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前,言石读书会10周年庆典时发起了共读10本书计划,包括诗经、论语、史记、杜甫诗、毛选等,形式有线上共读、线下交流。计划实行两年多来,最有规律的就是天天打卡的读诗经小组了,在周君大姐不辞辛苦每天发布共读篇目带领下,从2022年一天一首读完《诗经》到2023年一天一首读完《唐诗三百诗》,2024年很自然地过渡到共读《宋词三百首》。
当读到太平宰相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时,我不禁想起了我的高中时代。正是在那时,偶然从哥哥的书包里翻出了一本残缺了好几页的《宋词小札》,看到的第一首宋词就是“一曲新词酒一杯”,该书作者刘逸生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解读让我非常叹服,从此喜欢上了宋词。每天上学出家门前认真看一首,然后在骑自行车去学校的路上反复背诵,十分钟的车程便成了我的“宋词之旅”,这样的求学之路带着点浪漫的文化味儿,直接影响了我的阅读趣味,也间接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
(一)记得那时年纪小
80年代是我的中学时代,电视机尚未普及到我的河北农村老家,听收音机是最主要的休闲乐趣和信息渠道,最喜欢的就是“评书联播”。袁阔成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刘兰芳的《岳飞传》《杨家将》是百听不厌。也正是从中央广播电台午间广播里第一次听到了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从李野默的声音里听完了路遥的这篇现实主义力作。
那时候全家人一边吃午饭一边听书成为美好的幸福时光,大家都为孙少安、孙少平和田润叶、田晓霞的坎坷经历牵肠挂肚,如果哪天不小心错过了一回,就后悔好半天,那个年代是没有办法听回放的。
之后在上大学和参加工作后,与同学和同事交流阅读经历时经常会提到这部作品,据说这本书已经成为各大高校阅读率始终排名第一的经典,许多人津津乐道。
比如,去年在东方甄选经历“小作文事件”而更加如日中天的直播界顶流兼清流董宇辉说他“读过6遍《平凡的世界》”,而我曾经的同事、小我15岁的李玮博士说他刚刚读完了第7遍,小学、初中、大学、工作,每到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都会重读一遍。我没想到1989年出生的年轻人如此热衷这《平凡的世界》,于是建议由他来领读这本经典,作为2024年言石共读计划之一。
为此,我也从网上找到当年李野默的录音原声,用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听完了这部当年听了半年的长篇小说三部曲,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多年前,之前模糊的记忆再次清晰,之前不太注意的细节又丰满起来,这一部真不愧是现实主义的经典,的确写出了上世纪70/80年代的现实,写出了无数农村出身的孩子或者说“小镇青年”曾经经历的生活和心中的梦。
还记得高中时的语文老师特别重视写作和演讲,每次上语文课都先选一个同学到讲台上去演讲自己的小作文,让同学们每次上课都很紧张,但又充满期待。在这样的压力和氛围影响下,我们班还制作了一个刊物,印象中叫《七巧板》(七色光?),我算是其中的主力写手。当时班里有人写稿投稿,有人抄写排版,一番精心编排之后就在班里传阅,成为一时的热点,可以说是洛阳纸贵,哦,也许这个词不准确,因为根本没有复印,只是在同学之间飞快的传阅,甚至还会传到其他班级和老师那里。
去年10月,在石家庄与阔别30多年的高中同学田班长相聚,勾起了许多共同的回忆,说起当年班里创办的这个刊物,依然是满满的自豪感,据说他家里还保留着那仅有的孤本。
(二)三十功名写材料
可能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无意中点燃了我的文学梦,萌发了我的主编梦。尽管后来考上了理工科为主的西安交大,学的是化工系高分子材料专业,但大学四年进的最多的却是人文社科图书馆,几乎看遍了当时能看到的各种文学作品,尤其是80年代文学黄金时代的各种作家写的各种风格的小说。
后来毕业,按专业对口分配到了北京的燕山石化,但在化工装置干了不到2年就感觉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于是给企业报纸《燕山油化报》投稿一篇小文《书趣》,不仅马上发表,还被中国第一家企业电视台的燕化电视台采访并制作了一期节目。第一次见报与第一次上电视来得如此容易,于是萌发了换岗的想法。
借着这个机缘拿着那期报纸,主动找到厂党委书记门口去毛遂自荐,有点类似于古时候的“干谒”,居然成功打动了领导,于是转型到了以文字为主的工作岗位,也就从此放弃了化工专业改变了职业轨迹,从基层厂宣传部、经理办到总公司的总经理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政策研究室、基层单位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合资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以及 国 家 机 关干部,主要的核心业务都是写材料。以至于在一些场合需要做自我介绍时经常戏言,“我学的是高分子材料,干的最多的是文字材料”。
正经工作之外,读书写作也成为我最大的业余爱好,大小报刊投稿成为最大的乐趣和成就感的来源,即使没有稿费也乐此不疲,自己每年还编一个文章合集小册子,扉页上写的是“给自己写,给朋友读”。
2000年前后,在燕山局域网的黄金时代,还做了一个最热门网站的最热门论坛“文学沙龙”的版主,指点江山挥洒文字,与网友拍砖论战,感受着网络世界的激情,在虚拟的空间里赢得了虚名,甚至还谈了一场真实的“网恋”,一起牵手成功走进婚姻的殿堂。当时在网上的签名是改自崔健的《一块红布》歌词:“我感觉这网上有血,因为你的手是热乎乎(点击和回复)”。
后来燕山局域网玩大了被封了,但上网看帖发帖的习惯已经养成,又跑到真正的互联网去灌水。2004年6月,在《中国青年报》推出纪念金刊改版后,写了一篇改版金刊印象,以“山水间”网名发在当时炙手可热的“中青论坛”,没想到反响极佳,引来很多编辑记者留言互动。
网络让编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如此之近,于是一发不可收拾,一有闲暇就发帖评报,日积月累三十多万字,垒起了一个《有报天天评》的帖子,达到上千万的点击,成为“中青论坛”网站第一阅读量的帖子,2005年本人荣获中青论坛“十大写手之特别写手奖”(2011年获评《中国青年报》创刊60年之“金牌读者”),在更大的网络世界获得了更大的虚名,也和中青报结下了不解之缘。2006年一度还做了四个多月的专栏作家,每周三给中青报最富盛名的《冰点周刊》写“人物点评”和“视点”专栏,评点当周发生的四个人物和四个事件,忙得不亦乐乎,颇有一种人生梦想即将实现的感觉。
那时候还在小资文青大本营的豆瓣网建了一个3000多人的中青报冰点小组,与2万多人的南周小组互动频繁,火花四溅,好多大报编辑记者隐藏其中,看着热情读者对自己文章的评论心中暗爽。我也在新浪、搜狐开通博客,其中在汶川地震期间的一篇博文被搜狐博客推为首屏首页,一夜之间点击率超过80万,回复评论多得看不过来,恍惚间有了一种网络大V的感觉。
2010年,托燕化公司成立40周年庆祝之福,也感谢我尊敬的老师、公司唯一的中国作协会员索俐老师主编出版“燕山企业文化丛书”,其中也有我的一本10万字的小书 《一半是温情 一半是冷眼》,实现了一个文化人的出书梦。
2011年12月,在总经理办公室主办的一次会议上,召集各基层单位办公室的文字工作者布置年终总结报告的任务,很多人纷纷表示不太会写总结,或者写不好总结,强烈要求公司提供培训提高的机会。时任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的我表示,写东西不是一次两次培训可以教出来的,不如办个读书会吧。这个创意得到基层同志和公司主要领导以及公司档案馆负责人的大力支持。
天时地利人和之下,言石读书会应运而生,办讲座、搞征文、共读书、齐练笔,吸引了一批志趣相投的读书人交流碰撞,从此将一个人的读书兴趣变成了一群人的读书事业,一个人的乌托邦变成了一群人的精神家园。
在燕化公司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支持下,还出了一本《书为缘》的书,将读书会会员的征文作品印成合集,圆了不少燕山读书人的出书梦。
言石读书会也先后被《中国青年报》《中国石化报》《新京报》报道,还受邀参加了几届全国读书会联合会的活动,言石读书会的事迹作为全国十个读书会的发展经验案例之一,被收录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读书会发展调查研究报告》。()
创办言石读书会,感觉自己的精神有了寄托,甚至成为灵魂所系,一种无时或忘、念兹在兹的存在。
后来我的工作岗位几次调整,从总经理办到党办、政策研究室再到1000多人的二级单位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后来到带领200 多人参与改革重组成立合资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走到哪里都在哪里办起了读书会,带动身边人一起读书,将工作与爱好结合,吸引了不少人参与,有时候还起到涵养企业文化和疗愈职工的心灵诊所作用。
2016年,因缘际会,禁不住曾经的友人反复邀请和本人对外面世界的渴望,离开了工作整整20年的燕化,被选调到网信事业单位某杂志主编,进行了一次职业生涯中最大胆的跨界转型。事后看来,这一方面是响应了“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的时代召唤,另一方面也可以追溯到15岁参与编写班级小刊时初心,这可能也是一种冥冥中的天意和命运的选择。
(三)天命之年忆初心
写作的习惯和主编的梦想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就像各大报纸年初必发一篇新年献词一样,我也养成了每到新年必写一篇辞旧迎新感言的习惯。但2024年已经来了,而且已经过去很长时间,我的感言却迟迟没有完成,这是一种怎样的纠结?
尽管没写出来,脑海中却一直念念不忘。为什么如此之难?只因为看得太重。自己感觉2024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1974年出生的我即将进入50岁,曾经传说中的“年过半百”,孔子说的“天命之年”。说点什么好呢?
去年8月在淄博完成我的第一场全程马拉松,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42.195公里,迈过了心里的那道坎,对距离的感觉变得与以往不同,看到十几公里的路程感觉自己都可以跑着去。
之前看到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自己每天跑步十公里,曾经觉得不可思议,现在看来只要时间自由,一天十公里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毕竟是上班族,每天上下班通勤时间大概需要2小时,以前基本是坐公交,跑完全马后,天天上班从五环外的金安桥到三环里的航天桥,14公里变得不再漫长,不想坐公交改骑自行车了,时间刚好1小时,就当是晨练了。
骑着共享单车沿着阜石路到阜成路一路向东,50岁的上班族一边骑车,一边浮想联翩,恍惚间彷佛回到15岁时中学时代。同样的是早晨,同样的是骑自行车,而不同的是年龄,不同的是方向。那时的少年是从东边的村里骑到县城的学校,一路向西,七八点钟的太阳在背后追赶着当时我这“八九点钟的太阳”。而今是从西骑到东,迎着金色的朝阳,中年男人像少年一样风驰电掣。
偶尔想起夸父逐日,偶尔也会想起鲁迅在《彷徨》封面引用的屈原的诗“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偶尔也会想起曾经单位燕山石化的厂歌“迎着金色的朝阳挽起钢铁的臂膀”;偶尔还会想起“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夕阳西下几时回”。我那人生第一首宋词,以及那少年的心啊。
上世纪90年代电视大行其道,1993年问世的东方时空改变了中国的电视生态。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成为许多电视人的美好回忆,在这个节目诞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被崔永元、白岩松等主持人视为精神偶像的英年早逝的陈虻,做出了巨大的思想贡献和实践探索。
学者徐泓出了一本书《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记录了陈虻许多经典语录。正是这个书名让我第一次意识到什么是“不忘初心”,后来随着这个词进入党的话语体系,这种直指人心的话语拉近了政治与人的距离。
专家爱编新名词,真佛只说家常话,“不忘初心”言简意赅,直指人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个人的初心对一个人的人生的巨大影响概莫能外。试看,后来哪一个犯了错误腐败的官员不是对着镜头忏悔说:“都怪自己背离了初心”。
50岁是一个重要的年纪,子曰“五十而知天命”。不管信与不信,到了这把年纪,多少都经历过很多人生的无奈,或多或少都会意识可能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决定着自己的人生。而不管是天命、命运还是使命,每个人有着自己人生轨迹和境遇,确实又和小时候的初心是分不开的。
万世师表的孔子“十有五志于学”,到“五十而知天命”,从自己志于学到杏坛讲学弟子三千,孔子实现了他的“木铎”使命。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孟子说过“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从小立志读书做圣贤的王阳明被贬到蛮荒之地的贵州,在龙场悟道,从此人生开挂立德立功立言成为“完人”,将被程朱理学统治的儒学发展为更为经世致用的心学,“持志如心痛““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而佛家最经典的经就是《心经》。“初心”二字最早也是出自佛家。
(四)三个时代与三次成长
从小就很有佛缘的演员、80年代演火了济公活佛的游本昌老爷子在2024年开年又火了一把,电影导演王家卫拍的第一部电视剧《繁花》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90多岁的游老的言行和事迹再次得到广泛传播。在电视剧品质盛典的领奖台上,老爷子看着台下的后辈演员感叹道:“你们好幸福哦,进入这么一个伟大的好时代,我羡慕你们。但是我有幸,我也在进入这个时代呀”。
“我有一句衷心之言,是我践行了几十年的一条演艺宗旨,以文艺化导人心”。
好一个“以文艺化导人心”,认真看这句话,品评他珍藏的这幅书法作品,“以文化人”“以艺导心”,越琢磨越有味儿。这是伟大时代的一颗伟大的心。
这的确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对于90岁的游老师是这样,对于50岁的我同样是这样。短短50岁的人生,伴随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几乎是沉浸式体验了真正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
从出生到18岁之前,一直在河北农村,也曾经饿过肚子吃过粗粮,种过地掰过棒子捡过麦穗,坐过马车推过独轮车,亲身感受过改革开放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所以对于《平凡的世界》描述的细节感同身受。
大学毕业时22岁参加工作进了一家著名的国企,亲身感受现代石化工业的黄金时代。第一个月拿的工资就超过了30年工龄的担任国家公职人员的父亲,也体验过最后一波”除了媳妇啥都发“的好福利,后来又经历了“国企三年脱困”,“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见过股份公司香港纽约伦敦上市路演的风光,也看到过企业亏损职工下岗“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无奈,见证了“中国石化工业的摇篮和根据地”在40年后的中兴之路,抓住北京奥运的机遇进行1000万吨炼油系统升级改造,兑现了中国北京对国际奥委会的庄严承诺,油品质量达到欧4标准,在北京奥运期间成为正常生产运行的特大型石化企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在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间歇专门到公司慰问,表示要送给燕化“一块无形的金牌”。
特别是每年新年元旦,多少次亲身见证老领导吴仪副总理与从燕化走出去的二十多位副部级领导回家过年,那样的温暖热闹和真情嘱托。还曾在时任公司董事长安排下,与宣传部、油化报、党办既竞争又合作的写出一篇《东风徐徐吹,燕山春来早》,模仿《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整版文章,全景描摹这位从基层奋斗出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一个企业文化和健康发展的重大影响。
后来我又从公司机关调到基层单位,与一线职工深度接触,还参与组建一个合资公司,带着200多人的队伍进行改革重组,成立和运营一个新公司,也算是深度体验了工业文明的盛衰起伏。
42岁转型网络空间,跟随信息时代进入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发展方向的网信事业,在“第一方阵”的政治机关近距离感受“最初一公里”,亲身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耳濡目染学习理论创新的日新月异,感受“四个自信”“两个结合”的脉络演进,感受“互联网+“” 数据要素ד数据成为第五要素”的时代大潮。不仅偶有撰写报告“上达天听“的小惊喜,也在央 国 家 机 关丰富了基层工作经历,心态成熟到乐于在伟大时代做一个平凡的人。
我们都是时代大潮中的普通人,就像人民日报所言”没有马云的时代,只有时代的马云“。时代很伟大,每个人很平凡。
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人生有三次成长: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哲学家周国平也曾说:“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
50岁的年纪慢慢与自己和解,与这个世界和解,在平凡的世界里接受了平凡的人生。但一个人毕竟是唯一的这一个人,有的变了,有的没变。岁数变了,喜爱阅读的习惯没有变;时代变了,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没有变;工作变了,与时俱进、经世致用的热情没有变。
(五)言石12年的4个转变
从15岁时听《平凡的世界》读《宋词小札》以及给班级刊物写稿编稿时埋下的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伴随我的生命一起成长。“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这可能就是我为什么创办言石读书会的深层原因和内动力。在2011年12月介绍言石读书会成立的初衷时,也勾画了未来的三点“培养一批读书种子;自组织;成为许多人美好的回忆”。
而今12年过去,言石读书会“以书为缘”,坚持“共享 共鸣 共创 共赢”,初心不改,确实成为许多志同道合的读书人心中美好的存在,一群有缘人的“精神家园”。
12年,是一个轮回,我也在成长,也在反思,这样的坚持还有意义么?在人工智能AI大模型一日千里的巨变中,这样传统的读书会还有存在的价值么?为什么有的人读了很多书、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如何更好的适应这个时代,知行合一、体用贯通?
言石12年了,有不变,也要有变,特别是2024年,重点做好四个转变,即:从读书到读人,从读书到书写,从读书到旅行,从读书到读数,从书为缘到数为缘。(详见)
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读书不只是业余爱好,也要与主业结合,与工作结合,这可以算是读书人的“两个结合”。不能只是怡情养性,也要能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从01的二进制数和“ 一阴一阳之谓道“到现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激荡三十年,我们享受了时代的红利,也面对着人工智能带来的焦虑,感受着信息时代的便利和信息鸿沟的巨大交错。身处网络空间,在网信事业发展上将读书与做事融为一体。整合资源和信息,聚焦网信事业,创造价值,不负已经不年轻的韶华。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一位日本的佛学大师曾说,人生如同百岁马拉松,50岁之前是打基础的阶段,只有到了50岁,才开始真正的人生,到了实现自我、创造自我价值的阶段。
2024龙年,我的50岁,真正的人生开始了。不忘15岁的初心,坚定50岁的使命,不管是为己还是为人,都要将读书学习进行到底,将文化自信践行到底,将“两个结合”执行到底。
以上50岁感言,与同道诸君共勉。
2024年2月8日完稿,7月10日修改
甲辰年六月初五发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