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分享 » 正文

《聊斋志异新编》第三卷第一节(中)

第一节:山人道是仙(中)

仙道之一:在西天天竺海边有个净乐国,美丽而太平。某日,善胜皇后在花园,忽然由天上闪出一道金光所变的一粒红果子,吞进入了她的肚子里,据然孕育了十四个月,于三月初二中午,顿时天地闪亮,从左胁崩出个胖娃,同时在龙飞凤舞、百花盛开,举国欢庆的氛围中,胖娃亲热地喊亲爹亲妈。当然此娃非同寻常。悉心照顾十余年,眼见已长大,文武双全,却不慕王国而喜求道成仙。一天某紫衣人来向他指出:“避红尘,越大海,去东土武当山修道。” 紫衣人乃就是玉清圣祖紫元老君。

道家圣地:武当山

那时王子正十五岁,他背着父母乘舟渡海,经万里之遥来到了武当山。皇后知请立马随后穷追不舍,迎风尘烈日,也赶到武当山下,一直喊话:“我儿回去吧!” 而王子在山上应一声,退一步,如此十八声,退了十八步。这址就是现在的“太子坡”和“十八盘”。娘娘终于追赶到,抓住了儿子的衣角,但被求道心切的儿子抽剑割裂,衣角飘到汉江变成了“大、小袍山”。最后,王子横着心挥剑劈开娘背后的山,水流于劈开的山谷中,使母子各分一边,这河今叫剑河。娘娘伤心落泪的地方,后人修了“滴泪池”。王子山上历经苦修与考验:以铁杆磨针的意志,为忍饥渴将腸胃掏出丢弃,也不顾头上鸟窩、四周荆棘丛生…如此达四十二年,终于到了九月初九重阳节那一天,祥云仙乐声中,天上散下鲜花时,王子豁然开朗,心如明镜、一尘不染,轻身如燕。同时,眼前出现个美女献上一盆金玉珍宝,并献媚于王子,但被王子以剑驱走,当那女子受羞跳下悬崖时,王子于心不忍而随着跳下,正当紧急关头,五条云龙托住了王子,但见到那女子踩云而去,原来她是老君的化身。

真武大帝:道家圣人祖师

紫元老君显身祝贺:徒弟得道成仙了。这个悬崖今人叫“飞升崖”,王子就是闻名于世的真武大帝!

仙道之二:从前,河南汝南县的汝河两岸每年闹瘟疫,死人无数,凄惨异常。一个叫桓景的一家人,糠菜半年粮勉强度日。尽管如此,也仍免不了父母与妻儿都命亡于瘟疫。他小时侯就听说,是汝河里的瘟魔所为。

汝南县汝河两岸风光

恒景化悲痛为力量,决心除魔,寻仙访道。又听闻,东南山中有个费长房的仙人,于是前往拜仙。径千峰万峦,仍不清楚往何处寻找?继续翻山过涧。有一天,前面一只鸽子向他点头,恒景也回礼点头。然而,鸽子飞一段路点点头,连续地领路至一个仙境之地:苍松翠柏间一座院落,见门眉横匾上写着《费长房仙院》,鸽子也欢快地飞去。但是黑漆大门紧闭,桓景跪求在门前二天二夜,第三天门忽地开了,走来一位鹤发童颜的仙翁,笑着说:“你除害心诚意切,快进院吧。”

费长房仙翁迎候桓景

仙翁给了一把降魔青龙剑,让垣景起早摸黑不分昼夜地练习。到了某日费仙翁说道:“你功夫也练到家了,该准备好回家乡去了,今年九月初九,汝河两岸百姓又要被瘟魔所害。我交给你茱萸叶子一袋,菊花酒一罈,用以父老乡亲们登山避瘟灾。” 仙翁安排停当,用手一挥,古柏上飞下一只仙鹤,桓景骑上后乘云而回。

桓景骑上仙翁的仙鹤回家

到九月初九这天一早,他召集乡亲父老们往山上进发,登山顶后,发给每个人一片茱萸叶、喝一口菊花酒。然后,赶忙下山到家里,独自守候,准备斩魔。果然,在怒滔怪风中瘟魔从河中上岸,穿街过村时,却不见一人?远远望去,乡亲们聚集于山顶上,瘟魔窜向山下后,闻到酒气与茱萸叶香味,不能忍受而避之唯恐不及,便转而回村,见一人屋中端坐,便怒从心起,吼叫着扑去,恒景提剑迎战,几个回合瘟魔见闪寒光的降魔青龙宝剑,拔腿便逃,嗖一声剑飞而出,正中瘟魔心胸而斃命!自此之后,人们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登高成为风俗:称呼为“重阳节”。

仙道之三:很久以前,九月初九的上半夜,一个上山打猎的小伙子,正躺在浮邱山的山顶上守猎物。

浮邱山顶,八仙担石休息地

忽见几朵祥云落下山顶上,他们七个人都担着土石,其中一个说:“咱们等一下铁拐李,他从昆仑山担石到这里,拐着腿也肯定会落伍。” 小伙子明白了,他们正是传说中的八仙:吕洞宾、曹国舅、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汉钟离、铁拐李。从交谈中知道,原来他们自从各显神通、飘洋过海之后,要找水上风光,决定在洞庭湖中造个岛屿,以便饮宴论道。等得不耐烦了,吕洞宾请韩湘子吹箫催一催铁拐李,等了些时光仍未见踪影,他们七个便各自担土石继续踩云去了。

八仙合力在洞庭湖堆砌的小岛

躲避在草丛中的小伙子在惊疑时,另一朵祥云降落,铁拐李喃喃自语说:“听到箫声心里一急,担的土石都掉到了安化。我只能就地取材了。” 接着咀里念咒划取土石,很快便欲担起土石,但是,小伙子不想让他取这里的乡土,便乘机拿走了他的拐杖。不见拐杖的铁拐李心里一急,握着的扁担弹了起来落到了山下,化成了现在所称的扁担仑。身前的石块也滚下了山,顺着滚下山的石块看去,发现小伙子正拿着拐杖!于是,抱起另一块石块腾云追赶,小伙子站在落下的石块上说:“你不取本乡的土石,我便还给你。” 铁拐李想:“我怎能空着身离去,被众仙友笑话?”一气之下,将石块抛向小伙子头上,小伙子慌忙用拐杖顶住。铁拐李说:“把拐杖还我,免你一死。" 小伙子见仙人动怒手一松,往岩边滚到地上巨石正压下来,铁拐李叫一声:停!石块便悬于空中。

八仙在湖中岛上欢宴

远处传来箫声,铁拐李一望:众仙正在堆造的湖心岛(今称君山)上,饮着美酒欢声笑语地高谈阔论。土石当然也免得拿了,急忙抽回拐杖要去赴会,可是他忘记了喊收回停石的咒,使这石块总是悬在空中,使两块巨石上下相叠而中间悬空,今日这被称为“磊石仑”的小山,正与浮邱山相望着呢。

仙道之四:据说从前浙江镇海县境内灵峰山中,云雾弥漫、林麓幽深、修竹乔松、奇花异草,而且,四季常青,风景秀丽。

宁波宁海灵峰山的灵峰道观

高峰之上有个深深的洞里住着一位鬓发苍白、五柳飘逸、目光炯炯、神采奕奕的仙翁,人称他为葛仙翁,名洪。一天,仙翁正在洞府静心坐忘,忽然心动,屈指一算,已知神州百姓遭灾,便慈悲为怀地下山普救众生。于是,风歺露宿,披星载月,一路上降妖伏魔、驱瘟救世、为民造福。到了宁波,只见妖雾重重、鬼哭狼嚎,民不聊生。仙翁急匆匆登上灵峰山,自建草堂赐号《弘法堂》。并在七佛岩下凿池炼丹以解救各种灾殃,使方圆十里的百姓,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仙翁正弘法之际,来了四个不速之客,他们各自称:太丘居士、算山头陀、网岙山人、长脚皇姑。进入法堂笑容可掬地说道:“我们特意前来垂听领教,万望收纳。”

葛洪神仙被后代所敬仰与崇拜。

葛仙翁慧眼识妖,便厉声喝道:“你等妖孽禍害百姓,罪孽深重,不思悔过,今又扰乱法堂,罪该殊灭!” 妖精们凶相毕现向仙翁挑战,正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仙翁小施法术,妖精们便丢枪断棍,魂飞魄散,逃离法堂后,都显示了原形:一个是赤炼蛇精、一个是乌鸦精,另两个躲逃暂避,第三天傍晚挪近法堂,显示了金头苍蝇精与长足蝗虫精的原形,施妖术变出无数的苍蝇与蝗虫袭击仙翁,正在祭祀中的仙翁拿起拂尘与宝葫芦使之化为浓水,并施放出无数的蜜蜂,将两妖精团团围住后活活叮死。之后,葛仙翁以葫芦内的净水洒向空中口念法咒,消除了妖精污染山峰以及周围乡村的瘴气,重现生机,灵峰山依然万载常青,百姓安居乐业。为了永远怀恩葛洪仙翁,百姓们每年秋高气爽的重阳节,便从四面八方登灵峰山去祈拜葛仙翁。

仙道之五:元未明初,宝鸡的金台观来了一位姓张的云游道人,身穿百纳衣又沾满污垢,四季如是。故人称:张邋遢,张疯子。

神仙张三丰,曾居金观台窑洞中

他一段时期给财主打工,却白天睡觉,晚上干活。财主发现几天才能干完的活,他一个晚上便能完成。财主不解地问他,张邋遢让他后半夜去看,结果仅仅是几个纸人在地里干活,财主心想:他莫非是神仙?

有天晚上,张邋遢周围有几个年轻人,其中的一个说,他老家在甘肃平凉,可他从没去过。张疯子问道:想去吗?那小伙子说:离此几百里地,如何去得?张疯子让他放心,然后从窑洞里边拿出来一条蓆子,卷起来用耳朶凑近后说道:哇,今晚平凉城有唱《五家坡》的戏。小伙子们又惊又疑。张疯子看着大伙儿说:来你们都凑近来听一听?每个人都喊:哦!真的听到在唱戏。张疯子让他们都钻进蓆子卷成的桶里,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张疯子说,现在出来吧。大伙儿一睁开眼真的到平凉城了!

今日的甘肃平凉城:旧貌换新颜

看完戏,张疯子领他们到城北河边,正遇涨大水。张疯子又让他们闭上眼,一齐跳入水中,不一会儿睁开眼,知道又回到金观台。但却少了一个财主娃,因为害怕没有跳入水中,只得沿路乞讨回家。张老道,年老时只住窑洞里,送饭都由小徒儿办,但规定不得看师父用歺。发现老道每顿用完歺,歺具都光光的干净。而张老道专用的一只陶罐里面据然也同样干净,小道很想弄个明白?于是,他乘师父用完歺之际在外窥视:原来陶罐在师父手中如牛皮那样可以翻过来,用咀舐净!情不自禁的小道推门而入,惊喜地叫着:“呀!师父你能把陶罐翻转来!"师父无奈地放下陶罐,从此再无法恢复原状。

后来知道,明太祖朱元璋也曾经请过他,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张三丰。他讲经传道、祛邪医病、问卜算命,吸引了大众。某日,张老道宣称他要死了,并写了自己的墓志铭后就断了气,众徒弟与信众为他装殓入棺去埋葬,到了墓地又发出呻吟声,赶忙开棺他又起死回生了!之后,他离开宝观金观台云游四川去了。

宝鸡的金观台:张三丰曾居于此

自此宝鸡的金观台名扬天下,使小道观扩展成金碧辉煌的大道观:有吕祖、文昌、修真、朝阳、飞升等仙人洞室; 有后稷、三官、三清、元帝诸殿; 有太皇宫、鸣凤楼等楼堂。登坛远眺,秦岭渭水尽收眼底,今成为宝鸡一大名胜古迹。

评论(0)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