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分享 » 正文

既是调料,更是佳酿,还可入药:品味黄酒九千年历史的陈香余韵

导语:呼儿将出换美,与尔同销万古愁!

如果有人问,华夏文明是什么味道?我想其中一定有诗书的墨香和美酒的醇香。华夏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与酒密不可分,无论是“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无双才气,还是“把酒问青天”的孤寂清冷,或是“一杯浊酒家万里”的思乡之情,又或是“醉里挑灯看剑”的沙场豪迈,都为华夏文明增色良多。

在华夏数千年的酒文化中,唱主角的并不是我们现在熟知的白酒,而是已经成为“配角”的黄酒。一杯黄酒,不仅仅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见证,更是解开农业文明密码的一把钥匙。

一、黄酒是华夏文明诞生、发展和繁荣的见证者

酒是如何产生的?人类饮用黄酒的历史有多长?在传吟千古的《诗经》中,就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记载。而在多次的考古中,人类最早承载文明符号的甲骨文中,也有了酒的字样,把人类饮用酒的历史追溯到了至少五千年前。

考古人员在陕西省临潼白家村的新石器早期遗址中,发现了八千多年前的酿酒工具滤缸,证明我国的酿酒技术至少在八千年前就已经比较成熟了。

而1962年河南舞阳县的考古发现,又一举将酒的历史推进了公元前9000年。从地理位置上看,舞阳县位于南阳、许昌、驻马店和漯河的正中间,从历史地位看,它正好处于黄河文明发源地的核心区域,人类在此生活的遗迹至少可以追溯到万年以前。

贾湖村遗址位于舞阳县北的舞渡镇,从1962年开始考古人员先后对此地进行了数次挖掘,累计出土陶、骨和龟甲数千件。考古学家在陶器的残留物中发现了酒石酸、野生葡萄籽粒,并且还发现了稻米、山楂、蜂蜡等成分,这是目前世界上人类酿酒的最早的实物证据。

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一万年前的黄河流域,降雨充沛、润湿温和、植物丰茂,具备了人类生存的优良条件,所以在这儿诞生人类文明一点都不奇怪。而贾湖村遗址的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仅目前发掘的部分就有房基30余座、灰坑300多个,呈现出明显的部落结构。

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纽带的部落的生产,代表着生产力的进步和劳动分工的基本形成,除从事狩猎的壮年男子之外,可以有劳动力从事采摘、酿酒,这也是酿酒“规模化”的基础。但是,酒的历史,远比实物能够证明的要长得多。

最早的酒,很有可能是远古人类储存的食物——主要是植物果实和种籽,在适宜的温度、温度下发酵,糖化后产生了酒精,人类无意中品尝过之后,对这种“液体”大感兴趣,在不断地观察和实践中,终于发现了酿酒的秘密。

当然,也有人说酒是人类在狩猎时发现猴子采摘的果实变成了酒了说法,但从合理性来考虑,显然人类无师自通地学会酿酒的说法更可信一些。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我们其中的一个人类祖先,发现自己前几天摘的野果,已经变成了浆水,散发着一种古怪而诱人的香味,他小心翼翼地用指头蘸着尝了一下,发现这种液体异常可口,他无意中变成了地球上第一个喝酒的人。而从这第一口酒入口,酒与人类从此密不可分,相伴万年至今!

因为有了酒这个奇妙的饮品,人类的文明增添了许多动人的篇章,无论是最早酿出葡萄酒的古波斯人,还是发明啤酒的苏美尔人,都没有想到这种奇妙的液体会如此深刻地影响自身的文明进程。

酒在华夏的地位,远高于其它粮食作业和畜牧产品。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就是:在殷商时代出土的陶器、青铜器中,酒器最多!人们认为,这种神秘的液体是上天的恩赐,所以将酒做为祭祀的重要供奉。

《礼记·礼器》曰“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早在商代,统治者在进行祭祀祖先和天地时,就已经把酒作为了重要的供品。自商之后,无论是天子、诸侯、公卿,在举行祭祀等活动时,无论等级高低、供品也随时代而变,但是酒的地位却牢不可破。

因为酒被赋予了“礼”的内涵,所以酒在宴客、送别、婚嫁、入学、成人等具有重要意义的场合,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而“春风送暖入屠苏”的诗句,更说明酒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普通老百姓皆喜爱的杯中之物。

酒还是文人的最爱,在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笔下,与酒有关的文章、诗句数不胜数,留下了无数传颂千古的名句。“李白斗酒诗百篇、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放,“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的逍遥,让酒成为中华夏文明的最好载体。

以上所有与酒与关的文化历史、人文风貌,其实都是黄酒。如今大行其道的白酒的前身蒸馏酒,其起源之说,有汉、唐、宋等说法,但最为可信可考的,是《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始”。也就是说,自元以前,华夏文明中所有与酒有关的文化,都是基于黄酒而产生的。

唐代著名诗人、酒客白居易曾经在《尝黄醣新酌忆微之》留下了“世间好物黄醅酒,天下闲人白侍郎”,以及在《问刘十九》中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等句。

“绿蚁”即黄酒中的泡沫,以白居易的好饮之名,如果有美味的白酒,他一定不会放过,诗文中会有相关的记载。实际上直到宋朝,在华夏酒文化上担纲主角的一直是黄酒。

二、黄酒没落背后,是农耕文明的瓶颈

今天,我们谈酒时,主要是指白酒,或者啤酒,甚至是葡萄酒,黄酒早已经被抛入角落,曾经承载华夏文明的主角,为何会落到这个境地呢?谈及黄酒的没落,就要从它的繁盛开始。

酒能够成为人类的杯中爱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够让人产生愉悦感。最早品尝到这种美味的远古人类,喝完之后产生了飘飘欲仙的感觉,然后昏昏沉沉睡去,这种感觉太好啦!

而且,喝完这种液体之后,人的情绪格外亢奋,总想发泄一下,战斗力飚升,这也是古代远征以酒壮行的本意吧!而对于文而言,喝完酒后似乎文思泉涌,“李白斗酒诗百篇”就是真实的写照。

酒还能彰显品味、增进友情,好友相逢,出门沽酒,牧童遥指杏花村;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几杯下肚,话匣子打开,立马“酒逢知己千杯少”。种豆南山,独坐月下,对酒当歌,邀明月而成三人,其中的意境令人神往,让人在喝酒的过程中忘却世间的烦恼,岂不美哉!

除了作为饮品之外,人们还发现了黄酒的诸多妙用,以黄酒入馔烹饪食品,可去除腥膻、增加香味。例如著名的“东坡肉”,其原料和烹制之法并无出奇出处,关键是那数匙黄酒浇下,去除了脂腻之味,肉质更加细滑甜嫩、入口即化且有奇香。而烹制鱼虾等水产腥物时,些许料酒能够土腥气完全去除,很好地衬托了鱼虾的鲜美。

黄酒还是中医的一味药引,酒可温经络、通血脉,有发散的功效,例如食用阿胶时,用温热的黄酒吞服为佳。而用于治疗伤势的跌打药中,很多都注明了要以热酒吞服。酒还能去腐味、除瘴气、去淤毒,在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也有新春饮“屠苏酒”的方子。

那么,饮用黄酒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为何又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变成“配角”呢?我们可以从华夏历史进程中得窥一斑。

《战国策》: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酒能影响人的精神状态,让人自控力下降,贪图享受,禹在喝完之后,预见到酒会成为亡国的隐患,就疏远的造酒的仪狄,自己也远离喝酒。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个禁酒令是周朝时颁布的《酒诰》:

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厥诰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兹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天降威,我 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辜。”

而到了宋代,对于饮酒地惩罚更为严厉:《汉律》:三人以上无故群饮,罚金四两。这个规定很奇葩,也很无聊。只要超过三个人,无故饮酒,就要罚款。那么,是不是两个人对饮就没事?“无故群饮”,是不是有理由就可以免罚?总让人有一种敷衍了事的感觉!也许萧何在制定这一条款的时候,觉得酒是不可能禁的,能够糊弄一下刘邦就行。

事实上,不仅仅是周、汉、宋,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曾经下过形式各样的禁酒令,这里面固然有以“纵酒坏纪、亡国坏事”的因素,但如果从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各朝代禁酒的真实目的还是因为农耕文明自身的发展瓶颈。

华夏文明的核心是农耕,农耕文明最基础的产出是粮食。国无粮不稳,民无粮不安,军无粮不定,在农耕社会,粮食是关系国运命脉的战略物资。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人类的农耕技术更多的体现在改进工具、顺应天时、深耕细作上,粮食作物的产量提升,始终存在一个瓶颈。

可供耕种的土地数量是有限的,粮食的总产量也是一定的,那么随着人口地增长,粮食压力就变得越来越大。封建王朝始终走不出“人口增长——粮食短缺——动荡混乱——由乱而治”的循环怪圈,主要原因就是人口、土地和粮食的相互制约。那么作为战略物资的粮食对于封建王朝的统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美酒固然惹人喜爱,但配制酒却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这就是酒在封建王朝的原罪。

《汉书·食货志》记载: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

酒虽美味,却无法饱腹,没酒喝不要紧,没饭吃要饿肚子,酿酒要消耗大量的主粮,这对于统治者而言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纵酒的生产的,还制定“初榷酒沽”的制度,实行专管专营。导致好酒的价格一直很高。就连诗仙都要用马和皮草去换酒喝。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但这种禁酒令是无法禁止人们去饮酒的,更无法改变黄酒的地位。黄酒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元朝蒸馏酒,也就是烧酒的兴起。

首先,烧酒可用高粱等杂粮来生产,其次,烧酒的“劲”更大,来得更快。这就带来一个很有意思的场面:朋友相聚饮酒,如果是喝酒精含量低的黄酒,一人一斤都嫌少,而喝度数较高的烧酒,酒量不好的一杯即倒,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显然是烧酒更合算。这和人们在购物时选择“拼多多”是一个道理。

此外,元之前之所以是黄酒唱主角,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酿酒工艺的限制。或许是人类孜孜以求炼丹技术推进了化学工业的进步,或许是为了长时间储存黄酒而探索工艺,最终促成了蒸熘器具提纯烧酒工艺的诞生。李时珍考证“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始”是真实可信的。

此外,白酒度数高便于储存,也进一步提高了白酒的地位。由元而起,自明而兴,明中叶后,烧酒逐渐取代黄酒占据了统治地位,现在人们一说起酒,基本上是指白酒了,哪里还有黄酒的位置啊!

三、大国盛世:黄酒能否重新崛起

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酒文化始终伴随,而其中有四千多年是黄酒唱主角,那么,黄酒还有没有可能重新成为主角呢?这得从饮酒习惯、文化沉淀、酿酒工艺等多方面讲起。

首先,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化学工业一日千里,黄酒的酿制从工艺上来讲,也是一个化学过程。今天的技术,可以完整地观察微观世界,能够很好的控制温度、温度等生产环境,可以对黄河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不断分析、纠错、试验,为黄酒品质的提高奠定了科技基础。

再者,随着粮食产量的提升,制约黄酒制作的原料问题已经不复存在,君不见,现在任何一个县城,都至少有一个酒厂,走在任何一个小镇,都能够看见酒坊,国家对酒类的生产也没有产量上的限制。

当然,仅仅以上原因并不能让人们爱上黄酒,黄酒要想成为主流,一是要更好喝,二是要挖掘它的文化内涵。东晋嵇含的《南方草木狀》中有关于“女儿酒“的记载:

“南人有女数岁,既大酿酒,侯冬陂池竭时,置酒罂中,密固其上,瘗陂中。至春潴水满,亦不复发矣。女将嫁,乃发陂取酒,以供宾客,谓之女酒,其味绝美。”

“女儿酒”就是今天人们常常提起的女儿红,一方面,它是一种美好的习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外一方面,它也说明了黄酒越陈越香的道理。根据经验来讲,一坛好的黄酒,在储存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会不断陈化,酒中的杂质逐步析出,品质会有一个相当大的提升。

而古人嫁女,我们平均一下是16岁出嫁,那么女儿出嫁时,正好也是黄酒品质渐入佳境的时候。嫁女之喜,美酒之赏,相得益彰。当然了,黄酒也不是越陈越好喝,女儿若是变成了老姑娘,只怕储存的黄酒也会逐渐变酸,最终寡淡如水。

事实上“女儿红”只是酒文化的一个缩影而已。一个国家要强盛必先有精神上的强大,精神的强大来自于文化自信,那么对于黄酒文化的挖掘、发扬也是一个有利的时机。

此外,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醇和温厚的黄酒,如酒中君子,厚重而温润,深情而执着!不似白酒,暴烈如火,不似啤酒,畅饮化溺,不似葡萄酒,缺了三分豪气,少了三分华夏的味道。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当人们早已经过了酒食紧缺的年代,开始追求品质生活时,温一壶黄酒,蒸一数只青蟹,邀一位好友,对坐饮酒食蟹以抒胸怀,不正是人生一乐吗?也许黄酒永远取法取代白酒,但是作为华夏文明的气息,它已经融入我们的血脉,永远传承。

结语:油盐酱醋、糖茶盐酒,家常里短的烟火气里,却蕴藏着农耕文明一路走来开山辟石的艰辛,见证着华夏文明筚路蓝缕的铁血硝烟。一壶浊酒喜相逢,笑看沉浮五千年,轻酌慢饮,让人生多一些醇厚,让心性多一点平和!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