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分享 » 正文

【我们兰大人-32】 雷锋式青年:赵纯博、孙悦

校报记者团 金欢 王菲 马和麟

赵纯博:志愿之花盛开

“志愿不需要理由,我做了就是做了,而且我会做一生的。

这是我校首届“雷锋式青年”获得者,萃英学院2015级化学萃英班赵纯博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成了他人生的“指路灯”。

赵纯博的志愿之“花”在兰州大学这片沃土上尽情绽放,绚丽多姿;从大一主动参与支教活动,到后来“转型”为志愿精神的传播者, 赵纯博的志愿时长累计超过100多小时;他不仅让自己在做公益中成长,还带动了身边人通过志愿活动实现人生价值。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聆听他与志愿服务,与“雷锋精神”背后的故事。

做志愿,不需要理由

2015年9月,怀揣梦想,赵纯博成为了兰州大学的一名新生。面对学校众多社团的纳新,他毫不犹豫地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递交了报名表,并如愿被录取。他与志愿活动的“缘分”也由此开始。

一开始,赵纯博积极参加了学校的支教活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孩子们展示简单的化学实验,鼓励他们要努力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赵纯博感受到了一种非常真诚的依赖感,“孩子肯定都把一颗心放在你这儿了”。为了孩子们能快乐的成长,“这一学期不管怎么样,我都会在这儿。”他向孩子们承诺道。

考虑到更多孩子,赵纯博倡导其他小伙伴也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因为,“如果不是长期去支教,对孩子来讲,不仅没有意义,反而还有害。”

除了支教,赵纯博还参加了“兰州市金宝贝自闭儿童”的义卖活动。他非常喜欢这帮“特殊”的孩子们,除了给他们的手工串珠和香皂做义卖外,还陪他们一起学习新知识。当然,赵纯博也十分担忧他们的未来,“如果小时候没有培养出来,他们可能一辈子就毁了。”

在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路上,赵纯博昂首阔步地前行,一边走一边摸索,一边走一边思考。

当时,萃英学院面向高三的学生开展一次宣讲活动,赵纯博和热爱公益的同学们也参与了进来,两个人一组做PPT,分享自己参加高考的经验。

面对着台下一张张渴望知识,又稍显焦躁不安的面孔,赵纯博不禁回想起了自己“备战”时的样子,“我要给他们减压,或者是教教他们,面对高考,我们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他还鼓励同学们,即使考试失败也不要灰心,不要压力过大,“高考虽然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但并不是全部。”

心中有爱,他逐渐成了孩子们眼中的知心哥哥。宣讲会结束后,有好多同学加了QQ,上了大学还一直保持着联系。他也感慨,“我们做这个事情,不要求人家能记住你,那么既然能有一个,那就算作意外之喜了,就是让自己觉得,你做这件事情是值得的!”

在谈到热衷公益的原因时,赵纯博坚定地说,“可能帮助人这件事情,是我从小就有的一个想法,与我的成长经历有关,也是我终身会去做的事情。”

“志愿不需要理由。我做了就是做了。志愿都是自愿的,我也不求回报在里面。”赵纯博笑着告诉记者。

以德报怨,独立自强

说起自己的童年,他几度哽咽。父母的不睦,家庭的不和谐让这个大男孩早早“当了家”,成为了真正的男子汉。

赵纯博出生在湖南省邵阳市的一个农村家庭,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在他读高二的时候,奶奶得了肝癌,母亲一直在身边照顾,甚至还自己学会了打针,“所有的活都是我妈一个人干的。”

奶奶的去世,母亲的坚强,让赵纯博学会了自强,学会了独立。

在2016年的时候,他一天带三个家教,一周上五节课。

在2017年5月,他既要期末考试,备考雅思,还要忙着学生会以及志愿活动,一天被安排得满满的。因为雅思,他花掉了家教挣来的所有钱,甚至还借钱填补学费。

2018年,他大四,并没有非常繁重的学业压力,平常除了去实验室就一直带家教,“所以今年的学费是我自己付的。”这个大男孩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丝微笑。

谈到人生理想时,赵纯博不假思索,他现在选择的方向是天然产物全合成,他打算以后读博去学药学,“有一个梦想就是研发出一种能真正治疗癌症的药物,因为我奶奶是因为癌症走的。”

可能我们大多数人在选择方向时会考虑容易发文章的、能够出成果等因素,但这位自强又有点倔强的大男孩想到的是:“我要做一个我自己感兴趣的,但是又能造福社会的,所以我选择了一条最苦的路。”可能,这条路会非常艰难,相信有了“不怕苦,不怕累,肯钻研”的“钉子”精神,赵纯博以后不管多难,都一定会坚持做下去。

2018年暑假,赵纯博又参加了“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文博会”志愿活动。

当然,为了成为志愿者,赵纯博和他的小伙伴们请了一周甚至两周的假,而落下的功课都需要他们“挤”时间来自学。两位低年级的学妹更是忙完一天,晚上10点在宾馆大厅里赶论文,第二天一大早又要开始新的志愿活动。“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去做,是不会做的。”但即使这样,他们的服务也难免会让一些人不满,“就是一片好心,人家就不理解。”赵纯博这样说道。

每当在志愿活动中遇到挫折时,他总会想到自己的亲人,“我的妈妈给我树立的永远是这样一个榜样,就是以德报怨。”想到在志愿服务遇到的比自己还不幸的人,“我选择好好努力,继续往前走。”

做志愿精神的传播者

经历了学习阶段的磨练,赵纯博开始思考:“作为一个志愿者,我不应该只参加志愿活动,还应该成为一个志愿传播者,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活动,实现自我价值。”

他们团队策划的第一个活动,是参与到档案馆的“萃英记忆工程”中去:“当时是档案馆的萃英记忆工程面向全校招募志愿者,我们院就与档案馆达成了长期合作的协议,这不仅给我们学院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接触了解老教授们精神境界的机会,而且学院也给我们计入素质学分。”

“我有世界,世界有我”,在赵纯博看来,这样的院训就是引导同学们不仅成为“学霸”,更要成为德智体美劳群乐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而志愿服务则是与全面发展的最大契合点和对全面发展的最强助推力。

在之前萃英学院组织的参观兰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的活动中,赵纯博这个有心人留意到:“城规馆没有志愿者”。于是,他主动联系城规馆负责人,经过反复沟通,最终达成协议:“由萃英学院的学生担任志愿者,为城规馆进行场馆秩序的维护以及志愿讲解。”志愿讲解当时是十个人报名,最后有两位同学通过了考核。

当赵纯博真正“转型”为一个“组织者”后,他逐渐意识到,要发展有萃英学院特色的志愿活动。

也是受大一做高考宣讲团的启发,他们团队以敏锐的洞察力关注到了青少年犯罪及校园暴力,在社会上做公益活动的非常少。于是,他们积极策划了“抵制校园暴力”的宣讲,旨在告诉中小学生知道什么是校园暴力?遇到校园暴力要怎么办?“我觉得这件事情对于青少年成长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事情。”赵纯博说。

这个活动从2017年到2018年一直都在认真筹备,中间暑假的时候,萃英学院去兰大附小做了一次“试水”。

这次宣讲也得到了老师和孩子们的认可和好评。学校领导赞扬:“你们这个讲得很好,现在需要这样的普及,需要这样的人去给孩子们讲这样的事情。”赵纯博与同学们也希望通过这次宣讲给孩子们心里留下印记,“让他们不管以后是施了暴,还是受了暴,一定要大胆地说出来。”

采访中,赵纯博不止一次地感到惋惜:“除了没有通过甘肃省博物馆志愿者的考核以外,剩下的,我都很满意。”

当时他报考的是佛教艺术馆的讲解员,背的东西非常多,甚至一些拓展的知识也需要去记忆。而他是学化学的,再加上萃英学院的课程繁忙,只好选择了退出。他现在也特别后悔,“为什么我当时没有再努力一下,再坚持一下,所以无论多难,无论结果如何,我一定要做下去。”

孙悦:心怀感恩志愿回报

学院规定的20个小时,她却用三年的时间做到了170个小时、甚至更久,一度成为同学们当中志愿服务时长最长的。她不是为了修学分,“我就是发自内心的想做”。

她就是首届“雷锋式青年”获得者、我校萃英学院2016级人文萃英班孙悦。

回报党的恩情是她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源点;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传承兰大精神是她的使命;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她志愿服务背后的故事。

传承兰大精神

孙悦一直坚持做的,是档案馆的“萃英记忆工程”志愿活动,“我们主要负责将萃英记忆工程采访的老师校友们的音频材料整理成文稿,有时还会帮助有需要的老先生整理一些他们的手稿等资料”。

戴着耳机,全神贯注,静静聆听老师们对岁月流年的回忆细数和对青年学子的谆谆教诲,似乎周围都安静了,而于孙悦而言,她“看”到的更多是“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兰大精神在一个具体的人物身上的生动点滴。

在帮80多岁的陆人豪老师整理资料时,陆老师一直感慨“我们那时候兰大的教风学风都是很好的,大家都非常勤奋,晚上的教工楼几乎灯火通明,大家都在忙着备课、搞学术”。

让孙悦最为敬佩的是陆老师作为一名研究教授外国文学的学者对待学术严谨认真的态度,“他写论文会修改很多遍,直到自己满意了才投稿”。盲审则是对论文质量和作者水平的权威鉴定,“陆老师说盲审专家完全不知道这论文是谁的,所以不会出现看人情的情况,你有没有真水平一下子就能鉴定出来”,孙悦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而时至今日依然坚持每天看英文报纸、日文报纸的90多岁高龄的刘德山老师,则是孙悦身边的榜样。

孙悦大二进入萃英学院便选修了日语课,“刚开始的时候选修日语课的同学有30多个”,随着日语课程难度的加大和专业课学习任务的加重,不少同学陆陆续续退出了日语选修班。“退出”,这样的字眼也无数次地闪烁在孙悦眼前,“我也犹豫矛盾过很长时间”。

“活到老学到老”,刘老师用实际行动坚定了孙悦坚持下去的决心,“刘老师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在坚持学习,我们这么年轻就轻言放弃,确实不应该,而且我觉得趁着大学阶段如果不学,将来再想补回来就比较难了”,“绝不退出”的信念使孙悦成了日语班里坚持下来的五分之一,“现在我们已经学到日语四了”。

在此过程中,中文专业的孙悦也积极地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

刘老师不仅有收藏皮影、邮票的爱好,“而且还喜欢动笔写一些有关皮影和邮票的文章”。文章写好后,孙悦帮助刘老师查找资料、补充知识,更重要的是,“刘老师他们年轻的时候白话文还没有完全普及,所以他们已经形成的书写习惯和表达方式和我们现在不太一样,我们就帮他们在知网上查论文,或者查档案资料,或者做考证,然后再‘润色’文章”。

铭记党的恩情

“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的精神,让我有更大的动力投身于志愿服务。”孙悦说,她在大一开学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已经是预备党员了。

在帮刘德山教授做志愿服务时,孙悦也深受教授夫人的鼓舞,坚定了她入党的决心。

午后的阳光悄悄“爬”上了窗,一位91岁高龄的老人,一本书,一杯茶,一个放大镜,这是她生活的常态,她便是刘德山老师的爱人。即使视力不太好,“奶奶也养成了每天坚持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书的习惯,常常有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得好,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老人的影响下,孙悦也扎扎实实读了这些书,“对党的认识更深刻了”。

其实孙悦对于党的认识,还得从她从小的经历说起。

出生农村,父母务农,自孙悦很小的时候起母亲便药不离口,仅能操持简单的家务,全家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亲打工维持。在同村同龄的很多孩子都辍学打工、养家糊口的时候,父母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坚信使孙悦姐妹两双双得以步入大学门。

回想起自己漫长的求学之路,孙悦感慨万千:“我从初中开始申请助学金上学,一直到大学除了助学贷款,还有机会申请奖助学金,没有这些的话,即使父母支持,我和我妹妹也没法上学到现在。我认为这一切都是党的好,所以我们是打心眼里感激党的”。

远离家乡,求学兰大,孙悦在这里遇到很多关心帮助自己好心人,她将一点一滴都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在这里,有中秋节准备好大螃蟹,请她去家里吃的刘德山老师夫妇。在他们眼里,孙悦脚踏实地,算得上志愿服务的人里表现很优秀的。老太太年纪大了,眼睛不太好,刘老师笑着对孙悦说:“你奶奶连你大姑都记不住,就只记得你。”老教授们的爱让孙悦觉得,在温暖别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

在这里,有通过家庭调查表了解到孙悦的特殊情况,并给予非常照顾的梁琨老师,以及一起在榆中校区图书馆做助理的学长学姐们。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孙悦特别感动,“我自己也要变成善良的人,对别人善良。”

感受到了太多的善意,孙悦也常常会有一点小小的懊恼:“自己现在还没有太多的能力去回报这些善意,只能力所能及地做些志愿服务工作”。

从大一到大二,孙悦的成绩名列前茅,大二学年更是取得了综合测评第一名的好成绩,在2018年的励志奖学金评定中,孙悦便主动放弃申请,她面带羞涩地说道:“我都拿过了,大家都那么照顾我,也该让别的同学拿一下了”。

一个人真正的富足与充实其实是直抵内心深处的。虽然从事志愿服务没有报酬,甚至还因此失去了诸如做家教赚取生活费的机会,但在孙悦心里,无偿付出的满足感是沉甸甸的。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