江苏草鞋山、湖南彭头山等多处发现了7000年以前的稻作遗存,将浙江河姆渡发现的中国稻作历史一下子提前了近5000年。长江中下游是稻作起源中心之说,中国是世界稻作起源地,已成为全世界考古专家、学者的共识。位于湖南省澧县彭头山遗址是长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9000-8300年(质谱法测得)。陶器制造古朴简单,全部为原始的贴塑法制成,胎厚而不匀,大部分陶器的胎泥中夹有炭屑,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发现了稻壳与谷粒,为确立长江中游地区在中国乃至世界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础。
从《苍梧、僚人与粤语的分析研究——粤语的发源地在广西苍梧郡》一文论证:据考古学家的考古发现,早在几十万年至一万多年前,广西大地上就有古人类的广泛活动。今壮族聚居的右江河谷地带,已发现多处六七十万年前古人类活动留下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有不少文化遗物。五万至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桂中、桂南、桂西的广大地区,已发现人类化石13处,文化遗址、遗物分布点100多处。如桂中的“柳江人、麒麟山人、白莲洞人、九头山人、都乐人、甘前人”,桂北的“宝积山人、荔浦人”,桂南的“灵山人”,桂西的“干淹人、九楞山人、隆林人、定模洞人”等,都以发现地点名称来命名。这些古人类的体质特征,大体是头部颧骨较大而且前突,鼻骨低而宽,鼻梁稍凹,上门齿呈铲形等。从南方的考古发现,证明人类起源于古苍梧神山,即古昆仑,九嶷山一带;之后迁徙,进入到伏羲女娲的兄妹婚时期,也形成重黎兄妹婚的部落联盟。
我在《祝融部落分分合合的演变——论董姓部落与重黎、祝融、九黎、蚩尤、三苗、鬼方的变化》论证:“伏羲代燧人氏称帝,史称“人皇”。“伏羲化蚕”不是化为蚕,是指“重黎”部落的“黎”部落野生蚕驯化成为家蚕。而传说伏羲“人皇九首”,实为伏羲大部落联盟下的“重黎”部落的“黎”部落,在伏羲失去酋长之后东迁,“黎”部落当时过着半牧半农的生活,是以“葫芦”为主要粮食,并最早发现培育葫芦的族人,就被众人尊称为瓠民。古代莱又名华,是种莱的氏族,又叫华族;而专门培育葫芦的氏族则被称为瓠氏。葫芦又名“瓜瓞”《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瓠民发现瓠不仅可食,还可作器物用。巨瓠剖之为舟作船,名盘瓠舟、天盘舟;小瓠剖之为盘、为瓢为勺;自蒂开口,为“瓶”,为“壶”,用以盛水;自蒂上下截半,为葫芦罐,或上段为盖覆之以扣如“盖天”;下段为“盆”,为“碗”,为“钵”,为“盘”,因而名盘瓠、槃瓠。后有九大胞族,被称为“九风、九英、九凤、九首人面鸟身”。“皇”本是人与太阳合一字,此字亦作“昊、皋(háo)”,又称呼“九黎”,这就是后来称呼的太昊为部落首领,后来人又称呼为“九夷”。今山东半岛篷莱(风莱)、莱阳、莱芜、徂莱、俱是古莱夷聚居地”。
也因为迁徙,重、黎联姻部落的分分合合,史学专家无法分清重黎的黎与蚩尤部落的九黎的黎,甚至在蚩尤为部落首领时期,也把祝融排除在外思考,也就无法理顺瑶族称呼吴回与盘瓠同族。只有从人类从南方迁徙,不是从雪山昆仑逆向迁徙,才会理顺重黎两大部落同是崇拜火的部落,同是后来成为三苗部落的原因。同样,三苗部落不是全部从中原驱赶到偏僻的地方,而是连同原来居住的黎部落,全部被驱赶到高山峻岭了。于是,也就有了赣州,简称赣或虔,“赣”字原为贑,左章右贡,虔城“开化远于唐虞”之称。
三、农耕与狩猎对三苗蛮夷的影响
从重黎部落的迁徙,到祝融部落的太子长琴与共工争夺大部落联盟酋长失败之后,再次向东迁徙,与原来迁徙的黎部落汇合,成为九黎,蚩尤成为首领。这个大的部落联盟,势力范围很广,蚩尤所处的时代,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正值“神农氏世衰”之时。故《路史·蚩尤传》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也就是原来属于神农氏大部落联盟之内。在炎帝神农氏衰落之时,异军突起,而祝融部落是重黎部落,是重与黎的部落,在于黄帝之战以后,祝融部落仍成为黄帝倚重的主要力量。
从祝融部落的分化,证明当时的重黎部落已经有了发达的养殖技术与种植技术;祝融部落或九黎部落的强大,人口繁衍迅速,其实与稳定的粮食保障分不开。《古董国的变迁》一文论述:《九州要纪》云:“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为豢龙氏。”《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记载:帝孔甲。元年乙巳,帝即位,居西河。废豕韦氏,使刘累豢龙。(《左·昭二十九年传》:‘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后纪》卷八又云:“有叔安异(裔)封于董,董甫(父同)以豢龙事舜,封于鬷川,别为鬷邑,更为关龙,音豢龙。豢龙同关龙,龙逢其后也。廖、董、关龙,则夏灭之,鬷则商灭之。”《国名纪》丙卷:“董姓豢龙在滑之韦城。古城内有豢龙井。”又曰:“豢龙井在韦故城内,有古记云'左右直殳上日汩木下八十一口’。”陶丘(在今山东定陶西南。《书·禹贡》:济“入于河,溢为,东出于陶丘北”,现在的山东定陶附近)。韦城县(隋开皇六年(586)析白马县置,属汴州,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而陆终的二儿子参胡,因住董地(今山东濮城),其后裔子孙就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董氏。可见古董国包括山东濮城、山东定陶附近、河南滑县东南、山西古鬷川等地的大范围。后来由于管理的人员增加,必然导致古董国的范围由于受到新的其他姓氏的进入,而逐步缩小至山西古鬷川一带。或者是由于氏的称呼改变而变化了范围。最后变成了小国。从这论述中可以看出:豕韦、豢龙等都是养殖。
九黎部落当时有了先进的冶金技术,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可能是八十一个部落之意,一说七十二个),骁勇善战,势力强大。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其后《龙鱼河图》(《太平御览》卷七八引)云:“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述异记》云:蚩尤“食铁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而云:“蚩尤兄弟八十人”(《龙鱼河图》)或七十二人(《述异记》)者,则神之蚩尤又类人间一巨人部族。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这样把蚩尤作为战神。
神农氏时期,发明农耕生产工具耒、耜。《易·系辞》记:“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族群先后转向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如《白虎通义》记:“古之人民皆食禽兽之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这是对狩猎肉食的族群转向农耕生产历史的追忆。《淮南子·修务训》记:“古者民茹草饮水,采草木之实,食螺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这又是对采储果实及螺蚌之肉为主食的族群转向农耕生产历史的记忆。
然而,转向农耕的部落基本是重黎也就是九黎部落为主,其他的还处于狩猎为主。这样,由于人类的狩猎活动与战争的频繁,人的体型发生了变化,狩猎的民族身体强壮高大,农耕的人的体型相对矮小,加上在南方生活,皮肤相对黝黑,即上文的赣巨人、黝款短人、道州矮民记载一样的身材矫小,肤色黝黑。这应该是长期遗传变异的结果。也因为农耕部落,虽然人数众多,但是,由于长期没有狩猎的战争锻炼与农耕人对战争的厌恶,缺乏战争的经验,以及营养等因素,却最后被身材高大健壮的黄帝狩猎族打败。
最后,以“九黎乱德”进行镇压九黎部落,祝融部落分化。也就有了“后羿射日”(应为大羿射日)的古代传说,变成为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人们难耐高温。后羿力大无比,射掉了九个太阳(博主案:即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狶、修蛇等九黎部落),剩下现在的一个太阳(即尧部落),使温度适宜人们居住。其实就是镇压驱赶了九黎部落。九黎变成害人的九个太阳?强大的祝融部落也分崩离析了,也就有了《尚书·虞书》:“窜三苗于三危”。《广韵》释“窜”为“放也”,即流放之意。“三危”,孔安国传曰:“西裔之山”,裔指边远之地。《史记·五帝本纪》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戎”本意指山间谷地,用以指人群,意即居于山间谷地之人,今之所谓“山地民”是也。“西戎”即西方山地民。今日黔西北苗族流传的古史传说,言其祖先原住积石山以西,从日没方向移到积石山,经过若干代的长途迁徙,渡过黄河,到了长江中游一带,最后进入西南地区。《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敦璞注:三苗之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驩头又作驩兜,见《尚书·舜典》:“放驩兜于崇山”。又作驩兜,见《史记·五帝本纪》:“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崇山在今湖南大庸市西南,此地属武陵山区,行政建置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当然,也有在浙江、安徽、湖北、江西、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包括原来居住的部分。韩建业、杨新改认为祝融八姓的分布实际上暗示了祝融族南迁并融入苗蛮集团的具体路线。由于距离遥远,这次迁徙大概经过了较长一段时间;直到大汶口文化末期时,才形成屈家岭文化。
《国语。郑语》:“夔越,芈姓别国,封于长江三峡夔门,苗蛮荆濮”。芈姓成为楚国的先祖。这些人,身材相对矮小,然可以语言相通,相互交流,只是被逼迫居住高山之上,社会的进化对其影响相对缓慢。最后,慢慢与其他婚姻来往,融合进化,不再见到身材矮小之人。
黄帝、颛顼与祝融部落的婚姻关系
中华文明主要发源地属亚热带至温带的阔叶林景观,在一般气候波动下其景观不至于出现大的波动,这样的气候环境条件非常适合采集和渔猎生活。以母系关系为纽带,以母系方的标志(包括姓、地域、崇拜、管理)来为自己命名。原始人类所注重的不是父系的血缘关系,而是母系的戚缘关系,跟亲近的人群居一处,共同繁衍生息。逐步形成部落。远古时期存在过血婚现象(不是主流婚配制度),并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初期,表现为广泛存在的乱伦遗风。
1877年,美国学者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出版《古代社会.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的研究》一书认为,原始社会家族形态的发展共分五个阶段:(1)血婚制家族,由嫡亲和旁系兄弟姐妹集体互相婚配而成。(2)伙婚制家族,由若干嫡亲和旁系姐妹集体婚配一群丈夫而成,丈夫们不一定互为亲属;或者由若干嫡亲和旁系兄弟集体婚配一群妻子而成,妻子们不一定互为亲属。(3)偶婚制家族,由一对男女婚配而成,但不限于与固定的配偶同居,婚姻关系只在双方愿意的期间维持有效。(4)父权制家族,由一个男子与若干女子婚配而成。(5)专偶制家族,由一对男女婚配而成,专限与固定配偶同居。
很多研究表明,部落酋长由威望的男性有时是女性担任。然而,偶婚制并不是男性娶妻,而是漫长的入赘婚。并不是什么黄帝娶多少妃子,也不是伏羲、女娲的兄妹婚时期,而是黄帝之后。至今的学术界,依然存在:“把部落、部落首领、官职职能、部落聚居地、氏混为一谈,且在黄帝之时也好,伏羲时期也好,都冠以氏的称呼?把生,也就是把下一届部落首领作为生下的儿子?三是把入赘婚美化为娶,并且多个妃子?四是没有说得清九黎蚩尤部落与祝融重黎部落的关系、黄帝聚居地与祝融部落地一致的缘由、鬼方、庸人、三苗与祝融给予清晰的脉络分析。”那我本文从婚姻方面论证黄帝、黄帝、颛顼与祝融部落的关系。解释并突破之前一直在研究界没有弄清的一些问题。
一、火、日、月、水的氏族早于炎黄,而董姓为最
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伏羲、神农为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其是与非未可知也。”祝融氏(火)与伏羲氏(日)、女娲氏(月)、共工氏(水)同时,是崇拜自然中火、日、月、水的氏族。比神农氏(牛)、轩辕氏(猿)、三苗氏(蛇)、有熊氏(熊)、有虞氏(驺吾)、有妫氏(龟)等动物图腾的氏族还要早。唐韩愈《南海神庙碑》:“考於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今河南杞县流传的“女娲补天”则谓:共工、祝融,女娲、棺人为兄妹。共工与祝融因吃天鹅蛋之争,共工撞不周山,天塌洪水泛滥,女娲乃有补天之举。而《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把祝融与共工之战,一是在女娲时期的战争,一是炎帝祝融的儿子太子长琴与共工的战争,一是黄帝之后的祝融与共工的战争,都归结到了黄帝之后,以此树立黄帝一统的形象。尧时,洪水滔天,令鲧去治理洪水,九年毫无成效。鲧知道天上有一种称为“息壤”的宝物,只要用一点投向大地,马上就会生长起来,积成山,堆成堤,于是鲧想办法到天上偷了息壤到人间。用它堵塞洪水,大地终于渐渐看不见洪水踪迹了。但是,天帝知道息壤被窃,就派火神祝融下凡,在羽山地方把鲧杀死,并夺回余下的息壤。天帝还命祝融监视人间治水,命他掌管一方水的大权。由于祝融属南方之神,所以就合水火为一神。
据《山海经》记载,祝融的居所是南方的尽头,是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传说祝融发明的“击石取火”,使人不再为保存火种发愁,这就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因火又是红色的,所以后世人都把祝融称为“赤帝”。然而却说:自燧人氏发明的转木取火,但有了火种不会保留和使用,后由祝融发明了使用火和留火种的方法后,黄帝封了他为主管火的正火官。因此,我分析是:既然是管理火种的部落,传下火种,那就比人类崇拜日、月、水、火时期的祝融氏(火)与伏羲氏(日)、女娲氏(月)、共工氏(水)还早,而燧人氏只是祝融部落的较早的首领之一。既然伏羲女娲石兄妹婚,那就早于炎帝、黄帝。我在2013年9月17日的《人类最早的姓氏起源》否定了风姓是最早的姓,而在2013年3月30日《董姓的渊源与研究》提出:“董姓最早起源与母系氏族时期,是一个母系氏族部落就存在的姓。证实董国是一个部落”。
史书载的:祝融发明的“击石取火”,其实,出生在江南洞庭湖、建村在今湖南常德市一带的燧人氏。论证了董、重、童的文字记载同一为董;2013年9月17日《人类最早的姓氏起源》第一次阐述了:是董姓为最早的姓。并于2013年11月19日提出了《舜帝赐董姓是几千年的误导》;2013年10月26日论证《祝融、炎帝、神农、九黎与老童的关系》2014年3月16日《重新分析燧人氏、祝融与风姓》提出:“董姓是最早的姓却以祝融记载”的分析论证。进一步阐述了董姓为管理或的部落,也是最早的部落,是祝融部落的前身。2013年5月27日《祝融与炎帝的新论——“蕫”是火的意象,祝融是火的含义特征》论证:““蕫”部落管理火种,发明了“钻木取火”,接着又发明了“燧石取火”,人们把燧石取火时期称为燧人氏。从而,结束了人类靠天取火的历史,一致推举他为氏族大联盟的首领,为氏族联盟大酋长,称他为“燧皇”。从传说都把燧人氏发明火归结到祝融,就得出真正的燧人氏只是一个世代的称呼,发明火的依然是祝融部落,是“蕫”部落。”
为何为最早管理或的部落?董姓为最早部落?历史学家为何忽略?2014年5月5日《董姓起源》提出:“董姓起源于古老的母系原始部落时期,是“监督、管理、深藏、统率、主持、督察、古老”且制造火种、管理火种的悠久的部落。再形成重、黎两大部落分支,之后形成祝融部落联盟,且早于女娲补天时期。祝融共工之战,不周山的顶天的柱子倒下,天塌地陷,有了女娲补天;董姓部落早于伏羲时期,后在伏羲大酋长时期,伏羲生有四子羲、和、重、黎。该所谓四子其实是指四大重要部落。祝融部落为天文、祭祀、文字、音乐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董姓部落早于炎帝黄帝时期,更早于祝融八姓分化之后。祝融八姓分化,父系氏族男性官员参胡(又称呼惠连)成为进入分化祝融部落的第二大分部落,之后在祝融第一大部落昆吾部落后裔的董父,是第一个董姓的父系氏族官员给赐予了男性的氏。之后几千年,我们仅仅以赐氏的董父为先祖,而忽略了母系部落时期产生的董姓以及董姓部落。这才是董姓的真正起源。”这一论证,将为历史学家和考古工作者,解释和揭示人类起源的姓氏产生,给予有力的借鉴。那董姓出于黄帝之后就属于荒谬,有关重黎其实就是“董老”也会逐步清晰。
研究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因为他人的敏锐观察与逻辑推导,认为自己资深或者对人不屑一顾而产生逆反心理。难道商朝之前的《史记》记载准确?因为我的文化或资历不如你,就不可以成为第一个推翻以前的姓氏论述?因此,在2013年5月4日《“董”字新释义》论证:“董姓原来为管理火的部落。重、董,在古时候是同一的。”也就论证重黎为董姓部落。2013年5月23日《扶桑、火与“蕫”的意象产生》提出:古时候的“蕫、董、东、重、童、仲、中、章”都出于“蕫”(原字为花的上部下加童),是“蕫”的演化同音。由于从事保管,收藏、管理、监督火种,“蕫”也就衍伸出监督、管理、深藏、统率、主持、督察、古老久远等含义。
不晚于战国中期的《子羔》证明以《帝系》等文献为代表的晚期古史传说所记载的,契和后稷皆为帝喾之子以及禹为颛顼之孙鲧之子等说法并未在当时兴起。《子羔》反映了战国时代对原始三王降生神话怀疑的思潮,这种思潮很可能也为三王降生神话逐渐异化,最终被大一统帝王世系取代,埋下了思想上的伏笔。从《容成氏》记载“容成氏、仓颉氏”等人为古帝的事实看,这些人很可能原来应当就是古帝,到较晚的古史传说系统中才被安排为黄帝臣。从各种情况分析,并没有《帝系》所谓颛顼为黄帝孙,舜为颛顼六世孙等世代系统的任何痕迹。通过学者对出土文献中楚先祖名的考释研究,证明《帝系》等传世文献对楚国自老童以下谱系的记载是比较可靠的。
《庄子·胠箧》中说:“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近些年出土的楚简中,也发现了类似的记载。有人考证,容成氏就是庸国的先君,容成氏就是庸成氏,因为“容”与“庸”在上古是通用的。庸人自扰、庸庸碌碌、平庸无为……庸,在今天已经成了一个含贬义的字,正是一群“庸人”建立了一个以“庸”为名的国家。庸国这个古国,在历史上并不平庸。庸国就是这样一个身处三峡地区、几乎被遗忘的古国。有人考证,容成氏就是庸国的先君,容成氏就是庸成氏,因为“容”与“庸”在上古是通用的。祝融,有人说是上古三皇之一。《庄子》说,在神农之前有祝融氏。《礼》中也说:“伏羲、神农、祝融,三皇也。”又说:“祝者,属也;融者,续也,言能延续三皇之道而行之,故祝融也。”祝融亦即古三皇之一燧人氏,因其发明钻木取火,温暖人间,故尊其为祝融。有学者认为,融与庸同音,庸即融演化而来,庸人就是祝融氏的后代。
据网络文章:帝喾之喾,《管子·侈靡篇》、《史记·三代世表》和《封禅书》亦作俈,《集韵》:“俈,通作喾。”喾与俈都从告声。太皞的皞,《楚辞·远游》作皓,《淮南子·览冥训》作浩,皓与浩也都从告声。太皞,《世本》和《帝王世纪》亦作太昊。所以,喾、俈、皓、皞、昊可以通用,表达的是日月昊天的意思。帝喾的出现,大概是周人把商代的上帝转换成周人的昊天,并加以人格化的结果。由于这一转换工作是周人做的,所以在人为地给帝喾配的四妃中,只有周人的姜原为元妃。《世本·作篇》:“舜始陶。”《周礼·考工记》:“有虞氏上陶。”虞舜在司马迁的《史记》里说成是黄帝次子昌意的七代孙,可是又说尧是黄帝长子玄嚣的四代孙!而尧又竟然将两个女儿嫁于舜为妻,舜有娶同姓之嫌!宋代罗泌的《路史》说五帝之中独舜不出黄帝!《国语》中所说的黄帝之后的十二姓,其初未必都是黄帝的后裔,因为部族的融合原因,乃都成为黄帝之裔。
反过来说,各部族对于至上神黄帝的传说则必有差异,比如说黄帝(喾、舜)或姬姓,或巳姓(按:巳姓即姒姓。《太平御览》卷七十九引《古史考》曰:“有熊氏巳姓,或曰姓公孙”),或姚姓,或妫姓,或言公孙氏,或言有熊氏,或言缙云氏,或言有虞氏等等这些说法,都是姓氏不同的部族各自的说法,比如周人姬姓,就说黄帝姬姓;有虞氏姚姓,就说帝舜是姚姓、有虞氏,大约都是为了抬高自己部族的地位。要之,我国自夏代及于殷、周,至上神之崇拜实甚单一,皆为狮子座之神黄帝轩辕,与帝喾、帝舜、帝俊、高祖夓为一人(神),此乃宗教崇拜与天文星象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上古星辰崇拜的一项重要内容……刘宗迪《:儒家历史编纂学的“创世记”》:“顾颉刚指出,中国古代关于华夏古史的记载,其说越是晚出,其所追溯的古史年代越是久远,其中的先王辈分也就越高,譬如积薪,后来居上,这就是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说’。譬如说,在西周文献中(《诗经》、《周书》等)提到的最早的帝王是禹,到了春秋文献中(《论语》等),禹之前就有了尧、舜,而到了战国文献中,伏羲、神农、炎帝、祝融、颛顼、少昊等等古圣先王就更加层出不穷了。最早祭祀黄帝的是夏后氏,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与夏后氏最亲密的氏族就是祝融八姓。《诗经·商颂·长发》云:“韦顾既伐,昆吾夏桀。”为夏朝抵抗到最后的证实祝融八姓的国家。
二、祝融与老童、重黎、太子长琴以及长琴与共工的战争
据《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这不是哪一个生哪一个,而是部落大联盟的酋长的任职次序。就因为在伏羲女娲之后,如此伦序,祝融为部落联盟首领,才称呼太子长琴,太子长琴抵挡不过共工,于是,一段不作为流传的历史,祝融部落的迁徙与原来的管理火部落的向东迁徙的部落,形成“老”与“董”两大分支,成为后人书写的“黎”与“重”,其实就是蚩尤为部落酋长的“九黎”与祝融太子琴迁徙后的祝融“重黎”,都是后人书写的差异造成。《山海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这一记载其实把《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的部落联盟酋长的祝融儿子太子长琴,其后裔也一样标注太子长琴,作为祝融部落的派系,成为黄帝之后?其他研究学者联系到法国就更加遥远了,仿佛法国的浪漫与音乐出自太子琴?然而,又说风姓为最早?《山海经·大荒西经》:“太子长琴,始作乐风。”注:“风,曲也。”,那是否因为部落原始人类学会歌唱,以此又形成伏羲所谓的“风”姓?
传说记载:第一次天界大战(阪泉大战),黄帝对炎帝。黄帝军:神禺号,禺京,苗龙,骆明,应龙,帝台,始均,武罗,葆江,英招,陆吾,长乘,泰逢,计蒙,耕父,于儿,二八神人,神荼,郁垒,窳,离朱,殳,知,契诟,象罔,石夷。炎帝军:神炎居,并节,戏器,祝融,太子长琴,吴回,共工,后土,术器,噎鸣,信,伯陵,鼓,延,夸父,刑天,蚩尤,钦丕,骄虫,贰负,驮围,涉驮,天愚,相柳,浮游,屏翳,飞廉,天吴。结果:黄帝是雷电神,炎帝是火神,听说是雷电克火。黄帝军胜。炎帝不再踏足中土。
第二次天界大战(逐鹿大战),黄帝对蚩尤。黄帝军:应龙,神荼,郁垒,六部神兽,后土,仓颉,女魃。蚩尤军:苗民,魑魅,神辉,魍魉,太子长琴,风伯飞廉,雨师屏翳。结果:蚩尤72兄弟战死,蚩尤被斩于冀中黎山之丘。应龙跟女魃身染邪气,永不得上天。
第四次天界大战(昆仑不周山),祝融对共工祝融军:禺京,神机,天威,天胜,太子长琴,御卫五营。共工军:相柳,浮游。战后,相柳,共工失踪。其他诸神:陆吾,英招,离珠,金甲雷神,赤松子,力牧,神皇,风后,魃,大力神夸娥氏,大庭氏,五龙氏,炎帝的女儿女娃【后化身精卫鸟】,瑶姬,少昊母为皇娥,长子春神句芒,次子秋神蓐收,颛顼四子【虐鬼,魍魉,送穷鬼,梼杌】,颛顼后代【老童,太子长琴,黎,重,彭祖(孙),帝俊】,天上妻子【羲和,常羲】,女丑,后羿,鲧妻女喜。
这样的传说,也无不证明,蚩尤与炎帝部落联盟的关系,从第二与第四次天界大战有太子长琴,都有祝融的儿子(其实为祝融部落)参与可知。那再一次证明:《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这祝融生共工,不是祝融当炎帝,而是太子长琴无法与共工大战争斗,最后迫使迁徙山西、河南、山东等地,也是在炎帝神农氏之前。
然而,祝融太子长琴迁徙,这个火耕部落即祝融部落就取代了炎帝成为当时长江流域的最重要的部落,而太子长琴参与的和共工的大战则把祝融部落的势力扩展到今天浙江,江西一带,学者研究:“祝融氏一族应是沿着长江到达广西甄皮岩,再到河南新郑裴李岗,与伏羲氏一族融合。到陕西,到内蒙红山又返回中原。所以,祝融氏后人居于河南。居于河南的是火神祝融之后。所以,河南方言与云南土著方言很象。他们同是祝融氏子孙”。
不论如何,从湖南洞庭湖九嶷山一带,人类迁徙。也从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首次发掘在1993年,1995年第二次发掘,遗址文化堆积厚1.2-1.8米,出土遗物主要为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及大量的动物遗核,呈现出由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面貌,时代约在1万年前。特别在两次发掘中均发现有稻谷遗存,经专家鉴定为栽培种,尚保留野生稻、灿稻及粳稻的综合特征,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纪录。之后楚人都是太子长琴的后来,这点从楚人好乐的习惯上也可以得到证明。甚至1978年省、市、县考古队在距太子河1里左右的本溪县山城子乡太子河支流汤河右岸的庙后山南坡,发现了中国旧石器文化遗址中最东北的一处。庙后山遗址属于奥陶纪石灰岩地层洞穴堆积。其厚度为13.5米,自下而上分8层,出土了人类文化遗物14件和古动物化石74种,还有两枚人牙和一段幼儿股骨化石。经考古证明,庙后山人起源于40万年前,是东北地区现已发现的最早人类。1983年,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位于本溪县谢家崴子村太子河左岸的本溪水洞遗址。在遗址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打制石器,较多的骨器,且有陶网坠等,并有狍子、鹿等兽骨。经考古专家的考证,太子河文化遗址应该是中国古代历史记载中祝融之子太子长琴北迁移的一支。因为迁徙,祝融部落最早开始进行动物圈养,发展新的饲养动物技术,经济发展,最后,祝融的居住地也成为黄帝的居住地。
也因为迁徙,2013年12月4日《董姓渊源新注解》:“重、黎”也因此而从董姓部落的“董老、老董”演变而来。黎→九黎→九夷,成为炎帝大部落后期分化,而出现的蚩尤首领。2013年5月4日《“董”字新释义》论述:“重:《韩非子·说疑》作“董不识”,董,《说文》但作“原字为花的上部下加童”,段注:“古童重通用”。原字为花的上部下加童,不就是“蕫”。蕫dǒng,古同“董”,所以,古时候:“蕫、董、东、重、童”通用。祝融或为太阳神,或为火神,其实火神即太阳神。因此,董姓原来为管理火的部落。”
2013年10月26日《祝融、炎帝、神农、九黎与老童的关系》一文论证:“引《遁甲开山图》:“蚩尤者,炎帝之后,与少昊治西方之金”的记载。……(《山海经海经新释卷十一》:接起来就是:董姓部落→祝融→赤帝→炎帝祝融→耆童(老童、赤帝戏器主政在祝融部落居住改炎帝)→祝融→祝融长琴。长琴不是在神农氏时期。……炎帝祝融之子长琴,与炎帝共工氏争夺,被迫放弃帝位,祝融之子长琴率领部落部分再继续迁徙在豫中的嵩山地区(包括今新郑、新密、登封、郑州一带)。最后,迁徙于河南昆吾(今河南濮阳市)、滑县一带,山东濮城、菏泽、定陶等地、山西南部的鬷川(闻喜)、翼城、曲沃、绛县、垣曲、左邑、桐乡、襄汾、新田(山西侯马)等地以及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保持打猎、打仗的优势。并与第一次迁移的部落融合,成为大的联盟。而神农氏尽管取代魁隗氏政权,但是也在慢慢形成九黎集团部落,并最后由蚩尤作为大酋长,古神农氏原范围,在衰落之时,也慢慢成为蚩尤的管理所侵占。这祝融部落(老董,转音为老童)也就分化为重、黎两大集团分工。原居住部落为老,新到的董姓为董,董分支从事祭祀,畜牧、战争。原部落九黎从事冶金、农业、桑蚕、陶瓷。后人时而说是重黎,时而说重、黎。一是属于老童的转音成为董老→重黎;后人也就把神农氏居住的地方称为重山,就是烈山,两种称谓,都是重或烈、黎。九黎、九夷都是不同的黎的称谓。都是董姓两大部落分化的反映。……”。
为此,2013年10月11日《董姓部落与蚩尤、三苗的关系》进行了论证。2013年5月10日《宗谱如何借鉴《史记》及远古研究》一文论述在炎帝神农氏部落联盟时期,炎帝临魁(又名雨、大隗)→炎帝承(又名号)→炎帝明(又名鈫(wen,同音代用字)→炎帝宜(又名直(代用字))→炎帝来(又名笄(ji同音代用字))→炎帝克(又名里、厘、揬(tu代用字))→炎帝榆罔。(前4766—前4513),祝融部落在发展壮大。
这说明祝融部落东迁与原来迁徙的部落汇合,蚩尤成为一时的部落联盟酋长。蚩尤酋长居住地本是炎帝部落联盟管理之下,自炎、黄两帝阪泉之战后蚩尤臣服于黄帝。但是蚩尤在庐山脚下发现了铜矿并用这些铜制成了剑、矛、戟、盾等兵器,顿时蚩尤军威大振,起野心要为炎帝报仇。黄帝和蚩尤一来二去打了七十一仗,最后黄帝终于在涿鹿之野打败了蚩尤。豫北冀南后岗类型为蚩尤裔文化,蚩尤为九黎之君,而祝融即黎,祝融亦为内部分化的九黎集团的成员。蚩尤族在西部渭水流域与炎帝一样是崇拜虎(“黎”义即黑虎)即崇拜参宿的族群,但是逃到东部豫北冀南经历几代人后可能改变了信仰,它拒绝仰韶文化的尖底瓶而接纳了鼎器成了一种“东夷文化”,而东夷的传统是崇拜大火保存原始董姓部落的崇拜,而且用鸟象来表示大火崇拜,所以九黎集团中的祝融族后来成为颛顼的火正,祝融也成了一只鸟。传说太子长琴精于乐道,能使五色鸟舞于庭中。《左传》记载:“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闻琴则舞。”从此,把蚩尤与祝融的关系进行了论证。
同时,该篇文章论述:“《地道记》曰:“陇西郡首阳有三危,三苗所处。”“鸟鼠同穴西有三危山,三苗所处是也。”西羌、西戎,似皆与苗民有关。犬戎是以犬为图腾的,苗民中亦有盘瓠犬为重要图腾者。《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由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铜器是甘肃东乡县出土的。而古西域中亚一带早在五千年前已发现了铜器,这也许同苗民祖先有关。《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神异经·西荒经》:“西北荒中有人,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能飞,为人饕餮,淫逸无理,名曰苗民。”这些记载较简,有正统思相的偏见,并不精确,更不全面,但却反映了苗民流向西北的历史事实,这是不可能凭空捏造的。”这也是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至今无法弄清“祝融”与“蚩尤”关系的原因,也无法理顺“九黎”与“重黎”或“重、黎”关系的原因。甚至传说也把炎帝祝融之子长琴,与炎帝共工氏争夺,被迫放弃帝位,变成黄帝之后的另一战争。大约是在颛顼时期,祝融族开始分化,其中某些分族并向西南方向迁徙直到帝喾时期,形成苗蛮集团。大约正当大汶口文化前后期之交,即公元前3500年左右,直到大汶口文化末期时,才形成屈家岭文化。这与屈家岭文化绝对年代的公元前3100—前2600年也是相符的。
三、祝融火神、董姓与九黎
1、祝融火神与董姓。《礼》中也说:“伏羲、神农、祝融,三皇也。”又说:“祝者,属也;融者,续也,言能延续三皇之道而行之,故祝融也。”祝融亦即古三皇之一燧人氏,因其发明钻木取火,温暖人间,故尊其为祝融。祝融,在古语中,“祝”是持久,“融”是光明,让他永远光明。“祝”字在甲骨文的字形,像一个人跪在神前拜神、开口祈祷,其本义指男巫,是祭祀时主持祝告的人,引申用来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融”字是个形声字,从鬲,虫省声。鬲是古代一种烹饪器。“融”字的本义是炊气上升,引申为长久、明亮、通达、流通、显明、昌盛、和乐、恬适、和煦、暖和等义。所以,“祝融”一词表示在炊器旁用火,给人们带来希望的人,是掌管用火的人。
在远古时期,用火并不简单。秦安大地湾遗址考古发现,在一期文化(距今约8000年)的4座房址内出土有红烧土块、陶器及最早的彩陶制品,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取火用火。在二期文化(仰韶早期,距今6000年)的156座房址中,均出现了圆形和瓢形灶炕,并有保存火种的火种罐。这说明,中华先民很早就掌握了人工取火、保管火种和用火技术,但由于早期的房屋离不开草木建筑材料,一旦失火,危害极其严重。所以早期的中华先民还没有在房内用火的习惯,只有进一步了解火的性质,掌握了更加全面的用火技术以后,才敢于在房内用火。发展提高用火技术正是祝融氏部落的传统。既然如此,那么董姓的董是什么意思?我多篇文章论述,不也证明祝融部落联盟是董姓部落的代称?
《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勿躬》载:祝融,神名。帝喾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命为祝融。《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可见他并非“完人”,郭亚注释“火神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员,神话中的火神祝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职。《汉书·五行志上》一书说:“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祝融是火神,他的威力被应用到战争中去。《墨子·非攻下》记载如下:“(成汤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干厘夏城之闲,西北之隅。”祝融有一弟叫吴回,又称回禄,也是官司“火正”。最后,祝融八姓: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
据史料记载:“韩国人主要来源于楚国的罗国人和卢国人。卢国和罗国同属苗蛮,公元前7世纪建国于汉江中游一带,两国距离很近,唇齿相依,曾经共同抵抗楚国入侵。但最终被扩张的楚国同时消灭,一起被迁到枝江然后又迁到长沙。之后卢戎的一支又到了辰州,在辰溪和泸溪一带安营扎寨。而虎狼强秦灭楚后,一个叫“韩终”的方士带着罗氏、卢氏等楚国亡民有准备地逃离了秦国,渡海到了朝鲜半岛东南部,始有“三韩”:马韩为原住民,辰韩、弁韩来自中国,弁韩臣属辰韩。而朝鲜半岛北部先后出现檀君朝鲜、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3个王朝。公元前57年,辰韩部落联盟中斯卢部落建立新罗国。为什么叫新罗,就是区别于楚国原来的罗国。(韩国多罗姓和卢姓,其族谱皆注明来自中国楚国时代的罗国和卢国)”。
《国语·楚语下》说:“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由于黄帝以及炎帝神农部落,对以圈养动物以及擅长农业、冶炼的祝融部落(包括蚩尤曾经任部落联盟首领对抗炎帝神农氏),其实,主要还是由于对火的崇拜。上面论及蚩尤部落也与祝融部落一样崇拜火!由于婚姻之争,史上以“九黎乱德”风俗不同,是男方入赘女方的传统,还是进行新的女方嫁入男方之争,也是关键。成为之后的祝融三苗迁徙。
由于董姓部落管理火,最后以祝融表示该董姓部落联盟。我在多篇文章论述。2013年11月19日也指出了《舜帝赐董姓是几千年的误导》:“董”字的甲骨文文法查询了,“符号刻记”更加无法得知。而从金文考证:是由“重+邑”两部分组成,而“东”字的甲骨文是用木棍包扎捆绑成的物体,“重”是肩扛背驮的沉甸甸的捆绑的物体。于是,这三个字具有部落聚居的也只有“董”字。难道“董”字与人类聚居并成为管理火的部落是巧合吗?还是杜撰?
我在《祝融的返璞归真》一文。开头就明确指出:火正称呼为祝融,可是火正不是部落名称,那么与火正有关的部落是什么呢?“老童”也好,“老鐘”也罢,都没有管理的意思,无法表达火正的含义,且是双音节词;而祝融、陆终、吴回、禄、重、黎也一样无法突出火正的职能。而祝融也只是表示火的形象特征,也无法表达火正的管理?那真正的老童是谁呢?只有“董”,董正也就是管理的职能,董就是正,正就是董。那祝融是董姓部落的代称,这样,所谓的“董、仲、中、钟、终、重、童”通假也就成为可能,而“禄、陆、老、黎、离、雝通假,雝音“融”,且“融”符合火的相貌特征。火燃烧旺盛形容的“董、董”的声音,也就用于管理火的活动即“董督、董正”。或简称为“正”。从事保管,收藏、管理、监督火种,“蕫”也就衍伸出监督、管理、深藏、统率、主持、督察、古老久远等含义。后来,人们崇拜火,祭祀火的活动,也成为“董”主持祭祀的一部分。
祝融:“祝”是持久,“融”是光明。“蕫”表示火的意象,而祝融表示火的特征含义。而祝融其实是一个部落联盟的代称。因此,说祝融属于炎帝的姜姓或黄帝的姬姓都是错误的。火制造技术的发展,为祝融部落分支“黎”九黎,有了精湛的冶金技术与制造刀剑的技术奠定了基础,从而产生祝融部落的第一次分化:重、黎。…人们崇拜火,也崇拜与火一样燃烧的太阳。“董”成为最早的部落,而管理火的首领称为“董老”或“老董”,也就是火神;专门管理火的部落也就出现在白天与黑夜由不同人群管理的初步分工:白天是年纪轻的人,夜晚是年纪大的人。董姓部落由老、童的初步分工,最后人们把在黑夜成为老,与黎通假。“董”姓部落,由开始称呼“董”姓部落的首领“董老”,或称呼“老董”,且因为“董”姓部落的人的轮流分工“老、童”而慢慢称呼“老、童”或“童、老”两大分工。“老、童”不是表示部落的管理职责,而火管理活动为“董”,也就是“董”部落的职能。
因此,部落对火的崇拜,对火的注重,赋予祭祀与管理的活动,就称呼为“董”,“董”才是最初部落的称呼,也就是部落最早的姓。“董”部落的分工,出现了“童、老”,“老、童”,而后来的“老童”,是把管理活动的董姓部落的人进行的称呼“老童”、“重、黎”也因此而从董姓部落的“董老、老董”演变而来。董姓部落!就这样诞生了。火神就是管理火的职责,火神就是管理火的职责,“火正”,董就是正,正也是“董”。而祝融是董姓部落的代称,祝融以火的形象特征作为描述火,作为“董”姓部落的首领,祝融早于女娲因为“祝融与共工之战”的补天时期。
在2013年10月22日《探讨祝融八姓》论述:“《林邑记》也说:“苍梧以南,有文郎野人,居无屋宅,依树上住宿,食生肉,采香以为业,与人交易,若上皇之人。”,有巢氏出生在九嶷山以南的苍梧,曾经游过仙山,得仙人指点,受鸟筑巢的启发,发明了“巢居”。人们感激这位发明巢居的人,便推选他为当地的部落酋长,尊称他为有巢氏。有巢氏时期,董姓部落有一部分逐渐向浙江、江苏、山东、山西一带转移;之后,燧人氏之后,董姓部落的祝融部落联盟又有一部分,从湖南沿着岭南五岭到九嶷山不远的广西甄皮岩一带,进贵州、云南、迁移到在今四川省的广元、巴中一带,北移,后来定居今宝鸡市岐山县一带,因境内有太白山,古称其地为太白(与今太白县无关),炎帝魁隗氏政权后期,炎帝祝融长琴率领部落部分再继续迁徙在豫中的嵩山地区(包括今新郑、新密、登封、郑州一带)。
最后,迁徙于河南昆吾(今河南濮阳市)、滑县一带,山东濮城、菏泽、定陶等地、山西南部的鬷川(闻喜)、翼城、曲沃、绛县、垣曲、左邑、桐乡、襄汾、新田(山西侯马)等地以及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与第一次迁徙于山东、山西等地的汇合董姓,老董这一新的祝融部落联盟。原居住部落为老,新到的董姓为董。又称呼董老。后人,写成重黎。见:“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包山楚简第217号简“童”作“僮”)误作“卷章”),卷章生重黎”。在祝融部落联盟第一次分化成为从秦岭而来的董姓,老董这一部落,炎帝神农氏政权时期,该部落分工,形成董、老。亦写成重、黎两大部落分支。董(写成重)支系从事祭祀、动物驯养、战争管理;黎,保持原有的种植,养蚕、冶金、管理水利的传统。而黎支系,由于范围涉及后百越地区,称呼为九黎。故说:九黎出于古昆仑(湖南九嶷山),成为三苗人的祖先(见:董全吉的《董姓部落与蚩尤、三苗的关系》)。
由于重、黎以前长久各地分居繁衍,也由于黎支系有北方蚩尤作为首领,也就逐步分化,同时,炎黄蚩尤的三大战争,重、黎成为对立面,董姓部落的董分支,加入了炎帝、黄帝、颛顼等帝的部落大集团的战争,重、黎最终彻底分化;也在高辛氏政权的战争中,董姓分支也就是祝融部落在战争中逐步扩大地盘,为祝融部落的分化为祝融八姓创造了条件。是董姓部落的不同分支。……颛顼生女禄(又记:称、僻、僻)→老童→重黎、吴回(又记:吴雷、回禄)→陆终→(昆吾)南陆。变化一下:颛顼→女禄(女禄作为母系部落老)→老童(老董)→重黎(董老)、回禄(回禄为禄回的倒称,禄也为老、吴回、吴雷)→陆终(老董或重黎的倒称)→南陆(男性的陆,昆吾)、陆叔,名安(姓飂→陆→黎→老董的老,称呼陆叔)。(飂叔安,飂,与廖音同,也属于陆终的陆的转音,有些古书中也写作郅、蓼、嫪、廖,春秋时期以后,飂伯高把“飂”字改写为“廖”字而成为廖氏。飂国,就是叔安的封国,都邑故址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四十五公里的湖阳镇。飂叔安,应该是称呼:老叔→黎叔→飂叔,名:安)。
这样其实都是董姓部落的老董→重黎的反反复复的转音与倒称或者老、黎的单称。撇开颛顼作为时期,董姓祝融部在这个时期前早存在,而孔子与史记的错误归于时间。这样,祝融八姓其实就是董姓部落的祝融联盟的几个不同的代称。”考之《国语》、《山海经》和《世本》逸文,重、黎实为二人,但其职司均与用火有关,故可统称为“祝融”。祝融之后有“陆终”。郭沫若早就指出,陆终,乃祝融之别写也。《史记》所谓“卷章”乃是“老童”之误写。老童生“重黎”。
2013年3月30日我在《祝融八姓的拨正与董氏的历史变迁》一文论证指出:“后人错误记载的有:把惠连的姓,从董姓改为斟,最后斟姓成为无后的记载?甚至,把祝融六姓记载为:己,斟,彭,妘,曹,芈,而后,己姓又分出董姓分族,彭姓又分出秃姓分族,由此形成“祝融八姓”。?甚至董氏后裔的一些记载把董父源于己姓记载在参胡(惠连)上,以董父作为最早的董姓来源?这都是谬误。确切的祝融六姓是:己,董,彭,妘,曹,芈。最后,彭姓分出秃姓,曹姓分出斟姓。形成《国语。卷第十六》:“八姓,祝融之后。八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芈也”。从上可以看出,参胡(惠连)是指陆终的第二个儿子。陆终的六个儿子分别是: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季连。名字分别为:樊,惠连、籛,求言、安,季连”。
2、祝融部落与九黎、蚩尤。2013年10月11日《董姓部落与蚩尤、三苗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后汉书?南蛮列传》载:“昔高辛氏有畜犬……名曰盘瓠,下令之后,盘瓠衔人头遗阙下……以女配盘瓠……入南山……生子十二人,六男六女,自相夫妻……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九黎部落集团的首领是蚩尤。因为迁徙,都是崇拜火的部落,源远流长。《祝融、蚩尤、三苗种族概念关系发微》一文作者研究指出:祝融、蚩尤、三苗为三个意义部分重合的兼容性种族概念:“祝融”为该部落集团及其首领最早称谓,“祝融”别称“蚩尤”则为祝融八姓支族东迁后与原先居住的部落形成的新东夷部族集团以后称谓,“三苗”为“祝融”与“蚩尤”融合形成的新东夷部族集团支族南迁后别称”。老、耆、黎、夷,豕通转,祝融部落开始畜牧业的养殖,九黎,九代表多部落,八十一兄弟也是代表多部落,可见一斑。九黎族的首领叫蚩尤,兽身人言,铜头铁脖子,头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剑戟,能吃砂石,以某种猛兽为图腾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是勇悍善战的强大氏族部落。
《路史·后纪四》:“蚩尤姜姓,炎帝后裔也。”《遁甲开山图》:“蚩尤者,炎帝之后,与少昊治西方之金。”其九黎以是重黎的黎的分化,祝融的重黎的黎之称演变“九黎”。九既是蛇,又数九,因之又名九黎氏、九黎族。与“祝鸠”之名有关系,演化成“蚩尤”、“颛顼”之名。《史记·律书》:“亥者,该也。言阳气藏于下,故该也。”《释名·释天》:“亥,核也,收藏万物”,与杜注“蓐收”义同。亥与豕古本一字,豕、耆、黎、夷,段玉裁并系于十五部,故例得通转。
故我在2013年10月26日论证《祝融、炎帝、神农、九黎与老童的关系》,2014年7月3日《祝融与瑶族姓氏的关联探讨》:“《山海经.大荒北经》:“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这里的“厘姓”何出?厘即“黎”也,其声似,通假,故“苗民黎姓”之“黎”当源自“重黎”之“黎”,故后来的上典的“犁”、“厘”通“重、黎”之“黎”。《风俗通义》“颛顼有子曰黎,为苗民”之论断是对的,黎即祝融,为苗蛮之祖(祖龙)而九黎之“黎”亦源自重黎之“黎”,故苗、黎异名同实。故知,上典的“犁”、“厘”通“重、黎”之“黎。而“黎”是“重黎”的“黎”。《国语.郑語》“显天地之光明”的楚祖“祝融”。故,“苗民厘(黎)姓”其意含是祝融为“苗民”之祖;也就是《国语.郑语》中的“蛮芈”之祖。所以楚人即苗蛮是也。……《世本》说:“老童(即卷章)生重黎及吴回。”
帝吴,又称为“天吴、大吴、吴回、吴雷、有虞回、康回”。……《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反臂,名曰天虞”、“有人名曰吴回,奇左,是无右臂”;《山海经·大荒东经》:“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吴回功绩巨大,所以在帝尧陶唐氏(姞姓)之后被推举为“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称为“帝虞”、“帝吴”、“大吴”、“天吴”。上博楚简《容成氏》两次出现的“又吴迵”应当读为“有虞迵”,即帝吴;《容成氏》还说明,有虞氏和陶唐氏一起形成了“唐虞联盟”时期,互相交替担任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如:帝尧(陶唐氏)、帝吴(有虞氏)、帝丹朱(陶唐氏)、帝舜(有虞氏)。苗族传说中的“雷老五”就是指的吴回。后世“铜”冶炼技术最先进的地区在昆吾(许昌)、宛城(河南南阳)、吴、越,都属于上古的南方,都是祝融的地盘”;2014年5月17日《江永女书的起源》:“吴回征战有功,在帝尧陶唐氏(姞姓)之后被推举为“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称为“帝虞”、“帝吴”、“大吴”、“天吴”。上博楚简《容成氏》两次出现的“又吴迵”应当读为“有虞迵”,即帝吴;《容成氏》还说明,有虞氏和陶唐氏一起形成了“唐虞联盟”时期,互相交替担任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如:帝尧(陶唐氏)、帝吴(有虞氏)、帝丹朱(陶唐氏)、帝舜(有虞氏)。……从瑶族记载:这吴回与盘瓠同族,岂不是瑶族的先祖与重黎两大支系的祝融联盟之内。”
四、黄帝、颛顼与祝融部落的婚姻关系
1、鬼方与祝融的关系。说到婚姻关系,不得不先说鬼方。《大戴礼记.帝系》和《世本.帝系篇》均有详述。《世本.帝系篇》逸文曰: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而不育,剖其左胁,获三人焉;剖其右胁,获三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其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曰篯铿,是为彭祖;其四曰求言,是为郐人;其五曰晏安,是为曹姓;其六曰季连,是为芈姓。季连产付祖氏,付祖氏产熊穴,九世至于渠娄鲧。出于熊渠有三人:其孟之名为庸,为句袒王;其中之名为红,为鄂王;其季之名为疵,为就章王。昆吾者,卫是也;参胡者,韩是也;彭祖者,彭城是也;郐人者,郑是也;曹姓者,邾是也。季连者,楚是也。此记载与《史记》大致相合。考之《国语.郑语》,则樊、惠连、篯铿、求言、晏安、季连分别为己、董、彭、妘、曹、芈诸姓的先祖。
这里的关键是,楚之母系先祖竟然是鬼方人氏!考察楚姓“芈”这个字。《说文》曰:“芈,羊鸣也。从羊,象声气上出。”再看“芈”的小篆字,果然从“羊”。而其发音(“mi”),正如羊叫声。楚人之母系先祖那就是部落乃鬼方之牧羊。对于鬼方之地望,众说纷纭,但大体在甘肃-陕西-山西这一线上。可以明确的是,春秋时代为晋所灭的上党赤狄六部均为隗姓。于是,鬼方早先的活动区域当距离上党不远,应该包括山西大部,或许还远至陕北、甘肃。鬼方多见于殷商卜辞,也见于《周易》、《竹书纪年》和《诗经》。武丁伐鬼方,三年才克之,可见,鬼方乃是晚商一主要不安定因素。武丁期卜辞也有“伐芈”记录——此“芈”或许就是鬼方,或许是其一支。
“芈”未见于后世金文。如果周共王所灭之“密”就是后来的“商密”,而如果“商密”就是楚人始封地“丹阳”,那倒可以在“密、芈”(楚)之间建立关系了。其实,即便共王灭了“密”,其国人未必就被屠戮殆尽,也未必就会屈从,而可能远遁南方,重起炉灶。《诗经.大雅.皇矣》曰:“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此诗当是对于文王伐“密”(及“崇”)一事的记录。密人不但侵“阮”,还侵“共”。共,一般认为在今河南辉县,地当河内近太行之一隅。可见,当时“密”人的活动范围颇大。我们能否把“密”看做“鬼方”之一支呢?如果是,“密、芈”是否是一回事呢?综合《国语》、《竹书纪年》和《史记》的记载,“密”国于西周共王四年为周所灭,密康公被杀。共王之前是穆王,穆王世有“帅楚子伐徐戎”的记载。穆王之前是昭王,昭王“伐楚”,“丧六师于汉”。似乎,“密”与“芈”(楚)无甚关联。《世本》、《大戴礼·帝系姓》的记载,老童之妻或以为骄福(弱水氏),或以为高娲(根木氏),但陆终之妻,却均以为是“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阝贵”。
弱水氏或根木氏的居所无从查考,而鬼方氏的地望却是有案可稽的。作为一个在商和西周时曾相当活跃的部族,在文献典籍和金石甲骨中均有记载。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三《鬼方昆夷考》引用《后汉书·西羌传》注所引《竹书纪年》:“王季伐西落鬼戎,获二十翟王”的记载,提出“可知其地尚在歧周以西。”并通过对残盂鼎和梁伯戈的考证,推断其地望为“西自氵开陇,环中国而北,东及太行、常山间,中间或分或合。”
李学勤的《殷代地理简论》一书,通过对卜辞中往来各地间的行程的记载及各地间相对方位的记载的研究,指出其地当在商西或西北,这一结论已为近年来歧山地区出土的甲文所证实:“□鬼告不乎宅商西”(H11:8)这条卜辞中的鬼,当即鬼方,商当即大邑商,鬼方位于大邑商(今安阳)以西,正与李学勤先生的推断相吻合。鬼方省称鬼,与卜辞中周称周方(乙3536:周方弗其有祸。乙2170:周方其无祸)同例,而周君称周侯之例亦见于卜辞,(甲)436:“命周侯今月无祸。”则鬼方之君或可称为鬼侯。鬼侯之名,见于《礼记·明堂位》:“昔殷纣乱天下,脯鬼侯,以飨诸侯。”《史记·殷本纪》作:“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于纣。九侯女不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一作鬼侯。”是故鬼侯或可称九侯。
司马贞《史记索隐》释荤粥:“匈奴之别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晋改蒐于董”。杜解:“河东汾阴县有董亭”。董国被蒐国代替,最后属于晋国。也就是董国被祝融的支系即董姓的其他支系所继续居住。从“鬼方常与昆戎、洛泉、昆夷、绲夷、串夷等混用”。以及“鬼方的称呼在商朝称鬼方;西周称昆夷、玁狁”可知,后来也就把昆吾部落,居住昆仑虚的昆夷、昆戎等以及季连之苗裔曰鬻熊。见于商周间者,曰鬼方、曰昆夷、曰獯鬻。就是《世说新语》是记载汉末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言语行为的一部笔记体小说。《下卷。下排调1》也记载:“干宝向刘真长叙其《搜神记》,刘曰:"卿可谓鬼之董狐。"”意思是:"你可以说是鬼中的良史董狐啊。"这也是说明董狐居住在鬼方,董姓居住的部落地。说明董狐以母系姓为姓是返璞归真!
学者考证:《史记·宋微子世家》有阳九国,当即九侯之国,其于《殷本纪》作“饥”,《周本纪》作“耆”,《尚书·西伯》戡黎作[],《宋微子世家》索隐称“邹诞本云‘音黎’”,是则其国或又作,其实均为一国的种种异称而已。从语音的角度来考察,鬼字古音为见母微韵,饥字古音为见母脂韵,黎字古音为来母脂韵,耆字古音为群母脂韵,黎、耆、饥三字同韵可相通假,而微韵属灰部,脂韵属支部,灰、支可相通转。饥、阝九系阝几形近而讹。黎讹作[]。是故鬼方在传世典籍中又可作鬼、九、阝九、阝几、饥、黎、耆。《左传》宣公十五年“弃仲章而夺黎氏地”。杜预注:黎氏,黎侯国。邺县在今河北临漳,滏阳在今河北磁县,以道里推之,滏阳西南之九侯城,即邺县之九侯城,黎城在今山西西南,上党东北,浊漳河流域。两说地望虽不同,但均在古冀州而分处漳水上下游是其共同之处。
2、陆终的婚姻。学者考究:据《世本》、《大戴礼》、《史记》记载:“陆终娶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女贵,女贵字从女贵声,贵字古音为见母物韵,与古音见母微韵的“鬼”字相转可通(只须脱去塞音韵尾即可)。故鬼方氏之女曰女女贵当系以国为姓,亦可作女鬼。又《左传》定公四年追述周公相王室,分唐叔以“怀姓九宗”,怀字古音为匣母微韵,与鬼字同韵,亦可通假,《诗·小雅·小弁》:“譬比坏木”,《说文》“疒鬼”字条引作“疒鬼木”,又《山海经·中次六经·疒鬼山》条郭璞注为“音如伟之”二例可证。据《国语·周语》记载:富辰曰:“狄,隗姓也。”《潜夫论·志氏姓》亦称“赤狄隗姓。”《左传》宣公十五年:“秋七月……壬午,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及前述王国维先生所引《竹书纪年》“王季伐西落鬼戎,获十二翟王。”翟、狄二字古混而不分。据《西山经·西次三经》记载:“……马鬼山……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磬,其下多积蛇。”郭璞注:“耆童,老童,颛顼之子。”耆训作老,又见于《诗·皇矣》“上帝耆之”毛传,《文选·西京赋》“持耆龟”薛注。耆省作老,当与《楚辞·九叹》“藏珏民日石于金匮”王逸注“珏民日一作珉”同例。这条记载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1)老童又作耆童。(2)地名为马鬼山。按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十一:“黎老者,耆老也。古字黎与耆通。”而《说文·部》:“童……,从重省声。”
楚先祖与赤狄鬼方之间存在着相当密切的血统及文化渊源关系,其原居住地即便不在今晋东南的上党一带,亦当在两河间的古冀州范围之内。号称为姜姓的蚩尤为九黎之君的说法与同样号称为炎帝之后的共工所率部族为祝融之后的姓苗民之说亦有同构关系。昆吾之墟为卫,彭姓的别封为韦,其间的关系及其与《禹贡》“冀州”“常卫”既从,大陆既为之源于灵寿的卫水的关系。商文化来自黄河以西的冀州之地,是沿太行山东麓南下的,先商文化与山西境内的古代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昆吾及韦等祝融各姓的早期分布,恰好处于今豫北冀南及与山西接壤地区,祝融集团的另一支,可以从江西出土的徐国青铜器铭文中有彭姓另一别封“诸稽荆”的记载得到证明。其中之一部又转到大别山入鄂。楚建国后陆续入中原入楚的移民传承的神话。
那这样不就是重黎部落即祝融部落本身吗?为何还称呼鬼方?上述论及“鬼方在传世典籍中又可作鬼、九、阝九、阝几、饥、黎、耆。”,同时《竹书纪年》“王季伐西落鬼戎,获十二翟王。”。我2014年1月6日在《秦汉的董翳、董渫(绁)与刘邦》一文论述:“《汉书。卷三十一陈胜项籍传第一》:乃立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长史司马欣,故栎阳狱吏,尝有德于梁;都尉董翳,本劝章邯降。故立欣为塞王,王咸阳以东至河;立翳为翟王,王上郡。……雍王章邯、齐王田广、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然而董翳被霸王项羽封为翟王(古黄陵县秦汉时为翟道县);而再看董卓,字仲颖,凉州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董仲舒,广川(今河北枣强)人。董仲舒先祖迁徙至广川。他们的祖籍均为晋之河东,董氏族裔在不同历史时期,回归河东陇西.。这几个记载都处于鬼方?而难道就封董翳为翟王?结合《竹书纪年》“王季伐西落鬼戎,获十二翟王。”。那证明鬼方的首领为翟王,翟王所在地是董姓居住地。也证明祝融部落是董姓部落联盟的称呼。既然如此,“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不可能不知道同姓不婚?下面将连同颛顼的婚姻一起回答。
3、颛顼的婚姻。再从《世本·帝系》:“颛顼娶於滕氏,滕氏奔之子谓之女禄,产老童”。《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路史·后纪》:“颛顼娶滕奔氏之女曰娽,滕奔,即胜濆。”《土卑苍》:‘娽,颛顼之妻名’《大戴礼》:‘滕奔氏之女,谓之女娽,是生老童。’生伯称、卷章、季禺三人。这些记载无不说明:颛顼娶女禄,产老童(曰犁,为祝融)。
女禄的禄字是重黎黎字的通假。历史上有个叫钟离(重黎)的国家,司马迁写作终黎,考古出土的钟离国青铜铭文又写作童鹿,童丽。所以说明离,黎,鹿,丽在先秦是完全不分的。古时候传说有种动物叫做天鹿,也写作天禄,所以鹿和禄也是不分的。所以说女禄的禄字和重黎的黎是不分的。颛顼有名记载的妻子只有两个,一个是邹屠氏,另一个就是女禄,邹屠氏是九黎的。女禄的禄字是黎字的通假也是九黎的。
又有记载:颛顼娶九黎邹屠氏生下夏后氏的祖先,娶女禄生下了祝融氏的祖先。《海内经》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即黄帝---昌意---韩流---颛顼。那怎么颛顼还是黄帝之孙?据《史记。楚世家》称:“楚之先祖出自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子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集解引谯周“老童”即“卷章”)”,卷章生重黎,如下表示:颛顼------称-----卷章(老童)-----重黎。卷章应是字形之误,即老童。为楚人先祖之一。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帝喾﹞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大荒西经》曰:“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故重黎即祝融,《世本·帝系篇》说:“颛顼娶于胜坟氏之子,谓女禄,是生老童”、“老童娶于根水氏,谓之骄福,产重及黎。”《国语·郑语》韦昭注:“颛顼生老童,老童产重黎及吴回,吴回产陆终。”《经义述闻》卷三十一:“黎老者,耆老也。古字黎与耆通。”而《说文·部》:“童……,从重省声。”老者与重黎这种恰好颠倒的命名方式。
湖北荆门包山二号墓出土楚简217支和237支简分别明记有楚先老童、祝融、等祖名。王国维《邾公钟跋》曾考证“陆终”,丁山则认为《楚公逆》铭文的“吴雷”即“吴回”。近年来李学勤先生指出包山简:“,即是鬻熊”,极有见地。与文献基本吻合。由此可见,祝融被认为是楚人的先祖,其说法起源于楚地可以肯定。
考古发现:其一,北宋晚期在今湖北嘉鱼出土的“楚公逆[ ]”,其铭文为:“惟八月甲申,楚公逆自作吴雷钅父[],厥铭曰……。”孙贻让认为,楚公逆即周宣王时的楚君熊[ ],逆、[ ]古音同,从器形上看亦不无道理。丁山考释吴雷即吴回。
其二,“邾公钅力钟”铭文云:“陆[ ]之孙邾公钅力作厥和钟,……”30年代出土于长沙子弹库的楚缯书,有“炎帝乃命祝[]以四神降”之语,“祝[ ]”即祝融。王国维《邾公钟跋》一文指出:“[ ]字从虫虫声,[],古墉字。以声类求之,当是螽字,陆螽即陆终也。《大戴礼·帝系篇》陆终娶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阝贵氏,产六子,其五曰安,是为曹姓,曹姓邾氏也。《史记·楚世家》同,同出于《世本》,此邾器而云‘陆[]之孙’,其为陆终无疑也。”李学勤先生认为王氏分析字有误,墉字古音在东部,螽字古音在冬部,王氏沿用王念孙父子说文谐声谱,未别东、冬。[]字实应从虫省声,与终同属冬部,读为融,是因为融也从虫省声的缘故。
其三,《两周金文辞大系》所收,有两条铭文:“苏公作王妃乖簋,永宝用”,“苏甫(夫)人作女至妃襄媵匚也》”。此外郐为女云姓,金文作“女员”,邾为曹姓,金文作[],《金文世族谱》等书都曾加以论证。
颛顼娶於滕氏,滕氏奔之子谓之女禄,女禄的禄字是黎字的通假也是九黎的,娶女禄生下了祝融氏;上面论及“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不可能不知道同姓不婚?其实,颛顼也好,陆终也罢,都是娶祝融部落的女子,那就是一些历史学家、学者以及考古工作者,至今尚弄不清楚的地方。我是这样认为的,是由于颛顼入赘祝融部落,并不是祝融从颛顼之后才产生,而陆终也是入赘祝融部落。
从《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大戴礼记.帝系》载:“少典生轩辕,是为黄帝。黄帝产玄嚣,玄嚣产极,极产高辛,是为帝尝。帝喾产放勋,是为帝尧。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项产穷蝉,穷蝉产敬康,敬康句芒,句芒产牛,牛产瞽叟,瞽叟产重华,是为帝舜,及产象、敖。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低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颛顼娶于滕氏,滕氏奔之子,谓之女禄氏,产老童。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氏,产重黎及吴回。“吴回氏产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馈氏,产大子,孕而不粥,三年,启其左胁,六人出焉。其一日樊,是为昆吾;其二日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日籛,是为彭祖;其四日莱言,是为云刽人;其五日安,是为曹姓;其六日季连,是为芈姓。“昆吾者,卫氏也;参胡者,韩氏也;彭祖者,彭氏也;云刽人者,郑氏也;曹姓者,部氏也;季连者,楚氏也。”
说明,老童-重黎、吴回,是部落首领的变化。而帝喾诛重黎,是对祝融部落强大的排挤,最后吴回将军被族弟,也就是九黎部落(祝融部落的分支)的瑶族先祖盘瓠与吴回同族,最后吴回被“盘瓠衔人头遗阙下”。也就是一代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称为“帝虞”、“帝吴”、“大吴”、“天吴”。上博楚简《容成氏》两次出现的“又吴迵”应当读为“有虞迵”,即帝吴;帝尧(陶唐氏)-帝吴(有虞氏)-帝丹朱(陶唐氏)-帝舜(有虞氏)。而派另外的首领进入祝融部落,也是称呼祝融的老童,别称陆终。最后祝融八姓被排挤分化瓦解。而舜帝名重华,也说明与重黎部落有关,并且继承了吴回的帝吴(有虞氏)。
4、黄帝的入居与颛顼入赘形成与祝融部落居住范围的一致。为何史籍中的黄帝活动范围跟祝融族的活动范围有很多重叠处?《左转·昭公十七年》:“郑,祝融之墟也。”《重修大殿碑记》:“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即河南新郑县。河南新郑裴李岗是黄帝住过的有熊氏之墟。祝融在此居住过。而此地文物遗迹是7——8千多年前的。那么,明显就是后来黄帝入居祝融部落。《国语。周语上》:“有夏之兴,融降于崇山。”崇山即河南嵩山。这里离祝融的食邑新郑不远,同属郑国。春秋时郑国还有祝融氏子孙。乾隆四十一年本《新郑县志》特为祝融做《封建表》。祝融是满族祖先。养猪一族。曾从南至北走遍中国。从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到辽河——西拉木伦河流域。返回中原。传说中被黄帝赐名祝融负责管火的黎和黄帝一族的部落也是到处游牧游猎的。祝融是真有其人的。而且不止一人。(《路史。前记》卷八。)
上文“女禄(又记:称、僻、僻)→老童→重黎、吴回(又记:吴雷、回禄)→陆终→(昆吾)南陆。变化一下:颛顼→女禄(女禄作为母系部落老)→老童(老董)→重黎(董老)、回禄(回禄为禄回的倒称,禄也为老、吴回、吴雷)→陆终(老董或重黎的倒称)→南陆(男性的陆,昆吾)、陆叔,名安(姓飂→陆→黎→老董的老,称呼陆叔)。”都是部落首领,有的是入赘祝融部落的首领。
祝融部落联盟孕育道教的起源
《山海经》后有大禹的结语,应该是伯益讲完之后,大禹作总结。然伯益的《山海经》仍然是口头文学,随意性极强,后世一代一代的又补充了新的内容。故清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序》称《山海经》相传“作于禹益,述于周秦”。直到20世纪80年代,袁珂先生才明确提出《山海经》的作者是战国初中期楚地楚国人。
为何流传下来的是楚地不是其他,这里汇集着从火种的发现到母系氏族的崩溃的历史传承。特别是董姓母系氏族的祝融部落联盟,在遭遇不断的外姓入赘与中央大部落的挤压下,终于分崩离析。然而,其祭祀、巫术、天文地理等技术依然传承……由于祝融部落的长久祭祀活动,认识大自然。在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讲“道”的人叫鬻熊。著书《鬻子》,是周文王的老师,曾辅佐周文王推翻殷商建立周王朝。而老子作为道教鼻祖也是楚国人。
同时,董公庙的董光是晋朝人,为何人们传说却变成唐朝董晋的弟弟董三?为掘开谜底,论证如下,以作参考。
一、楚国与道教
《帝系》说:“季连,是为芈姓。季连产什祖氏,什祖氏产内熊,九世至于渠。这是从部落中的父系官员的氏而说。”其中多有错字,“什”为“方”之讹,内为“穴”之讹,学者已经指明。内熊即“穴熊”,亦即“鬻熊”,清华简《楚居》中有一些关于季连与鬻熊重要而珍贵的信息:“季连初降于山,氐于(穴)穷,(迁)出于乔山,宅凥爰波,逆上汌水,见盘庚之子凥于方山,女曰妣隹,秉慈率相,历游四方。季连闻其有娉,从,及之盘,爰生伯、远仲、毓徜徉,先于京宗。穴酓遟徙于京宗,爰得妣烈。逆流哉水,氒状(贴)耳,乃妻之,生侸叔、丽季,丽不从,自胁出。妣烈宾于天,巫并该其胁以楚,氐今曰楚人”。《楚居》证实鬻熊是商末人,曾子事文王。然季连也分为多支系,不再仅仅为一个支系,故《楚世家》说“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记其世。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把赞同此说的诸家意见排比如下:《楚世家》:季连-附沮-穴熊……熊-熊丽-熊忹-熊绎。《古今人表》:季连……(经尧、舜、禹、夏至商末)鬻熊。《国语》注:季连之后曰鬻熊,其曾孙熊绎,封为楚子。尽管司马迁把“穴熊”和“鬻熊”同一个人之名字异写误分为二人,但季连与鬻熊之间时代远隔,是多数学者都相信的。但把《楚居》世系与《帝系》、《楚世家》等比较:《楚居》:季连-伯、远仲……穴酓-丽季。《帝系》:季连-什祖氏-内熊,九世至于渠。《楚世家》:季连-附沮-穴熊……单看叙事结构,三者惊人的一致,季连之子之后,就都叙及穴熊。
据此可以推测,汉代人所见大致与《楚居》相同。穴熊真是季连之孙,世系就前后接续不上。那只是季连也是一各分部落的称呼,不是由一人组成,不是泛指一人。司马迁就把穴熊和鬻熊一分为二,让二者之间用一句“弗能记其世”带过,就顺利到了商末。现在已经知道穴熊和鬻熊是同一人,二者之间不可能有间隔。自盘庚至纣王帝辛共计盘庚、祖庚及祖甲、廪辛及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七代九王,《殷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说,自盘庚迁殷至纣亡积二百七十三年,《楚居》中“伯、远仲……先凥于京宗,穴酓遟徙于京宗……至酓忹亦居京宗”这段叙述,意思应当是伯、远仲首先居于京宗,穴熊后来才晚迁到京宗,到了酓忹还居在京宗。可见,季连也分化多支系,依然保留季连称呼。季连之“子”“先凥”京宗,穴酓(熊)“遟徙”京宗,一先一晚,其间已经经历若干代。另外,《楚居》在叙述中还有省略,季连生子,只叙伯、仲;穴熊之子,只说叔、季,就像大家族中的兄弟排辈。
《楚世家》中“鬻熊生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熊绎当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这当中在“当成王时”前多了“熊绎”二字,因为《左传》昭公十二年中,楚灵王的话里说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级、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所以熊绎应为康王时人,在《史记》中鬻熊“蚤卒”,但是在《路史》所引《鬻子》中,鬻熊要到九十才见文王,所以早卒的应当是熊绎的先辈熊狂。有熊(今河南新郑)人(依然与董姓部落的祝融部落联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季连部落酋长、哲学家,著书《鬻子》,是周文王的老师,曾辅佐周文王推翻殷商建立周王朝。楚人奉颛顼帝高阳氏为先祖,老童、祝融为远祖,鬻熊为始祖。说明楚国先祖来源于老童、祝融等不同称谓的董姓部落的祝融部落联盟。
重、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部落首领。祝融是古代掌管火种的首领之称谓,代表着在氏族中的极高地位和权力。到高辛氏(帝喾)时代,吴回迁居吴人之地而称吴回,担任管火之官,史称火正祝融。陆终长子曰昆吾,二子曰参胡,三子曰彭祖,四子曰会人,五子曰曹姓,六子曰季连。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夏朝时,季连进入楚丘(今河南滑县),建芈熊王朝。季连的后裔羋部落穴熊氏族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间,地区大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回到了祝融部落常居住地……穴熊居熊山,为有熊氏之墟,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境内。
熊丽,鬻熊部落后裔。殷纣王时,随鬻熊活动于丹水之阳(今豫西南丹水以北),鬻熊西去投奔西伯昌后,乃率楚人南渡汉水,筚露篮缕,开发荆山(今南漳西北),西南达于雎水上游的雎山。以荆山为中心活动。熊狂,熊丽之子。周成王时,周公避祸于楚,楚人敬之如上宾,周公大感其德,周公回朝后诉说此事,感动了周成王,于是周成王封熊狂之子熊绎为楚君。鬻熊:鬻音玉),姓芈(音米),名熊,又称为熊蚤,芈蚤。祝融氏的后代,是陆终第六个儿子季连的后裔。鬻熊九十岁拜见文王,文王把他当作老师。到了武王,成王都把他当作老师。成王大量分封异姓诸侯,其时鬻熊已经去世,他的“儿子”熊丽,“孙子”熊狂也都已去世。故封他的“曾孙”熊绎于楚地。鬻熊有《鬻子》一卷。
《史记·楚世家》记载:“鬻熊先生辅佐文王,去世早。熊通说:‘我的先人鬻熊渊博,是周王的老师。去世早。’”但《鬻子》说九十岁才见文王,之后有武王、成王向他求教封康叔于卫的事,算起他的年龄应该超过一百一二十岁才对。因此,就不仅仅指一个鬻熊,未及受封就去世。他的儿子熊丽,孙子熊狂也都已去世。故封他的曾孙熊绎于楚地,故楚人以鬻熊为始祖(楚人奉颛顼帝高阳氏为先祖,老童、祝融为远祖,鬻熊为始祖)。也不是因为熊绎被封,中央朝廷就减少对原祝融部落的教化与统一战争依然存在。
熊犹,楚幽王卒,国人立幽王之弟熊犹为楚哀王。熊犹立二月余,其庶史熊负刍之徒党杀犹及太后,熊负刍被拥立为王。公元前223年,王翦攻楚,虏楚王负刍。楚人伪托项燕之名,立楚公子昌平君为楚王,反秦于淮南。昌平君败,楚亡。楚国的公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称楚姓。
根据卜筮简中楚人祭祀的序列,楚先是“老童、祝融、穴熊(鬻熊)”,季连是芈姓之祖,鬻是楚人之祖。楚史自鬻熊之后连贯的世系,《楚居》所记与史书所载基本吻合,由传说过渡到了确切的信史。《楚居》记载了楚公、楚王的居处和迁徙等内容。其中,“季连初降於山”中的“降”,当与中国古代巫风习俗有关,并且季连就是古代集巫师与政治领袖双重身份于一身的人物,故他可以行巫术来沟通天地;“妣疠宾于天”中的“宾”是指妣疠生产出丽季后,丽季的胁部出现了溃烂,妣疠组织进行祭天祀地的巫术活动;“巫并该其胁以楚”中,巫师用楚(荆条)为丽季包裹胁部的溃烂之处,也是一种巫术活动。
二、说道与道家鼻祖
上文提及:祝融部落季连的后裔鬻熊,著有《鬻子》一卷,文王、武王、成王都把他当作老师。是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讲“道”的人。
道教可遥追殷商时期的祝融部落(包括祝融部落后期的分化的鬼方)对鬼神崇拜,起源于古代中国祝融部落的祭祀,与对神灵的祭拜,是一种传统宗教,与其它宗教最大的分别是没有真正的创始人,那是道教最早的渊源;同时,始于战国、盛行于秦汉的方仙道,以及汉初盛行的以老子之名言修道养寿的黄老道这些渊源对道教发展起了较大的理论影响。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奉老子、元始天尊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但其主张与老子、庄子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并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宗教。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百家争鸣,许多学者都曾经以“道”来称呼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甚至佛教都曾经由于各种原因自称或被称为是“道教”。儒家最早使用“道教”一词,将先王之道和孔子的理论称为“道教”。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把“菩提”翻译成“道”,因此也被称为“道教”。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几千年国家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确立了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融合吸收了包括阴阳五行、儒、道、墨、法、名、杂,乃至术数和方技等家在内的百家学说的精华。在世界观方面则认为“天人合一”,即人与客观是一个整体,人又是万物中最有灵性、最宝贵的成员。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理论;提出人君要仿效天道,施行仁政。为之后道家的兴起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形成了道家汉朝之后也就开始出现尊老子为元始天尊。以“道”为最高信念,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被后人称为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的老子,其父亲名叫乾,字元杲,活到七十二岁还是单身,与邻居益寿氏家一个未嫁的老女在外野合,且怀了胎,十年以后生下聃。相传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怀胎时间特长,又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人们就叫他老子。老子故里鹿邑县位于豫皖交界的河南省东部。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镇,史记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黎、李”同音;“聃”和“耳”同义)老聃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与《易经》和《论语》一同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老子也被道教尊为教祖。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据《后汉书》和《鹿邑县志》记载,太清宫建于东汉延熹八年(165年),始名老子庙。当时汉桓帝两次派大臣到鹿邑朝拜老子建老子祠,并立老子祠碑。《水经注》载涡水又北,适老子庙东,庙前有二碑,在南门外,汉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陈相边韶撰文。唐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渊为认老子为李姓始祖。
黄河流域孕育“儒家”思想,讲“仁义”, 仁是仁爱、善良,义指正义、正气,要求“凭良心”做事,“要有爱心,还要有正义感”,是倡导“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科学”;倾向于“唯心主义”,“仁义道德”构成古代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最高行为准则。
长江流域孕育“道家”思想,讲“道德”。道,指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德,是要在主观上遵循规律、提倡“按规律”去办事,“要有学识,还要有操守”。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科学”。倾向于“唯物主义”;形成有约束的社会规范与善恶的评判标准。
道教天师道从创教之初,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经典,将其中“道”和“德”作为基本的信仰。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万物都是从“道”演化而来的。而“德”则是“道”的体现。南北朝时道教的宗教形式得以完善。道教以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为教主,也就是老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成神仙的方法,所谓之儒,释,道并存。(说明:以下略)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阴法鲁《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近人唐兰、高亨怀疑“沮诵”就是“祝融”(唐书52页、高亨《文字形义学概论》 27-28页。从颉强:从漢字中考证“蚩尤” – 铁血网:文献《世本》卷九《作篇》“沮诵、倉颉作书。并黄帝史官”,沮诵是谁?有人提出了沮诵是祝融,也就是神话中的火神。
仓颉造字来源于祝融部落的传授_荷香月暖的新浪博客:沮诵(祝融的同音异写,实则为祝融)。而当官进行历史记载的,也有祝融。那么,也就间接肯定仓颉是从祝融部落学习而来。《春秋元命苞》:“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刚。”宋代罗泌撰的《禅通纪》云:“仓帝史皇氏,姓侯冈,名颉。”
董姓图腾与千里草
姓氏的起源与古代婚姻
董姓与祝融八姓的变化
祝融与祝融八姓的由来
江永女书的起源(一)
江永女书的起源(二)
祝融八姓的新研究(一)
祝融八姓的新研究(二)
祝融八姓与祝融文化(五)
祝融八姓与祝融文化(四)
祝融八姓与祝融文化(三)
祝融八姓与祝融文化(二)
祝融八姓与祝融文化(一)
祝融八姓的由来和后裔分布
祝融部落分分合合的演变(1)
祝融部落分分合合的演变(2)
祝融部落分分合合的演变(3)
重新分析燧人氏、祝融与风姓
祝融与炎帝的新论(董吉全)
扶桑、火与“蕫”的意象产生
祝融生共工的真相、祝融诛鲧
祝融六姓与祝融八姓的新研究
重新分析燧人氏、祝融与风姓
苍梧、僚人与粤语的分析研究
炎黄的两大部落联姻与龙的传人
董姓是最早的姓氏的研究发现
董姓部落图腾、豢龙氏与龙的变化
被女真灭亡后的契丹民族始祖炎帝
董姓部落与蚩尤、三苗的关系(二)
董姓部落与蚩尤、三苗的关系(一)
从董姓图腾研究童、重黎与祝融部落
祝融八姓的拨正与董氏的历史变迁2
祝融八姓的拨正与董氏的历史变迁1
从文字论“董”姓部落与江永“女书”
祝融、炎帝、神农、九黎与老童的关系2
祝融、炎帝、神农、九黎与老童的关系1
中华远古文明的探讨(荷香月暖的博客)
姓起源于母系氏族原居住部落,氏开始于舜帝时代
[转]重黎神话及其相关问题——《山海经》神话研究
炎黄时期的父系氏族过渡阶段,因“媵婚制”后裔随母姓
[转载]重黎神话及其相关问题——《山海经》与神话研究
“姓”和“氏”的产生与“祝融六姓”向“祝融八姓”的演化
历朝家谱(伏羲、炎黄、尧舜禹)-看中国的网易博客从《山海经》内容探讨炎黄始祖渊源 张中一的搜狐博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