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个注:我的答案是告诉大家为什么有的爱好者“瞧不上”,而不是告诉大家为什么我们要“瞧得上”,请注意题主问题,谢谢。
----正文----
作为一名非资深寂寞黑,决定怒答此题。
@ Yan
,
@熊勇
,
@Liang Zhang
同学的答案只是表象;
@
同学的答案个人表示并不赞同,每个人的欣赏角度和需求各不同是固然,但黑寂寞的原因并不是“狭隘”所致。
国外的电影音乐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而且确实有挺寂寞和倒寂寞两帮人的存在。倒寂寞派其实是对如今某一类电影音乐创作模式的反感,其表面原因确实是Hans 这样的作品高度程式化而导致,而这个原因直接使他这种仅一,二十年的创作行为把电影音乐,这个自1908年诞生一百多年来几乎能与电影平起平坐的艺术品变成了一个低廉的附属品。电影音乐的地位的确因为他的创作行为而变得低下(原因之一)。
在我看来,汉斯季末不是一个出色的作曲家,但他绝对是一个名出色的商人。他深知如今的导演对画面音乐的需求:几乎每一部作品都精准的体现了音画合一——尤其是在商业片领域。再加上如今电影特效的功力和较之以前画面情绪的提升,让电影音乐也确实不再需要当年创作模式的满足。可以说,是电影工业的发展成就了如今汉斯季末的成功,也可以说,是汉斯季末正好赶上了电影工业发展的需要。
而电影音乐在其历史上如此快速的转型确实让很多还沉浸在好莱坞黄金、白银年代作曲家作品的电影音乐迷们无所适从,由此形成了倒寂寞派;而因为新一代作曲家而带来的新一批电影音乐迷们自然满足于如今汉斯季末们所带来的电影音乐成就,形成了一批挺寂寞派。
不过这种在特定画面创作特定情绪的音乐的手法,无疑是如今商业电影最为需要的模式。汉斯季末的创作手段也直接导致了为满足商业化需要而产生的罐头音乐。对于罐头音乐这种低廉的成本和极的高效率,但缺乏艺术考量的方法对电影音乐产业的打击引起了不少作曲家的不满,他们认为是一种退化。2009年,电影音乐记者乔恩•伯林格姆(Jon )写了一篇名为《
电影音乐作曲家们的失势
》的文章,阐释了当今电影音乐和电影作曲家们的地位。其中引用了一句查德•贝里斯的话说明了之前作曲家和汉斯季末们创作的不同:
“二三十年前,作曲家们除了必须会即兴创作,还得会作曲,指挥,凭空创作音乐( music from whole cloth)而不是去像当今作曲家那样从Band-in-a-Box或者这样的音乐素材库里‘挑’音乐。”
因此,不难理解当年痴迷于黄金、白银年代作品或者是喜欢学院配乐技法的的电影音乐迷们对汉斯季末们的反感,他们把汉斯季末旗下的作曲家们愤怒的叫做“ pets”。
这种“瞧不起”其实是对现代电影配乐产业由此导致的没落的惋惜。
评论(0)